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现场参观和教学

2009-06-07李文明文长安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题教学效果工艺

李文明 文长安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有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这门课程内容多、范围广,涉及机械制造的各种工艺方法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及装配的基础知识,和生产实践关系密切。而技校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感性认识差,本工种以外的实践经验少。因此,在讲授本门课程时,要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多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进行现场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切理性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大脑产生个别属性或整体的反映。人们认识世界,首先必需感知世界,必需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得丰富的材料,没有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深入地认识世界。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能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眼看、手摸、耳听的观察过程中,获得机械加工中各主要工种的加工工艺、工作范围、主要设备、工件装夹定位、测量调整等认识,从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并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内化、迁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感悟得来的知识将真正植根于心,掌握牢固,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下面谈谈如何组织《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

一、确定课题

这是一个关键环节,必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进度选择恰当的课题。课题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单一课题如车削加工,综合课题如冷加工工艺。教师要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准备,明确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并考虑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考察现场

课题确定以后,根据课题和实际情况物色适宜的现场,教师要对现场进行考察,充分熟悉现场的有关情况。还要同现场的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合作与支持。如果需要技术人员或工作人员进行讲解或说明,可事先拟定计划,研究教学任务,让他们做好准备。

三、动员学生

讲清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的时间、地点、目的、要求、范围、工种,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要强调纪律和注意事项,宣讲有关纪律和制度,以安全、有序、不影响生产和教学为原则,保证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合理分组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便于组织管理,需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数组,分数次进行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并指定组长,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性别、性格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要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差异、性别不同、喜好动手与否、善问与不善问、性格内向与外向等方面进行搭配,以起到组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作用。

五、开展教学

教师要亲自带领学生到现场参观或进行现场教学,做到边看边讲解,或边操作边讲解,必要时可请技术人员或现场工作人员讲解。教师要根据课题内容区别对待:若课题是冷加工工艺方面内容,教师要首先组织学生对照零件图看工件,然后观察在一台机床上加工零件的全过程,包括工件的装夹定位、机床操纵、切削运动、测量检验等,还要让学生观察各种机床的构造组成;若课题是热加工工艺方面的内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各种工艺过程,还要确保他们仔细观察热加工工艺所用设备、工具、材料等。若课题是装配工艺方面的内容,教师要首先组织学生观察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然后组织学生观察机器的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每到一个现场,教师或者现场讲解人员都应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解答。通过这样的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印证,进而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讨论总结

这是深化、升华知识,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提出一系列明确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力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巩固。

通过多次的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及讨论总结,使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有了较全面、深刻、透彻的理解,对课堂教学进行有力的补充,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课题教学效果工艺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第一次写课题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