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2009-05-31张书彬

新课程·上旬 2009年4期

张书彬

摘 要:进行聋生语文阅读教学,要激发聋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采取可行的方法,让学生的预习、读书、做听课笔记、整理课后习题的习惯和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聋生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在聋生中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笔者就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以来,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对聋生进行阅读教学是纸上谈兵,情况并非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几年的摸索,大胆地尝试,发现聋生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四环”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一、预习

预习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条件。上课前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综合性强的问题作为预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前动口读、动脑想、动手写。首先,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新词障碍,学会手语;第三,了解文章大意,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难问题,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解;第四,完成预习笔记。

如《关怀》(聋校教材语文第十册第三课)一课,预习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我没有想到什么?为什么?(2)把本课生字注音、组词(至少组两个词语)、理解意思,学会手语,写出几句通顺的话。如:幸(xìng)(幸福)(幸亏)(侥幸)意思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中国手语》第571页,造句:a.周总理这样关怀我们,我们感到又温暖又幸福;b.周总理的关怀,我们感到温暖又幸福;c.有周总理的关怀,我们真幸福。(3)联系课文理解“秩序、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4)体会周总理是怎样关怀我们的?你是怎样体会到的?想一想,在文中画出来。在这一阶段,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要充分,并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包括圈、点、勾、画、看、读、思、写、查交互进行,当然并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任其自然。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要关注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以免少数学生“滥竽充数”混时间。这样才真正实现了那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二、读书

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读书训练,照顾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小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开始到段落和篇章,都进行口语和手语的交叉训练,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句意、段意和中心。不论是课上、课下、晨读时、晚自习、节假日,我均留出一定量的朗读作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字斟句酌得精髓”,早晨,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预先设计的问题。因为自由读有利于个体思维的充分发挥,自主把握读思双边的协调展开。课上,必须有范读、领读和齐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齐读则是为了追求外音的效应,强调共性的作用。晚自习一般要求学生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外似冷静的课堂里,却使人感觉到底层的思流在驰骋涌动。此外,我还不定时抽查学生对学过的课文的朗读情况。读书的效果日见提高,差学生也愿意读了,好学生几乎课课能背诵下来,进一步挖掘了课文寓意的深度和广度。

三、做听课笔记

人的头脑能记下来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记录得以储备,培养学生做听课笔记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课堂上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做听课笔记是调动学生手、眼、耳、脑多种器官参与的训练。要聋生做到边听、边记、边思考,最初是很难的。有的人只顾听不顾记,有的人只顾记不顾想,我告诉学生:一定要边听、边记、边思考,如果某一个词语或句子没有立刻记完,要停下来待到课下补齐,决不能漏听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细节和重点,决不能失去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如《公园的一角》(聋校语文第九册第20课)讲解思路如下:

这样,对于《公园的一角》一课思路、细节和重点,学生已一目了然,而且印象非常深刻。记笔记不但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理清思路,还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集中了注意力,锻炼了思维和速记力,学生养成了做听课笔记的习惯,真可谓一举多得!

四、整理课后习题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我除了重视课上的知识传播,更重视“习行之功”。每当一篇讲读课文结束后,我就让学生自己整理课后的习题。再比如《公园的一角》一课通过以上预习、读书、做听课笔记三个环节之后,课后的习题“公园一角有什么?景色怎样?二、三、四自然段与结尾有什么联系?”等等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再趁热打铁,把课后的习题一一整理在笔记本上,让题目在本子上留下印记,也在头脑中留下印记。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以便日后遗忘时有章可寻。这样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得以巩固,能力在作业中提高,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学生的每一次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习题整理,我都进行仔细的批阅,虽然工作量大一些,辛苦一些,但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的情感、兴趣、习惯和方法也会在我编织的诸多作业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总之,为了让学生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要多动脑筋,辛勤地耕耘,攻下聋生语文阅读的难关。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