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纪律管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009-06-07王 翠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教学效果课堂教学

王 翠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些教师为课堂纪律太糟而烦恼,教学效果也难如人意;而有些教师,即使专业水平不是很高,但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也不差。这说明,有效调节课堂纪律,提高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十分重要。处理好课堂违纪现象是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缓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课堂管理不仅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和规范保持良好的秩序,而且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活动消解课堂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冲突和障碍,以维持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以通过激励、引导为课堂活动不断创造动力资源。

一、良好的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良好的课堂纪律才可能保证教学质量。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施教时每一环节的衔接。对于学生,上课能“如饥似渴”地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了,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们正兴奋到极点并开始进行一连串异想天开的讨论时,教师要收拾这纷纷嚷嚷的场面恐怕要等下课铃声来伸出“援手”了。此时,课堂纪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纪律管理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才是灵魂所在。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曾经说过:“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所以,课堂纪律管理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途径和方法。

可见,课堂纪律管理是何等重要。好的课堂纪律可以保证想学习的同学有听课的空间,让那些想“兴风作浪”的学生不敢轻举妄动,让学生能真正地的学到知识;好的课堂纪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好的课堂纪律可以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二、怎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其行为在教师掌控之下发生良性变化。一旦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眼神、行为违反其意愿,就立即中断课堂,用言语或行为制止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控制,觉得自己在维持课堂秩序,进行课堂管理,可是学生听了教师的言语后,是立即把思想集中到课堂中来,还是因为害羞、内疚、害怕而使自己陷入恐惧心理状态呢?或者因为被伤到了自尊心而产生抵触情绪呢?教师的控制使学生失去自我,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课堂管理如果只是在控制,手段变成了目的,课堂管理的目标似乎是为了控制学生,学生的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被严重忽视。教师只是针对学生违规行为简单地进行批评制止,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管理目的,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并不代表着压抑难受、强制安静、填鸭式灌输,而是培养学生从内心自觉。强烈的求知欲望,会有效地促使他们守纪,聚精会神细听老师讲解,积极主动参与每个教学环节,师生配合默契。长期的习惯,在这样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下,即使个别学生想再扰乱课堂纪律,也会面红耳赤。笔者认为,真正要让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纪律,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就必须从平时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做起:首先,每次上课铃前三分钟,教师必须到达教室;其次,课堂授课中多用眼神提示学生应怎样达到要求,或者通过忽然停顿、咳嗽、走近违纪学生等方法暗示学生或提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其回答,这样他即使想继续“地下工作”也只好“收手”了,毕竟没有一个人会喜欢被批评,更何况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教师不当众戳穿他,他会十分“感激”,会马上安守本分了。再次,把提高教学作为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利用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增加,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有效的课堂管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是做好思想工作,先打“预防针”。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在上课前利用一到两分钟时间讲讲要求。

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师长期奋斗的过程,要做到挥指间有学生回应;一个眼神、一个小声的提醒都会影响全班,还需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总结、多实践。课堂纪律管理做到松紧有度、收放自如,这是教师的一个奋斗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教学效果课堂教学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