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围

2009-05-31黄翔鹏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09年45期
关键词:归隐突围围城

黄翔鹏

人生需要突围,生命因突围而精彩!

钱钟书说,婚姻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人生也如围城,现实社会中“围城”无处不在。面对围城,我们需要突围。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需要突围;当发现前进的路上遇到阻碍时,需要突围。人生需要突围,只有突围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学而优则仕的那个时代,当许多读书人为进入仕途而放弃尊严、卑躬屈膝时,陶渊明却弃官归隐,原因很简单:性本爱丘山。世道的黑暗,官场的污浊,容不下高洁的陶渊明。陶渊明的归隐就是对官场桎梏的突围,最终他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生存方式。也正是这一突围,奠定了他田园诗派鼻祖这一无人可取代的地位。

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初期改革开放曾遭到了一些人的极力反对,说借用资本主义的东西,会使中国演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但当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时,他们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之路走对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位伟人的名字:邓小平。

改革开放是对经济体制的突围,是一种创新。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竞选的路上可谓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很多美国人认为白人总是比黑人强,但面对这巨大的压力,奥巴马在竞选中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先击败希拉里,后战胜了麦卡恩,他们两个都是白人。奥巴马的突围开创了黑人在美国当总统的历史新纪元。

奥巴马的成功是对种族歧视的突围,给美国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看中国五千年历史,横看世界各国,因突围而成就辉煌,因突围谱写光辉人生的人比比皆是。试想,假如陶渊明没有归隐,或许我们今天看不到他这么多的优秀诗篇;假如中国当年不实行改革开放,或许中国今天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假如奥巴马不敢挑战,或许至今他还被埋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事实证明:当你身陷困境时,突围是唯一的出路。

许多悲剧其根源是相同的。项羽不想突围,于是自刎乌江,空留遗憾;爱迪生晚年沉醉在已有的成绩中,不懂突围,最后没有发明出更多的新产品来。

人生在每个阶段都需要突围,突围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智慧。我反对盲目的突围,反对不理智的突围。这样的突围是无意义的莽撞之举,不会成就辉煌,只会葬送自己。

成长中总会遭遇挫折,人生之路难免会陷入“围城”。面对座座“围城”,我们需要突围,只有突围才能化险阻为通途,只有突围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只有突围才能开创辉煌的人生。

人生需要突围,生命因突围而精彩!

点评

本文开头第一自然段紧扣“突围”直接提出了“人生需要突围,生命因突围而精彩”的观点。整篇文章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了陶渊明、邓小平、奥巴马三个例子,这些例子切合题意,顺序安排得当,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前列了提纲或在心中打了腹稿。为展开议论,作者特意安排了“纵看中国五千年历史,横看世界各国,因突围而成就辉煌,因突围谱写光辉人生的人比比皆是”作为过渡段,这一过渡段起到了由举例论证到说理论证的桥梁作用,使上下文语意衔接自然,语气贯通。为了能更好地突出主题,作者还举了项羽、爱迪生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有力。最后一自然段简洁有力,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作者系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学生,指导并置评:黄永达】

猜你喜欢

归隐突围围城
草堂归隐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天宫院
堵车“突围”记
“围城”内外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围城”之战
上微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