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三英语专题复习中的应用

2009-06-18倪爱兰

考试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导学自学学案

倪爱兰

摘要: 学案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本文从“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学案的设计、学案的使用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三英语专题复习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学案导学”模式高三英语专题复习应用

目前高考英语专题复习还广泛存在着重教法不重学法、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灌输不重兴趣等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导致教学双方缺乏目标意识,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教师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用讲代替学生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调控不到位。上述问题使得教师的劳动很大一部分为无效劳动,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实施高质量的导学学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

2.“发现学习”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

3.“有意义学习”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他进而发现,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4.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尤其高中生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喜欢讨论问题的发生原因,解释、论证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学生的所有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就高中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教师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这又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5.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这就是说,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我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中体会到,上好复习专题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二、导学学案的设计

1.专题复习学案的基本要素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2)所教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案涉及的内容,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

(4)所教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较小范围内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培养比较、辨析等高考能力。

(5)重点与难点。提醒学生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6)疑点、易混点、易错点。提醒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相类似、容易混淆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知识。

(7)知识结构。这是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较为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8)高考题例析。主要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高考中是怎样考查、如何设计问题的,难度如何,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

(9)巩固练习。这也是学案中的基本要素,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

(10)课堂小结。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都包含以上要素,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删。同时,在一些重要要素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完善、有效。

2.专题复习学案的编写思路

专题复习学案包括三条线: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其中知识线是明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是暗线,应以知识为主线编写学案,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有机结合。学案的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指导活动,又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导学学案的使用方法

1.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复习内容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这些内容。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2.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复习内容、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学生,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作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32-135.

[2]王才能.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70-282.

猜你喜欢

导学自学学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