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课堂,畅游文学乐园

2009-05-31钱栋彬

新课程·小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文学性电教教者

钱栋彬

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语文无疑有着巨大的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让孩子们在获得流畅的表情达意的能力的同时,还能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们的修养,改变孩子们的气质,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这就不能不提到语文教学的文学性了,语文的魅力也大半来源于此。

在小学阶段,所选课文一点也不缺文学性,诗词文均是千挑万选,相对较贴近孩子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朝夕吟咏,含英咀华,也能口齿生香。如何体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性,还原精美文笔构筑的超感世界,和孩子们徜徉其间,共同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笔者不揣鄙陋,拟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现象,作一番肤浅的探讨。

一、方式多样,避免信息轰炸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借助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他们可以览沧海于一瞬,历千年于须臾,将无尽江山和风云变幻尽收眼底;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的孩子又是不幸的,海量的信息袭来,惑了眼,也乱了心。现在的课堂上,电化教学大行其道,甚至有些“无电不成课”的味道了。在公开展示或领导检阅时,一节“无声无色”的课是寒碜的。课堂不通电,似乎就不那么“与时俱进”。于是乎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纷纷登场,以立体化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孩子眼前。不需要去想象,感受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探寻,接受就可以了,不需要去建筑神奇美妙因人而异的意向世界,炫目迷人的音画挤占了太多的自由空间。我以为过犹不及。诚然,电教手段的作用巨大,意义不容抹杀,但使用的时机、方式等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能给课堂增色不少,但顿顿大餐也许就倒了胃口,甚至吃坏肚子。频繁的、强烈的音画刺激有时会起到负面作用,更加衬出想象力、创造力的贫乏。那些含义隽永的段落、直达心灵的文字,没有必要也难以用科技手段展现出来,还是需要教者去费尽心思揣摩,去找出最合适、最高效的路径。语文的世界有山呼海啸也有波澜不惊,有激情澎湃也有曲径通幽,可静观,也可践行,可抓梗概,也可细品,可以诵读,也可聆听。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和韵味,宜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忌手段单一,狂轰滥炸。

二、着眼整体,避免说文解字

观摩名师们授课时,我们总会如沐春风,感叹其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大师们的课堂上,语文学习仿佛只是一个妙趣横生的游戏,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的过程中提高和成长。而教者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暗含机锋匠心独运,其间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无不随心所欲,收放自如。真有公孙大娘舞剑器的神韵!而当我们亲自操刀时,往往又迷失在文字的森林中,迷失在重点难点里,左冲右突却难以冲出重围,最后在唇焦口燥中草草收兵。为何?所见者窄也。我们往往困于一隅,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总以为文章诘屈聱牙,便一味寻章摘句;总以为孩子难以领会,便一味说文解字。其实教学应如庖丁解牛,胸怀全局,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精华所在,细微障碍处加以留心。不宜为了体会某一部分甚至某个字而大做文章,以致将课文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把握,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教法的高度凝练以及深厚的学识修养之上的。

三、适当留白,避免封杀想象

欣赏不同于创作,但和创作有着类似的过程。欣赏者具有主观意识,在品味文字时他的所思所得均带有个人的烙印,欣赏实际是将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体验加上自己的理解、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曲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一种艺术欣赏时的玄妙境界。教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出现那种“妙处难与君说”的情况时,点到即止,不必过于拘泥。有时候教者唯恐孩子不能体会精妙之处,或是讲得兴致勃发情难自已,往往大讲特讲,发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神,送佛送到西,讲课讲到底,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部分也勉力表述出来,甚至加入了个人的臆断,其实是给自己出了难题。这就封杀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将自己成人化的理解强加给了他们,造成了解读上的局限。不妨借鉴国画的手法,适当留白,将欣赏权、解读权、想象权、再创造权还给孩子。

《文赋》有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文字的创作与理解,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如何凸显其文学性,更好地带着孩子们进入语文的世界畅游,值得探索。

猜你喜欢

文学性电教教者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