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09-06-03黄佩玉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2期
关键词:课文过程方法

黄佩玉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永联小学 21563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语文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就需要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通过师生的交互活动,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以张扬,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做学习的主人。审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逐步掌握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

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任何学习方法都体现为特定的程序,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自己经历的学习过程,培养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能力,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发展自我认知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经历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呢?根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和认知结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1.起始导入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学生的求知心理和新知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学生的认识中,为学生提供充分感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用心去感悟,迸发指挥的灵光,彰显生命的活力。

例如教学《特殊的葬礼》导入1: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这是由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葬礼,所以说是“特殊的葬礼”。以前,塞特凯达斯瀑布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图片(背景音乐起)后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气势再也看不到,只能看到那细小的水流慢慢往下流,它奄奄一息,逐渐枯竭……其惨状令人触目惊心!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导入2:看图片,听音乐,谈感受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是为一条瀑布由壮观变为枯竭而举行的葬礼,老师在这里收集了一组图片,让我们静下心来,看一看图片,听一听音乐,用心想一想,待会儿说说你的感受。

上面这两种导入方式,使用了同样一组图片,同样的背景音乐,但学生悟得却不一样。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导入1中,教师精心挑选了饱含深情的语句,犹如将“鱼”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面对教师精心准备的“鱼”,只能用一些感叹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听到的是“塞特凯达斯瀑布太可怜了!”“人们太残酷了!”等总结性的语句,仿佛是在说“这鱼好大呀!”之类的感叹句。其实,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滔滔的言词说明是多余的,甚至是阻碍学生的感悟的。而在导入2中,学生的表达方式多样,不少学生先是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自己所看到的惨状,继而抒发自己的感受,学生表达的情感也比较丰富,有感叹的、有愤怒的、有怜惜的、有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的……教师用图片、文字和音乐,巧于“授之以渔”,让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激情迸发,经历由“渔”获“鱼”的心路历程,感受远比导入1要生动、真切和深刻得多。

其实,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成就欲,听到老师提出问题,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产生参与激情。教师应及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余地,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2.运用恰当的教法,带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必须条理清楚,提要钩元,画龙点睛,能对学生的学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仅有教师引导,不予点拨是不行的。如能运用恰当的教法,向学生示范展开正确的学习过程,带领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效果就会好得多。例如引导学生理解"会说话的钢板"《军神》一词时,首先悟清"钢板"之本意,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反映刘伯承意志坚强的句子,反复诵读,联系实际体会,使学生感受到刘伯承求治的镇定和手术中的坚定,体会他坚忍不拔的意志,从而对他产生敬佩之情,使学生也能由衷地赞叹他为“会说话的钢板”、“军神”,真正明白“钢板”的深层意思。而后,引导学生从这一教学过程中概括出理解词义的方法:查字典找本意--结合句子寻体会--体会内心入情境——结合全文悟中心的方法。这样,带领学生自己经历学习过程,学生从中学到了理解词义的方法,掌握了学习过程。以后遇到难解的词语,他们就会按照这一方法去学习。语文教学中的许多环节,都可这样去做,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传授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扶放结合,指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

语文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甚至是多边活动,教学中尽管不能也不必全部都是学生自己去探索,但很多情况下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探索中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过程,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既要扶,也要放,扶是必要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难点,认识规律,把自学活动引向深入。放是采用实践和尝试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扶放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主动探索学习过程,把读写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教学《东方之珠》,我是这样安排的:

3.1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质疑问难,大胆地暴露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学生的质疑问难,是他们对教学活动更深入的参与。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是他们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面对学生充满求知欲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阅读,划出有关语句,教师归纳并板书。如:文中是怎样写东方之珠的?写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这样,学生几乎能够把文章的主要脉络了然于心,初步体会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3.2根据课文特点立足于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以一个段落为例析,具体引导体会香港特点和写作方法,让学生触类旁通,放手让他们自学其他段落。

3.3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归纳,总结出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可提出一些问题引路,让学生自行归纳:你读出了文章中作者饱含着怎样的感情?写了些什么?抓住了哪些特点?按怎样的结构来写?

3.4指导学生模仿作文让学生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物,先思考再说说自己所选的景物有些什么特点,准备怎样写。师生一起给予评价,指出优点,提出建议,最后动笔写作,很自然,学生结合课文,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上去了。

通过上面的步骤,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索,很容易掌握描写景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4.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交流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十分富有创造性,有的甚至出乎教师的预料,但学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步骤如何。这时,教师不光要给予鼓励,更重要的是不失时机地启发他们: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回顾并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步骤。这样,学生便能有效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出方法。同时,为其他学生传输了思维方法,起到交流学习方法的作用。又如在背诵课文时,有的学生很快就能背诵,而有的学生则翻来覆去,还是背不了。教师在检查背诵时,就不能只要求背出就了事,还应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背诵方法。如背诵《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时,一位学生说:抓住“大豆”、“高粱”、“榛树叶子”这几种景物来背诵,再加上第一句总起句,这样很好背。教师归纳为:“理清课文的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这是一种很好的背诵方法”。另一位学生说:“我是抓住这四句话中的每一句的重点词“笑声”、“演唱”、“燃烧”进行记忆和背诵的”。教师总结为:找出记忆的“支撑点”,就和打仗一样,先占领几个制高点,然后逐步扩大阵地。通过回顾总结和互相交流,采用机械背诵的学生也能领悟到他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总结、矫正和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必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收稿日期:2009-03-10

猜你喜欢

课文过程方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用对方法才能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