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探索

2009-06-16杨永芳

学周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勤学传统美德教师应

杨永芳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道德传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强化传统美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重任。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呢?

一、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代先辈们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但是,根据观察与调查,现代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知之甚少。不少学生不知其源,不知其根,不知其美,行为中常常也不知其需。弥补传统美德缺失,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是势在必争,势在必行。

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在历史教材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素材相当丰富,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一)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向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需要我们了解和弘扬的民族精神。如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郑成功收得台湾;清代保卫祖国边疆的康熙大帝。在增进民族团结方面,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北魏孝文帝改革;清初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重返祖国。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方面,万里长城、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四大发明”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向学生讲授这些能够反映我们民族精神的史实,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民族精神,并继承和弘扬这些民族精神。

(二)气节教育

在历史教材中,气节教育的素材相当丰富,这种事例也不乏其人。如南宋名臣文天祥,被元军被俘,拒绝投降,慷慨赴死,赋诗句“人生自古谁物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志,真可谓大义凛然、气壮山河。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三)勤学好问精神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以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学是分不开的。勤学、好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奋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前提。孔子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古人这些勤学好问的实例在历史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循循善诱,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四)艰苦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例如教材中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五)仁爱教育

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征。例如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等等,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六)廉耻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结合历朝历代对贪官污吏的惩治措施及一些思想家对“知耻”的论述进行廉耻教育。

三、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一)改进教法综合渗透

历史课堂教学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借助于电教、音像、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运用诗词、对联、歌曲等创设情境,教育和感染学生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配合,综合渗透。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要精心加工教学内容,艺术地锤炼组织教学语言、以真挚饱满的激情和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调,生情并茂地描述和讲解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要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于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施展出来,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榜样示范

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近代的英雄模范,当代的先进典型,都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

(三)联系实际

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经过筛选、淘汰、更新和丰富,以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模式。在讲课时要站在今天的高度讲传统道德,赋予传统道德以新含义。如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又要讲今天改革开放、欢迎外商来华做生意;讲岳飞精忠报国,又结合讲黄继光、董存瑞为国捐躯;讲大禹治水,公而忘私,同时结合焦裕禄治沙鞠躬尽瘁;既讲古人的优良美德,更要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四)总结概括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人物具有多面性格,优点与缺点共同存在。例如大教育家孔子,一方面他治学严谨,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他又有鄙视生产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缺点。对于这类人物要让学生把握主流,分清是非,以达到养性育德,净化心灵的目的。评价人物,必须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事实,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通过对人物道德行为,功过是非的分析、比较、概括,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而且能使他们提高道德修养。

总之,我们应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发扬、光大,从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勤学传统美德教师应
身边的传统美德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蹁跹
杨愔勤学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