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呼唤无烟GDP

2009-05-31

环球时报 2009-05-31
关键词:烟民烟草行业财政收入

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这个日子对中国来说,显得颇为尴尬。一直以来,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烟草大国的地位无可争议:卷烟产量世界第一;卷烟品牌数第一;烟民人数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导致的相关疾病人数每年近百万,稳居世界第一……事实表明,中国要想真正富强,必须摘掉烟草大国之帽。

控烟在中国喊了十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现阶段烟民人数仍维持在3亿左右,约占世界烟民总人数的25%。去年11月在南非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中国被一个民间组织授予了“脏烟灰缸奖”,颇让中国难堪。

吸烟带来的疾病不仅威胁着中国人的生命安全,也破坏着正亟待完善的医保体系。有学者以2005年数据为例测算,吸烟导致疾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已经超过了当年烟草工商税收的总和。卖烟获得了财政收入,但又要用这笔钱投入医保,给抽烟得病的人看病,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控烟在中国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财政收入的“烟草依赖症”有关。中国实行烟草专卖体制,烟草的价格、品牌、税收都由国家管理。在从烟草行业所获的财政收入中,中央政府大致占到八成,地方政府占两成。另外,烟草商业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有一部分(15%)就地缴入中央金库,然后再由财政部划拨给国家烟草专卖局。从1987年起,烟草行业一直是中国第一大税源。在一些省份,烟草业甚至贡献了一半左右的GDP。正是由于对卖烟收入的依赖,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在控烟方面的立法、执法上缺乏足够力度。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抽烟抽富的。对此,发达国家早有清醒的认识。美英等国的控烟措施可以追溯到50年前。英国18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从40年前的61%下降到28%,美国在过去30多年里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一些西方烟草公司在自己国家发展受阻,却跑到发展中国家去扩大市场。现在全世界烟民有75%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都是穷人。

控烟事关中国的发展。中国只有先成为健康的烟草小国,才能成为世界强国。近年来,中国在控烟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表明,我们有能力摆脱对烟草业的过度依赖。在控烟方面,政府首先需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帮助更多的人戒烟,要把减少香烟的生产和消费做为一个目标,并且要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对于那些财政收入过于依靠香烟生产的大省,更要有具体的措施来鼓励它们改变GDP和税收增长的模式。既然我们有“绿色GDP”,为什么不能有“无烟GDP”?!▲

猜你喜欢

烟民烟草行业财政收入
1—4月份怀柔区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印度研究:九成烟民尝试戒烟失败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烟草行业财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烟民每年为香港带来逾百亿港元经济损失
上半年财政收入总值14306.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