APP下载

灾后如何重建精神家园

2009-06-18张学银

考试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灾区群众

张学银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上万个家庭损毁,经济损失极其惨重。仅就安县而言,据统计,因灾死亡2640人,受伤88623人,失踪655人,在废墟中救出人员119人,临时安置受灾群众46.55万人,20个乡镇,51万人全部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429.7亿元。目前,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之时,我们必须将精神家园重建摆在与物质家园重建同等的位置,因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是地震灾区医治心灵创伤、重树精神支撑、重汇精神动力、完善精神生活的紧迫需求和长期任务。就像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所说,必须重建精神家园;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一、重建精神家园的含义和面临的困难

1.精神家园的含义。

精神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命力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精神家园从广义上看,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条件,包括人生价值、心理机制、思维方式等个体精神生成条件,以及家庭亲情、社区人文、民族精神等群体精神涵养条件两个方面。精神家园就是个体精神之“家”与群体精神之“园”相互生成、相互融通、相互激发而构成的人类精神动力之源。作为个体来说,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们就有了安顿感、温馨感和幸福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们就会感到精神空虚、不知所措,甚至发生心灵扭曲和变形。受伤的身体可以复原,垮塌的房子可以再建起来,可是没有了精神家园,无论物质生活如何富庶,都将是残缺的生活,甚至是残酷的生活。

2.重建精神家园面临的困难。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极重灾区之一的安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府主要领导坚持靠前指挥,数千名官兵、医护人员、心理治疗专家、道路抢修工技人员、志愿者、心理救助人员、媒体记者和各界人士迅速进入灾区,搜救被埋群众,解救被困群众,安置受灾群众,诊治受伤群众,救济面和心理安慰面都达到了受灾群众的100%,使重灾区群众的心路历程从焦虑、恐惧、绝望走向了希望,从被救走向了自救,从悲痛走向了感恩。现在,物质家园的重建正轰轰烈烈地开展,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但精神家园的重建是一项长期任务,与物质家园重建相比,精神家园的重建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亲历地震灾情人员的恐惧心理具有致病性。极重灾区安县20个乡镇近50万人亲身经历了大地震和至今未停的余震。地震对每个亲历者甚至包括救灾人员的知识、情感、意志三大心理机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刺激。这种刺激导致部分人精神失常已有病例,导致心理失衡较为普遍。可以预见,地震恐惧心理将伴随部分人终身。如果不持续施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调节,“地震综合症”就将反复发生和“传染”下去。

(2)伤残与“三孤”人员的无助心理具有长期性。大地震造成安县受伤人员达8万多人,其中伤残和“三孤”人员数千人。他们将长期面对比正常人更多的生活、身体、身心困难,而且对困难的敏感程度较高。可以预见,多数伤残特别是“三孤”人员的无助心理将伴其终身,其心理指向既可能内向导致自悲、失望、绝望、自杀,又可能外向导致各种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3)死者亲属的悲痛心理具有反复性。安县因灾死亡2640人,加上失踪655人,实际死亡人数达到3295人。死亡者亲属的悲痛心理具有反复性,因为重亲情、思恩情、离别情是国人传统的心理特征。多数死亡者亲属的悲痛心理不会因时间的流失而弱化,反而会因不断思念而强化。其心理指向,既可能内向导致自责、内疚、绝望和抑郁,又可能外向导致寻因、追责、串连和报复行为的发生,或引起群体诉讼事件。

二、重建精神家园的目标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把心理康复和民族精神确定为重建精神家园的重点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重建精神家园主要有以下三项目标:

1.重建心理机制。

(1)实施心理康复工程,采取多种心理干预措施,医治灾区群众的心灵创伤。

(2)实施心理强化工程,使灾区群众形成“逝者安息,生者前行”、“大爱、大义、大勇”、“自强、自主、自救”的群体共识。

(3)实施心理调适工程。普及不良情绪的化解方法,促进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提升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2.重建亲情社区。

(1)促进残破家庭的修复或调整,继续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保持家庭亲情对个人的滋养、呵护。

(2)促进“三孤”人员特殊求助计划的实施,营造关爱孤残的社会氛围,保持社会亲情对“三孤”人员的抚慰。

(3)恢复残破的社区(村民委员会)组织,发挥社区组织反映民意、发展民主、维护民权、稳定民心的重要功能,保持社区亲情对民心的关爱。

3.大力提升民族精神。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动员全国亿万人民奋起抗震救灾,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伟大奇迹,锻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次集中、完整深度的展现,这是引领我们实现“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的精神旗帜和伟大动力。当前,我们应当及时充分、持续运用这一鲜活资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信、行”工程,有力地推进体现抗震救灾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文化建设工程,全力推进传承抗震救灾伟大民族精神的思想教育工程,促进精神家园的重建与物质家园的重建相匹配、相和谐。

三、重建精神家园的具体措施

重树精神支撑、重汇精神动力、完善精神生活是重建精神家园的紧迫需求和长期任务,在具体实施中面临许多困难。因此,我们不仅要突击建设,更要持续跟进;既要强力推进,又要柔力操作。在工作中,应当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采取一些特殊措施,达到重建目标。

1.组建心理治疗体系,坚持长期为灾区群众服务。

(1)省、市、县、乡(镇)四级医院要长期开设免费心理专科和心理门诊,并派心理专家上门为灾区群众服务。

(2)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普适性心理疏导课程和针对性专题讲座。

(3)群团工作部门,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行业协会、各类志愿者协会等组织,要分片包人,对重点对象实行“马拉松”式的长期不间断的心理关爱。

(4)民政救助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采取异地安置孤儿、异地安置孤残、集中安置孤老等形式,最大限度减低“触物生悲”的机率,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丰富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传递信息,丰富头脑。各级各类媒体要及时、准确、客观、充分传递恢复重建、经济社会建设和导向健康心理动态信息,以不间断的正确信息流支撑灾区群众的正确判断和行为;通过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参观学习,拓宽信息渠道,增强信息实效等方法,丰富头脑,启迪思维,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开办报栏,熟知天下,增长见识。在场镇、车站、小区、村社等人口聚集地办读报栏,并在有条件的乡村和社区举办读报活动。

(3)举办培训班,增长知识,增添本领。继续搞好灾区农民工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典型的种养殖科技示范户、大户、能手的积极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十星级农户”创建活动。

(4)坚持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灾区群众文化生活。可以利用节庆日,演一台节目,鼓舞士气,激发干劲;放一场电影,舒缓情绪,积蓄力量。

(5)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解疑释惑。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公民义务和权利;大张旗鼓地宣传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援建的典型事例、人物、经验,激发灾区群众鼓足干劲、加快重建步伐。

(6)抓紧抢救和保护受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遗迹,挖掘资源,开发产业,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灾害心理的淡化、转化、消解和升华。

3.培育主体自觉意识,增强重建信心。

2008年8月青川县受灾群众打出了两条标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足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条标语受到温总理的多次赞扬。主体心理上的自立自觉,是重建精神家园的内在动力之源。我们一要以典型感动、榜样带动、理论促动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感恩图报”的抗震救灾精神的宣扬和培育;二要以实物展览、案例分析、体验演习、自订预案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各类灾害的预防与自救互救教育。总之,我们要使灾区群众增强自立、自主的信心,努力重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灾区群众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