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临床学院质量建设,全面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2009-06-18黄晓玲

考试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我院

黄晓玲

摘要: 当前的医学生临床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我院为加强临床学院的建设,为医学生搭建了模拟临床操作训练平台,有利于医学生由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医学教育临床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和发展,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教育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21世纪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从原来单一的以“治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治人”为中心的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医学界已认识到,许多疾病是由社会、心理、生物、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因此,社会对医生的要求更高了。我院作为地方医学院校,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现已初具规模,已逐步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减少专科生教育,辅以成人教育的医学教育格局。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当今医院病人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这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无疑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加强临床学院的建设,为医学生临床实践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模拟实践平台,将有效地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下面谈谈我院临床学院建设的初衷、做法和体会。

一、当前医学生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病人维权意识增强,不愿意当实习生的“小白鼠”。

在见习课上,带教老师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隔天约好作为示教病例的病人当天却请假了,或躲起来逃避示教;实习生、见习生反复检查同一病人,导致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状,等等,对实习带教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不放手”。

实习生“出了事”,带教老师要负全责。因此一些带教老师不敢让实习生太多接触病人。

3.一些带教老师存在思想问题。

一些带教老师存在重医疗、科研,轻教学的思想,认为教学总是付出多于回报,而医疗、科研与经济和职称、荣誉密切相关,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对教学的投入不够。

4.临床带教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

目前,各种临床诊断和操作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带教老师来自不同医学院校,在带教时难免带有自己母校的风格,医学生在各个实习医院、科室实习,跟随不同的带教老师,有时感到无所适从。

5.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医学院校新专业迅速增加,学生人数大大增加,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相对不足。

6.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不够到位。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医学生数量迅速增加,高层次的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实习需求,实习基地有向低层次发展的趋势,而且远离校本部,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有的实习医院把实习生当“劳工”对待,学生反映学不到东西。

出于以上原因,我院积极开展临床学院建设,以更好地解决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医学生教育。

二、加强临床学院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建立和完善临床学院,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法》的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要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依法办学。

近年来,我院以国家教育部专家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积极争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建了两个校区——南校区和龙洞校区。我院把南校区作为临床学院,南校区的建设将更有利于我院医学生临床理论与技能培训的改革。

以往的医学生教育模式是“老三段”——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实习。目前我院正逐步改变这种培养模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广博的人文素养,稳定的心理素质等。临床学院的建立,将为医学临床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平台,对在学生从临床理论学习有效地过渡到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三、如何做好新时期临床学院的建设

1.明确指导思想。

2001年卫生部与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医学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中必须加强文、理、医的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与医术培养结合起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积极吸纳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化。

2.明确对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定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较强的医学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3.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构建由自然科学类课程、医学类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三部分组成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学生知识结构。实现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的双向渗透,并体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相互渗透。

4.以临床学院为载体,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院已初步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临床学院,五年制的医学各专业学生,前五学期重点学习基础课,在院本部学习;第六、七学期重点学习临床理论及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在临床学院学习;第八、九学期在医院实习;第十学期回到临床学院,强化个性培养,针对就业和发展方向允许学生选修临床课程,选做科研,进入用人单位进行试用性实习等。这样,既有利于实习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对学生考研深造和供需见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5.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心。

我院临床学院有七十多间多媒体课室,建立了由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学系、康复学系、口腔学系、护理学系组成的综合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心,以及检验、影像验室,示教室。学生可以在模拟病人身上做操作练习,教师可以组织病例讨论、小组讨论、临床专题综合讲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心的训练层次。

第一层次属于简易操作,如问诊、一般诊察、体位变换、生理学检查和敷料更换等;第二层次属于有一定技术性的操作,如注射、采血、手术中的拉钩等;第三层次是难度较高的操作,如止血、穿刺、缝合、气管插管等。在临床技能中心建立前,第一、二层次的操作是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第三层次只允许学生参观,但在临床操作技能中心,这三个层次的操作都可以在模拟病人身上练习。考试过关后学生才进入实习。

7.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学院新一轮的人事聘用改革中,把教师教书育人,师德风范,对教学的投入程度,教学质量,人文精神与专业的融合等列入考评范围,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性。

8.注意把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我院实行教学和学生二级管理,把学生工作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工作为教学服务。

临床学院的建设与完善,使我院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进一步规范,解决了在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为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院将继续探索医学教育的新方法,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梅等.教学型医学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7.2.

[2]刘仪海.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理论,促进我院教育改革发展.广医第三届临床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

[3]向维列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地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认识.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