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出学科教学科

2009-06-01

江苏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本课学科数学

王 俊

操作策略:跳出自身学科,撷取他山之石

一位青年教师要上一节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大家聚集在一起出谋划策。正当大家为课的最后缺乏精彩亮点而一筹莫展时,一名老师提醒课的最后应该落脚在“人民币的应用”上。新课程不就是要实现数学在生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吗?可是,又怎样能做到这一点呢?一位老师灵机一动,想到了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三袋麦子》。课文是一篇讲述三个不同的动物对待三袋麦子的童话(见苏教版教材第五册),就建议把它借用到本课申来。这真是一个金点子!于是,课堂结尾时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猪有了1元钱,他到超市里买了许多吃的玩的东西:小牛有了1元钱,他把它放在储蓄罐里,每天都要拿出来瞧一瞧、数一数;小猴有了1元钱,他开了一家动物超市,赚了很多的钱,还把赚来的钱捐给了动物学校呢。

无疑,这样的结尾是富有童趣的,同时又是“综合”的——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还融入了语文、思品的元素。综合的魅力使得原本单纯的数学工具性传递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故事隐含了生活中人们处理人民币的三种态度:小猪代表消费,小牛代表储蓄,小猴代表投资。“认识人民币”教学用这样的故事来结尾无疑具有深邃的意蕴和哲理的高度。

可见,要将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好,跳出狭隘的学科范畴来审视自己的学科才能发现它的特征和本质,跳出去是为了更好地钻进来。

还是一次数学集体备课,所定的课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课题原本十分平常,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课却让许多人为之折服。

本课中有这样一个情境: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教学就以狼和鹿头数的变化构造了几个数学问题。既让学生有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又同时让他们领悟到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熟悉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狼和鹿》本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就是借用了语文、科学、环境学科与数学的综合,展示了广阔的问题背景。

同样,由于其他学科元素的加入,使得这节课的内涵也显得异常深刻,方程说到底核心词就是“平衡”,人的幸福本源不也是“平衡”吗?本节课正是以方程的“平衡”哲学意味为起点,从跷跷板的平衡开始,引出天平的平衡、大自然中的平衡乃至社会关系的平衡,始终围绕数学,但又不仅仅是数学,一步步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解读“平衡”,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启迪。

许多人常常惊叹我们的数学课有层出不穷的新点子,其实我们仅仅是使用了创造学中的加法原理,把视野放开阔,让数学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增添了亮点,显得妙趣横生,更重要的是它在灵魂深处启迪了学生的心智,让我们享受到数学教与学的快乐。

或许有人会说,并不是每门学科、每堂课都是可以这么“综合”的吧?而我要说的是,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那样,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数学和体育是两个相去甚远的学科吧,但是也并不排斥“综合”的存在。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一名体育老师上“前滚翻”,她先拿了一个正方体,往地上一抛,没滚多远。再拿一个球,轻轻一抛,一下子滚了好远,由此让学生领悟到做前滚翻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把身体抱成一团。这是多妙的创意呀,想不到数学元素在体育课中也派上了用场!这个点子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也开始以数学教师的眼光仔细琢磨体育教学,发现体育教学的课堂结构对数学还是真有借鉴。体育课先要做热身运动,然后逐渐加大运动量,最后再做放松整理。从运动量上来看,这就是一个“n”型的拋物线。而我们有许多数学课对思维密度设置就没有这么讲究,常常一开始就抛出一个很难的问题,或者到最后还非得要留最难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去做。

当然,“学科综合”不仅仅是数学,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不断地培养自己一双发现的眼睛,有的时候看似不能综合的学科也能找到巧妙的综合点。这就是“跳出学科教学科”。事实上,任何事物在某一层面上都是相通的。

猜你喜欢

本课学科数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