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威信的树立

2009-06-07刘金祥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威信信任老师

刘金祥

自古以来,有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的教师,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有“教不严、师之惰”的名言。似乎只要有“严”“勤”就可以教育好学生,就能做好教育工作。但笔者觉得不尽其然。现今社会,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除“严”“勤”外,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生觉得你可信任,才会自觉地接受教育,否则学生可能就会思想意识松懈,上课不与老师配合,这样,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要在学生中树立较高威信并非一句话、一件事、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笔者认为教师树立威信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尚的师德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前提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1.要热爱并忠诚于教育事业

只有绝对忠诚于教育事业,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育事业。学生只会对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决不会对那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安心教育的教师推崇备至。设若学生对老师连信任都没有,从何谈“威信”呢?

2.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徐特立提出教师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就是教人学问,其他一概不管;“人师”是教人行为,教人怎样做人。“经师”与“人师”同等重要,不可偏。试想一名教师若连书都教不好,而偏要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勤奋学习”等行得通吗?而若书教得很好,却对学生上课吵闹、开小差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学生能学得好吗?只有教好书,学生佩服你,才会对你“信任”,而在教学中贯穿“育人”才能有“威严”。

3.高尚的师德必须注重以身作则

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则其教存”,反之则“其身虽存则其教废”。教师以身作则、品格高尚,是教育成功的保证。一个处处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表率的教师,不仅可成为学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楷模,而且会引起学生内心由衷的崇敬和向往的心理。假如有这样一位老师:头发蓬乱、衣服不整、随地吐痰却在教育学生要讲文明;两指焦黄,正在抽着烟却在大讲特讲抽烟的危害性……试想,这样的教育会有怎样的效果?能在学生中树立应有的威信吗?

二、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础

实际调查表明,学生最佩服的是知识渊博的教师。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我们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在现代知识激增,信息万变的情况下,教师的这“一桶水”还得经常更新。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作风是树立教师威信的保证

对知识而言,来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教师,对知识的获取与传授更应严谨认真,态度科学。教师不能讲“差不多”“大概是”这样的话,有问题,必须搞个水落石。否则宁可承认自己不知道,也不能胡说。有些老师,平时不钻研教材,对知识一知半解,学生有问题,不能答所问,解其疑,弄得学生无所适从,稀里糊涂。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应认真及时,否则学生决不买账。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政治教师批改作业不认真看答案,不管对错统一打勾,并写上“优秀”,有位学生在答案中间夹杂着一句骂老师的话,结果还得了个“优秀”。这样一来,同学们对这位老师一点“信任”也没有了。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树立威信,必须有严谨的教学态度,要“难得糊涂”而非“糊里糊涂”。

四、宽阔的胸怀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关键

教师要避免带有成见或“先入为主”等错误认知来看待学生,而应理解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认识、看待问题,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

我国有句老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教师以温和、热忱、多赞扬的方式对待学生,比过多地指责否定效果好。教师要用“全纳教育”的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即: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它基于三个基本点:一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二是每个学生都应得到尊重;三是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每个学生都需要特殊的教育。教师用“关爱、感恩、赞美”来欢迎每一位学生,接纳学生所有的一切,从感情上温暖学生,人格上尊重学生,目标上引导学生,专业上激励学生,生活上关心学生,让学生热爱校园生活,感受快乐和幸福。

现在的学生不缺吃穿,而是缺少关爱和信任,缺少最起码的尊重。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自尊心的内在需要,青少年学生的自尊心更需要认真地加以保护。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尊心看成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马卡连柯认为尊重学生是教育经验的全部本质;徐特立把对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种种体罚,看成是教育中的“野蛮”行为;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说明,尊重学生不仅是教育理论中的一条重要法则,而且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有的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工作方法简单,对学生动辄训斥,甚至嘲讽以及变相体罚进行压服,存在“杀一儆百”的心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也严重损伤和降低了教师的威信。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爱生心理,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态度要诚恳,讲话语气要和蔼,有理有节,宽严有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甘露润心,产生情感上的亲切和思想上的震动,心悦诚服。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得到了同学的信任。总之,情感因素的运用,是教师树立威信,组织教学,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因此,作为技校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通过平时进学生寝室、谈心等来关心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交友,给他们关爱。在成长过程中,要将学生各种各样的缺点看成是特点,而不能摆出师长的架子训斥学生,强迫学生尊重自己、听从自己。否则,虽然能获得学生的一时服从,过后学生也会产生反感情绪,更不利于教育。如果一位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则教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也乐于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与意见。

五、开朗的性格、广泛的爱好是树立教师威信的润滑剂

豁达开朗的性格能将教师暗含着的期待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从而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有广泛的爱好,有利于教师走到同学们中去;有共同的爱好,必有共同的语言,也就有了“信任”。同时,学生总是喜欢与多才多艺的老师交往,因为可以从这样的老师那里得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老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根据其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笔者学校一般喜欢打篮球的学生上课都不太认真,听一般老师的课不太认真,比较难管理。但对爱好打篮球老师的课,不但认真听讲,而且还能积极配合,帮助老师管理维持上课纪律。

总之,教师要树立威信,必需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只有靠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及良好的态度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教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威信,学生才会既敬畏,又信赖教师,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会卓有成效,收获硕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威信信任老师
关于“人的威信”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六·一放假么
信任
四川宜宾至威信高速有望年底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