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创新理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6-18

考试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动作理念

霍 磊

摘要: 创新是体育教学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体育教学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更加符合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体育教学应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予以创新,通过具体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把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特征的体育教学作为基点,论述怎样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一种自由、平等、民主、创新的体育教学活动形式。

关键词: 体育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是体育教学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也是再现体育教学活动的必由之路。所谓创新,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在肯定原有事物中合理成分基础上,对其中不合理的内容加以改革与改造。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体育教学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更加符合人的生存与发展要求。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学生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形式之一的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科本身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创新是国家、民族活力的体现”这一理念已为教育界大多数人所认同。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对原有体育教学的冲击已在目前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但可以明显看到,目前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尚缺乏理论上的理解,因此,导致体育教学“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存在。要改变这种局面,体育教师需要从理念上认识和接受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新思路。创造性思维与体育运动密不可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1.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意义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模式,吸取传统精华,锐意改革进取,致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维,发挥创新潜质,成为大胆实践,有主体意识,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健康的各类人才。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教育战略的时候,都把培养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作为国民教育的首要任务。《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创造技术、创造活力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日本则提出把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其中生存能力中也相对突出了创造能力。在全球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深刻改革,传统教育被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向教育现代化纵深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提倡身心健康,培养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靠创新教育。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自身鲜明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和活动空间,并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定的科学优势,因此,教师应努力发掘,将创新理念充实在平凡的教学活动中,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变为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创新教育有其特定的教育内涵,有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因此必然从教育的基本理念到教育实施方法上呈现出与以往体育教育的不同,否则,换汤不换药,素质教育将无从实施。

2.体育创新与健康理念的结合

当前,世界各国的学校体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融合为一门综合课程。在此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学习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扩展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扩展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由此也推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1)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2)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3)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4)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5)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交往能力;(6)理解体育对健康的意义,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7)培养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教育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教学思想的更新;其次是教学实践的创新。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的内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实践是将内核付诸实际的过程,具有可变性,教学理念在发生改革之际需要方法的适应。

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拓展思维练习法

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很明显,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区别对待外,还应注意发现他们的共有特征:思维活跃、好奇善动、乐此不疲、求异创新。教师应从这些方面抓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例如,我在足球基本动作技术教学中,只是介绍了几种简单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思考除了我教的几种练习外,能不能创造出一些动作,并给出几个学生没有学过的动作名称术语,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动作做出来。练习中学生的动作可谓是五花八门。通过几分钟的创造练习之后,我便得到了来自学生的反馈:“老师,你看我这样做怎么样?”“老师,这样做对吗?”“老师,我觉得自己做的动作不够协调。”我把学生召集起来,分析动作的基本要领,以及他们为什么做不好的原因,并进行正确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示范,再重新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积极性高涨了,学习气氛和效果也有了保证,从而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良好意识。

3.2自主学习法

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施展创新能力的空间。如在教学中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布置场地器材,自带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自创游戏方法,自己组织小型体育赛事,自编规则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基本技术动作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逻辑组织能力。

3.3创设情境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枯燥单调的教材与情境游戏相结合,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产生运动需要,产生自主参与的心理趋向,从而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运动的满足感。例如,在短跑教学中,我让学生用接力跑的方法去完成动作,学生在单调枯燥的基本动作练习中激发了练习的兴趣,增强了练习的自信心,锻炼了身体,同时又培养了互相协作精神,对学生激发个性潜能、形成创新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4体验成功和鼓励法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最明显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求异创新的精神,每次课在完成基本教材的练习后要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尚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练习或者创新的自由练习,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3.5电化教育法

教师将学生难以理解、感知的练习动作、运动现象,如身体练习的顺序运动轨迹及人体各关节之间相对的位移做成课件,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感性资料。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它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内容直观生动,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问题探索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启发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时,用多视角、多方法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迸发出创新的灵感。如,“掷小沙包”的游戏或“踢毽子”练习中,要求掷或踢的我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练习中学生的动作方法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后我有选择地示范学生创编的动作和方法,让学生分析判断采用哪种方法比较合理、安全。这样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和欲望的同时也一改传统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

性,增强了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4.结语

4.1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学校体育教学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

4.2在教学中,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内在动力条件。

4.3体育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赢得学生尊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的先决条件。

4.4实施创新教学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支持创新教学的环境,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教导学生创新,不受规限约束,对学习要持开放态度,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使学习过程具有弹性和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制定出学习步骤和次序。

参考文献:

[1]李力研.学校教育中的体育[D].北京:2003,(7).

[2]周庆瑛.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J].南京体育学院,2004,4,(78).

[3]黄长城.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学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4,(80).

[4]乔小龙.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民族教育,2005,5,(39).

[5]马国英,马莲援.培养学生主动必性、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2000,(1).

[6]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1990.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动作理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动作描写要具体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