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2009-06-07苏昭虎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技工基础计算机

苏昭虎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科技群无不需要计算机的辅助和配合。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对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是困扰计算机教师的直接问题,笔者就该问题做了新的观念论述。

计算机学科是技工院校的主要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但是,现今培育重点开始转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即大众化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高职新生入学时在计算机了解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少数学生在高中或中职阶段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在许多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即使是在入学前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学生也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如利用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和QQ网络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没有达到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技工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意识,搞清楚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和主要作用,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公共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为学生后续专业的学习在思维上、技术上和理论上提供必要的基础,以及拓宽就业渠道。下面笔者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部分,也就是理论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为技工院校的学生,计算机组成知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功能与作用、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多媒体基础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实践部分,也就是操作方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恰恰是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如中英文录入技术、目前常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server或者是WindowsXP的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里面的Word文字处理技术与Excel表格处理技术、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文稿、常用软件使用技术和计算机维护维修技术、现代办公设备使用技术、简单的图形图象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等。这些内容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术。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职计算机教学与其他类学科的教学相比,既有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也有运用、学习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目前,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资源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颇具规模,组织学生通过授课课件(包括许多教学软件或者光盘)、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资源,把课堂教学(包括实训)与辅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注重学生个人自学

许多技工院校的学生进校时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另外,也有许多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比较简单,没有必要由教师都讲解并组织集体实训。因此,要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许多内容,可以先让教师提出学习要求,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学、自己练,最终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会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归纳、升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3.注重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完成实际应用问题而总结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回顾以前的知识,综合运用、增进才干。通过案例,不仅可以消化和巩固以前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运用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案例教学将现实问题和书本知识紧紧地融合到一起,缩短了两者的差距。例如,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打印新生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需要将Office办公软件里面的Word和Excel结合运用,而使用邮件合并的功能可将学生的姓名、性别、考号、家庭地址、邮政编码等各项信息很快并且正确无误地显示出来。

4.注重实践演练

通过组织学生实际参加项目设计,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教学任务。它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作为技工院校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例如,讲授计算机Office办公软件里面的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文稿软件,就可以通过给一个公司做产品宣传方面的幻灯片的全过程来加强学习。这里面用到的不仅是平时的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对这个幻灯片的构思、外观、内容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既要做到美观大方、内容充实,又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起到一个好的正面的作用。

5.注重模块教学方式

模块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行专题间超链接的学习。也就是说,在打破原有陈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学习中所包含的各项技能标准要求,确定知识点,组合成基础模块、综合职业技能模块、岗位模块、选修模块,将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知识需求、对专业爱好而自觉学习的动力,最终达到教书育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6.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技工院校可以通过技能鉴定考证,让学生在掌握全部知识的基础上参加统考,并获取相应证书,来吸引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积极性。教师按照大纲的要求,通过分模块、分知识点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兴趣。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点

1.强化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各门课程中都独立设置了实践课程和综合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开设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建设和开发讲义和教材、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媒体相辅相成,可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作为根本出发点,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3.培养一支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与改革的关键。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在学历上,应该要求主讲教师具有学士或更高学历。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发展较快,学校应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计算机基础业务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对高职计算机教师的要求。

总之,通过技工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全面改革与创新,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广州校区)

猜你喜欢

技工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从技工到英雄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