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6-07张鹤峰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演播室实验课课题

张鹤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笔者是一名高校实验课教师,在多年的实验课教学中,深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多数高校还处于摸索和实验阶段。从毕业生的能力表现上可以看出,创新能力是他们比较薄弱的环节。实验课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两年来,笔者学院对实验课进行大胆的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许多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是笔者在实验课改革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知道如何运用,也只能成为束之高阁的空洞理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不改变培养模式,就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1.改变学生的从属、被动地位

笔者在实验课中改变学生的从属、被动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将学习内容整合为若干个实验课题,每个课题又分解为若干个问题,并将问题抛给学生。他们针对不同的问题,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通过讨论、质疑、争辩,逐渐梳理出自己的观念和意见,然后带着问题进入实验验证与研究。而不像以往那样,只是让同学们被动地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演示,跟着老师操作,学生根本不思考不动脑。

2.老师采取指导作用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采取启发、引导、协调、鼓励、修正的方式进行指导。在实验初期,对同学们的想法、做法,既不否定也不肯定,让同学们充分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调动起他们探索创新的积极性。最后,当同学们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经过了一系列验证,有了相应的实验结果时,老师再一一点评,肯定他们的成绩、修正他们的错误。这样一个课题下来,同学们完全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完成教学内容,无论结果对与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创新的体验。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钱伟长所说:“一个人在大学四年里,能不能养成自学的习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大学的课程,把知识真正学通、学活,而且影响到大学毕业以后,能否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的确是这样,在当今信息时代,任何人想一劳永逸吃老本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扩展同学们的思维,我们采取课堂与课后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实验课中,有一个实验内容是“虚拟演播室技术的运用”。如果仅仅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操作,印象不深,理解得也很肤浅。特别是对“虚拟演播室技术运用”的深层含义和发展前景缺乏更深层的认识。于是我为他们布置了课后作业。其一,通过网络电视找出哪些电视台,那个栏目采用的是虚拟演播室;其二,采用虚拟演播室都有哪些好处;其三,如何解决虚拟演播室主持人抠像时边缘的虚化和抠像不完全的现象;其四,虚拟演播室的发展方向。通过课后作业,不仅可以扩充同学们的知识面,加深对该课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发散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过后,应及时检查,不能流于形式。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图书资料和互联网资料,教他们学会检索、选择、记录和提问题。及时了解学生课后自学中碰到的困难、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难,并予以指导。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

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我们对每个同学的个性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保护,在实验环节中,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安排相应的任务,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带着浓厚的情趣去学。例如:在《电视节目制作流程》课题实验中,我选取一个《音乐电视》栏目让同学合作完成。首先我把该栏目的所有演职人员的岗位及职责介绍给他们,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角色。同学们都很兴奋,很快地选择出自己想要担当的角色,如导演、摄像、录音、灯光、主持人、MV演唱、后期合成等。在整个栏目创作过程中,完全放开手让同学们自己完成,老师只对他们做必要的辅导和协调。栏目完成后,出乎笔者的意料,同学们不但配合上默契,而且完成的作品无论是镜头的运用、画面的效果还是后期的合成做的都非常好。同学们一致认为,虽然牺牲了许多课后休息时间,但是他们很有成就感并乐此不疲。

通过类似于这样的合作,增强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同时让他们认清自己,逐步选择好自己定位,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把实验内容与同学的兴趣点相结合,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终到达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建立适合创新的考核机制

考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风向标,它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因此,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大学逃课已成为普遍现象,逃课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过程管理,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机制,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笔者的做法是将考试分布到每一个实验课题中,期末只有一个综合实验,占总成绩的20%。这就使同学们对每一个实验课题都高度重视,几乎没有缺课的。为了鼓励创新,笔者还规定同学们的实验报告或作品必须是原创,抄袭或雷同一律记零分。同时对于优秀的创新作品给予加分,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树立了严谨求实的学风,增强了同学们开拓创新的意识。具体考核细则请见表1。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贯穿到每个环节。我相信只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不断地探索、实践,就一定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演播室实验课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