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隽情于爱

2009-06-18赵志敏朱丽云

考试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即将来临抒情诗爱玛

赵志敏 朱丽云

摘要: 托马斯·哈代的文学创作生涯是以诗歌创作为开端,又是以诗歌创作为终止的,诗歌被他看得比小说更重要。哈代的抒情诗中闪耀着炽烈的光和热——隽情于爱的温暖和希望的火花。

关键词: 哈代抒情诗隽情于爱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虽然提到他,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和《还乡》等一部部可谓传世之作的小说,但在其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中,他是以诗歌创作为开端,又是以诗歌创作为终止的,诗歌被他看得比小说更重要。在他的眼中,“诗才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的精华所在”。这也就无怪乎在1923年8月,哈代在给克莱夫·荷兰的信中说道:“如果你读我写的《诗集》,你从中获悉的有关我个人的详细情况将胜过我们的会晤;诗中表达的事情比小说明朗。”(克莱夫·荷兰,《托马斯·哈代》,伦敦,1933:249页)

在哈代的小说中,读者领略到的是埃格顿荒原的狂风暴雨和夜的昏暗,而他的诗却闪耀着炽烈的光和热——隽情于爱的温暖和希望的火花。哈代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从信仰上帝发展到抛弃上帝;他最初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影响,后来又受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论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他自己的进化向善论和社会向善论。哈代的创作时期正是英国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封建宗法制的社会经济秩序正在逐步被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替代,逸静的乡村田园风光不断被破坏。在感情上哈代对此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但在理智上,他又认识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相互摩擦,产生了哈代式的宿命论。他以诗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激情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其要表达的感情全部融入到他对人、对物、对自然的热爱之中。所以,我们得以看到诗人敞开窗扉的心灵——对逝去爱妻的怀念、对年少时一往情深的少女的眷恋、对生物的爱护、对友人的思念、为生灵苦难的呐喊、对人的讴歌、对战争的憎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宇宙神秘的困惑、对上帝或造物主的失望,等等。

哈代是一个宿命论者。但他又不甘屈服,所以他并没有消极对待,而是极力奋斗。于是,哈代以一种悲观无奈的奋斗延续了他生命的火种。《希望之歌》就表达了他对人类和生活的热爱。

啊,美好的明天!/从今后/再也不会有/朝这番忧愁。/让我们借助/希望,因为光明

即将来临,/再也不会遮住光明的黑暗——/没有黑暗!/风儿载着我们/象载着过眼烟云的往事,/向黎明飞驰/迅速地靠近黎明;/云雀为我们歌咏/灿烂的曙光/曙光即将来临——

即将来临!/抹掉黑暗的记印/穿上红色的鞋/修理好、重新拨正/断了弦的六弦琴,/用琴声掩盖/哀伤的话语声,/夜空的浮云已经露出光明,/明朝的曙光即将来临——/即将来临!

这里没有哀伤和怨恨,没有失望和悲怆;有的是对未来的翘首等待,有的是火一般的热情和坚实的信念。

哈代的诗在思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隽情于爱。在诗歌中,他的感情伴随着想象力自由驰骋。

哈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同情,抨击损害人际之爱的种种罪恶。基于对人类的深切之爱,他痛恨战争。他在一战时期创作的抒情作品中将深刻的反战之情融于其对普通民众、普通士兵的浓浓的爱意之中。

《士兵的妻子和恋人之歌》第一、二节描写出征的士兵归来后,妻子和恋人的兴奋和喜悦,第三节妇女们在向归来的亲人倾吐离别之苦,第四节像是妇女们强烈的呼唤:“亲爱的,如今你已经回到我的身边,你就别再离开我了吧!别再像过去那样,让那些狠心的统治者把你从我身边带走,把你带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全诗为:

终于,家乡在望,/家乡在望;/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在海外四处漂泊了吗?

再不会离开我们远走了吧?/黎明,别让白昼姗姗来迟,/快快天亮!

亲爱的,你又回来啦,/你又回来啦;/也许,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再离开我们外出四处漂荡,/把你们从我们身边夺走/去到那遥远的地方;/黎明,别让白昼姗姗来迟,/快快天亮!

这首诗诗句简练易懂,几乎全是口语体,字里行间饱蘸着强烈的感情。

哈代的诗有很多是有关爱情的。哈代是珍惜爱情的。在他创作的近千首诗中,有不少是歌颂爱情的力作。隽情于爱,在他的爱情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哈代第四本诗集《环境的讥讽》里的一组悼念爱玛的诗。哈代的婚后生活并不如意,但在妻子爱玛去世后,哈代却哀思如潮。他对曾同他一起度过人生最幸福时刻的女人的突然离去感到震惊和悲痛。

在《比尼崖》中,哈代描述了四十年前他同爱玛一起访游比尼崖的情景:“啊,西部大海上蛋乳石般的白浪,/蓝宝石般的碧波,/一位女人骑着马,/秀发飘风,/矗立在悬崖处,/那是我深深爱的女人,/她也深深地爱着我。”

这是《比尼崖》的第一节。使用“蛋乳石”和“蓝宝石”这样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波浪的颜色在哈代诗歌中并不多见,这足以说明当年的情景给哈代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这一美妙的时刻不仅在哈代的脑海中历历在目,而且在爱玛的心中也久久难以忘怀。爱玛在临终前时常回忆起她与哈代相见的情景和他们访游的经历,并对当时美妙的时光充满了眷恋之情。“几乎没有一个作家和他的妻子有过如此浪漫的幽会”。

在《呼唤声》中,他写道:

我深深怀恋的女人,你那样地把我呼唤,/把我呼唤,说你如今已不像从前——

一度变了,不再是我心中的光灿/——却像开初,我们的生活美好的一般。/

莫非那真是你的呼声?那就让我瞧瞧你,/就像那时我走近小镇,你站在那里,

等候我,是啊,就像那时我熟知的你,/甚至连你那身别致的天蓝裙衣!

这首诗是哈代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诗中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昔日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爱情丧失的悲伤,是那样的情真意切,意味深长。

哈代的抒情诗文词朴实,在每一首诗中他都将自己的情感与心灵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深入他的情感,体验他的痛苦、欢乐、伤感、坚毅、懊悔、期盼。每一首诗都打动了读者的心。这充分体现哈代抒情诗的思想主题——隽情于爱。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颜学军.论哈代的自然诗.外国文学评论,2002,(1).

猜你喜欢

即将来临抒情诗爱玛
爱玛
微笑
優美的抒情诗——赞邱玉祥的水粉画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解析与对话:西方抒情诗如何呈现内心
保险起见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有心更有爱
平安到你家
《爱玛》书中的完美配偶形象
——奈特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