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解决对策初探

2009-06-07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院校

张 晔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比例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因此,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解决对策就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近年来,在整个社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相继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对于帮助高职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加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视不足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在高职教育各项评估中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列入评估的条目,加之许多升格后高职院校秉承传统中专教育的作法,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过时,学校仍然只把知识、技能的灌输当作中心任务,轻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学校领导认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本没有“心育”的地位;有的认为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要抓大事、抓教师和教学质量,学生只要不出大事就行了;有的认为现在学生难管,借鉴部队军事化管理模式就行了;有的认为学校有政治课,有政治老师就可以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再搞什么心理健康教育等于是画蛇添足。

2.师资匮乏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辅导教师的也不具备执业资格。而国外和香港的大学,平均每1000个学生就有一位专职的心理咨询医生,这些数据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开展还很薄弱,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的机构和场地,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许多高职院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心理咨询师多为兼职教师担任,他们无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

3.手段落后

许多学校仅限于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水平,数据收集和档案整理完全停留在手工阶段,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发展,没有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也没有科学的理念和技术作支撑。有的学校仅仅依靠“心育”教师自己的主动性,任其自由发展,有的心理咨询辅导室仅是一种摆设,对“心育”工作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等。

二、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转,就必须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首先,国家教育部应正式出台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组织编写师资培训使用的正式教材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及科普读物。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具体任务,各地教育科研部门、高等师范院校也应积极配合,做好专业指导及师资培训工作。第三,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切实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第四,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培训上岗制度,提高专兼职人员的素质,对专兼职人员的岗位要求、职称待遇做出明确规定。第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辅导中心等专门机构。

2.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对从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还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高职院校应该综合运用各种资源,采用灵活多样而又被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社会实践以及学科渗透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意识的引进、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改变价值取向;开展心理咨询,把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咨询的方法解决,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发展;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研究学生中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通过讲座,澄清认识,纠正错误的观念,鼓励学生消除自己不健康的心理,乐观积极地生活。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