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彩瓷器赏析

2009-06-08

检察风云 2009年8期
关键词:釉上彩织金彩绘

金 韵

“广彩”是一个特定的名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是“广州彩绘瓷器”的简称,是指在广州地区绘制的釉上彩绘瓷器,素白瓷胎来自景德镇,狭义的是“广州织金彩绘瓷器的简称,是指在彩绘瓷器的过程中,移植了提花丝织物中的“织金”手法来施加彩绘,特别是金彩,具有类似丝绸“织金锦”效果的广州彩绘瓷器。也可以说“广州织金彩绘瓷器”是“广州彩绘瓷器”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织金锦效果的纹样,多用作边饰、图案间的分隔、主題纹饰的轮廓等,对所装饰的瓷器,起着调和、统一色彩的作用,使器物显得富贵典雅、华丽高贵,气派非凡。

既然“广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绘瓷器,全国各地的很多窑口都有烧制,为什么广州地区绘制的釉上彩绘瓷器,会特别地被称之为“广彩”?原因就在于它的绘制地——广州的地域特性,也是因为它本身的商品属性——外销瓷的特殊性,可能还因为一部分彩料的特殊性——自行研制的彩料。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的边缘,是岛屿众多水道纵横的天然港口。16世纪东西方航线开辟,欧洲人带回了许多中国商品,随之传去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17世纪明清朝代的更替,阻挡了中国商品西传的海禁,也阻隔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弘扬。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使欧洲人对由中国输出的中国商品逐渐发生了兴趣,同时对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国度的文化也十分向往,高度发达的海外贸易,既刺激了商品的贸易,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不仅给广州带来了西方的商品和文化,同时也给西方传播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为清代广州口岸的“洋气”增添了新的色彩。

“广彩”始见于康熙晚期至雍正时期,成熟于乾隆嘉庆时期,繁盛在道光咸丰光绪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康熙晚期至雍正时期,是广彩瓷器的初创阶段,彩绘匠师、彩绘颜料以及素白瓷胎等都来自景德镇。由于广彩是在五彩、粉彩和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衍化而来的,或依照景德镇的彩绘瓷器纹样烧制,偶有“纹章瓷”等的来样加工,因此与景德镇的五彩、粉彩差别不大。色彩较为单纯,以红、绿为基调,金彩一般较少使用,有的也只施于器物口沿处的锦带或描绘锦地,尚未形成“广彩”的特色,若无“织金”装饰则多近似于江西景德镇的釉上彩绘瓷器。

乾隆嘉庆时期的广彩瓷器,不仅吸收了其他民间艺术的营养,同时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开始形成并显现出独特的风貌,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是广彩瓷器的成熟阶段。绘制逐步属地化,表现为开始使用广州本地改配或自制的,适合西洋人需要的彩绘颜料,如西红、茄紫、粉绿、鹤春色等,金彩使用渐多,绘画方法除沿用、参考传统彩绘技法外,开始仿照西洋绘画方法,纹样题材逐渐扩大,来样加工大量出现,单纯的西洋风景画题材开始出现。图案设计令人感觉舒服,富有吉祥意味,豪华而不奢侈。

道光至光绪时期,广彩瓷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最为繁盛的阶段,完全形成了独立特别的风貌——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热烈清新,颜料色彩增多,从初创时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不少是自行研制成功的,黄色彩料大增,使色彩更加鲜艳;金彩大量运用,使画面更加富丽。瓷器的造型,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烧制工艺,又照顾了欧洲消费者的特别需要;装饰的花纹,既汲取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分散、单独的纹样,得到了合理、有机的联合;或成成熟阶段的广彩,开始仿照西洋绘画方法,纹样题材扩大。完整构图,或为连续图案。题材多样,构图丰满、密难行针、繁而不乱,真正达到了提花丝织物“织金锦”的艺术效果而被人称之为“织金彩瓷”。

清末民国初年,由于一些文人及文入画家的介入目组建了社团,专业从事彩绘瓷器的研究、创作、彩绘和烧制,如“广东博物商会”就是由清未知名画家、岭南派创始人高剑父和陈树人等创办的,他们大胆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透视技法,在结合中国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岭南的地方风物,包括花鸟、鱼虫、禽兽、树石、山水、写实庭院景色,乃至清装人物等,并多题有诗文。且署名款和钤盖印章,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绘画创作的移植,看这些广彩瓷画好像就是在看岭南画派的绘画作品,使广彩瓷画出现了新的面貌,这种风格的“广彩瓷器”,已然不见“织金”的痕迹了,当是广彩瓷器的传承和衍变,也即广义层面上的“广州彩绘瓷器”了。

清代的广州口岸,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区域优势,给后人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历史。清代的广州口岸,不仅是中外商品交换的贸易港,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汇合点和中国文化外传的前沿地带。

编辑:陈畅鸣

猜你喜欢

釉上彩织金彩绘
《圆梦》釉上彩瓷瓶 作者:余晓霞
瓷画艺术家
王延天作品精选
卞哲甫作品精选
织金平远古镇
织金大峡谷
织金洞
彩绘“未来之星”
织金洞外无洞天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