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2009-06-08刘志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闺怨春情折柳

刘志红

摘要2002年高者全国卷一第17题诗歌鉴赏题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题目是这样的“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当年很多学生对这道题答得并不好,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折柳”的寓意。其实折柳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关键词折柳;惜别:思乡:怀远:离根:闺怨;春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在当时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这种文化习俗有关的作品,可以说“折柳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汉代以来,除以折柳相赠来寄托惜别之情外,又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因而古代折柳诗大致有这样几种意趣:惜别、思乡、怀远、离恨、闺怨、春情。

写惜别。缕缕柳丝犹如情丝,离情别绪皆挂其上。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这里行者借折柳自喻,折枝离本,如行人之别,春风惜柳,送行人更惜远行人。宋谢枋得评此诗说“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焉,此无情似有情也。”王之涣《送别》诗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有情人表离情,争相攀折,大有悲伤之感。明杨慎《折杨柳》“垂杨垂柳绾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别离河上还江上,抛掷桥边与路边。”钱钟书先生评此诗“圆转浏亮,尤为绝唱。”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第一首先用暗喻的方式叫人莫折,然后转到明明白白的说出非折不可,借言惜柳而写足惜别之意,何焯评日“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第二首又以退为进,认为要折也只能折一半.宛言杨柳依依送别,亦依依盼归,人生固难免离别,然有别自盼有归,有离自望有合,富有乐观气息。纪昀评日“情致自深,翻题殊妙”。至此,依依缠绵的惜别有了乐观气息,还是李商隐展开了诗意。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写红颜知己的折柳赠别,情深意浓,别有兴味。如,有的江边柳下船儿系了解,解了又系,折柳相送,难舍难分,望着柳堤烟树,条条碧丝,发天真痴想,“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雍欲之《江边柳》)。有的泪眼相看,缠绵悱恻,想以柳丝代情丝,留住心中情人,“自家飞絮犹未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鱼玄机《折杨柳》)飞絮飘摇,柳丝缠人,意象奇妙,风格独具。

写思乡。有远别自然就有思乡,隋唐以来。边境战事频繁,征人久戍,自然乡愁难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古时有一首笛子吹奏曲《折杨柳》,人们听到笛子吹奏此曲时,也会与杨柳的形象产生联想,增加相思。耳闻折柳之曲,征夫望乡,游子思归,“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忆江柳》)思念之情缕缕如丝,惆怅无奈,凄婉动人,思归不得归,引人思绪的柳丝不忍再睹。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他在埋怨塞外五月天还在下雪,看不到春色,看不到杨柳,可是为什么笛子偏要吹奏《折杨柳》.增加旅人的乡愁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然而征战无期,归家无望,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无怪乎它被推为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

写怀远。离人已去,久久不归,家中人独守空房,日思夜念,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便寄托在条条柳丝中。隋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有时,为了怀念离乡的亲友,还寄去杨柳枝以表心意,如张九龄《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如唐许景先《折柳篇》诗有“折芳远寄相思曲,可惜容华难再持”,卢照邻《折杨柳》诗有“攀折将安寄,军中音信稀”,张旭《柳》诗有“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唐彦谦《柳》诗有“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都是诗咏折柳寄远的事象,借此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祈盼早日归来。

写离恨。思念远行人,却久不见其归来,自会因爱而成愁,因怨而成恨。恨,爱之极也。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在折柳诗中很有特点。“折柳”成了离恨的代名词,“狂似纤腰嫩似绵,自多情态更谁怜?有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边与路边。”(薛能《柳枝》)无人攀折的柳丝勾起满腔的愁思,有折柳惜别日,无柳下相会期,这飘荡的柳丝怎不惹人生厌?“游人不折还堪恨”,难耐思念,似恨实爱之语。又如诗人雍陶见一桥名为情尽桥,感慨万千,“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桥名由“情尽”而“折柳”,言情不尽之意,虚实兼备,深刻而含蓄。白居易《长安新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那美丽的青青柳条竟被送别的人折个干干净净,连春风都没有可吹拂了。雍裕之《折柳赠行人》“欲识千条恨,和烟折一枝”,条条柳丝.条条离恨.岁岁年年,离恨尽在远别。诗中以折柳写离恨,恨之切,爱之深,令人断肠。

写闺怨。“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大都表现“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不堪回首,惜别之时,情肠已断,青春易逝,辜负这大好春光,眼望折柳,愁苦的泪水只能流在心里。“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白居易《杨柳枝词》)柳丝折断了,那愁肠也该断了吧,彼此不用思念了,天真的自欺欺人!这里极尽思妇的怨恨之情,不愿接受眼前的静寂生活。思念远行人,痴想良久,以致她眼中的柳树成了“愁”树,愁怨与哀伤淹没了她。此诗以柳叶喻愁眉,以柳丝喻愁肠,生动形象,深刻贴切,似乎那柳丝也不是柳丝,条条尽是离人怨苦的别情。

写春情。春光明媚,春风撩人,青春少女怎不触景生情?“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白居易《杨柳枝词》)春风起春情,苏家小女折条、盘环,卷叶吹笛,欣喜欢快,活泼俏丽,情窦初开,一个怀春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和风扑面,融融春光洒满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皇宫深院也是杨柳依依,檐前碧绿的柳丝低垂着,映入宫女的眼帘,春情涌动的她伸手欲折,却“曾经玉辇从容过,不敢临风折一枝”(王涯《宫词二十七首》)。看来宫女与苏家小女是不能比的。尽管如此,春风毕竟吹开了她们的情怀,多情的春风里荡漾着她们天真多情的梦想。

春情万种愁为先,对相思佳人确是如此,婀娜多姿的细柳恰似女人的美丽和柔弱,以致佳人欲折还休。“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杜牧《独柳》)是佳人想到自己呢,还是想到惜别的心上人?折柳是有人可送,还是未定情人?是赴别期还是别期另定折而徒劳?“怅望回纤手”,佳人若有所思。也更让读者陷入遐想之中,多情的她露出淡淡愁思,耐人琢磨品味。

总之,古人借“折杨柳”表达了自己无尽的情感,这些折杨柳诗实在是抒写离情别绪的绝唱。

猜你喜欢

闺怨春情折柳
梁启德作品
孙钢坪
折柳寄情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叶绿野
捣练子·春
诗意杨花醉春情
新闺怨
一斛珠·灞桥折柳
珍珠令·看圆月近人
深明大义 意笃情重——以王昌龄《闺怨》诗为例探讨古代军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