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入园幼儿的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

2009-05-31宁燕明

新课程·小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入园障碍规则

宁燕明

每当幼儿园开学之初,托班、小班、以及新入园的婴幼儿拼命地哭喊、尖叫,不让父母离开,他无视老师的安慰,拒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或者会静静地坐在活动室的一角,默默地伤心流泪,不理不睬其他小朋友,也有的会拒绝进食。在班里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啼哭,会引起全班幼儿的反响,教室里哭声一片。家长揪心地看着泪人一样的孩子,徘徊在教室外面,久久不忍离去。教师难以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一适应期,克服这种入园心理障碍,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幼儿教育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初入园幼儿生活的这些显著变化,使幼儿难以很快地适应,在心理上形成不同程度的障碍,这种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障碍

初入园幼儿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与认知对象增多,认识范围扩大的矛盾上。进入幼儿园后,新的生活空间,新的老师和小伙伴,新的游戏规则和新的教育要求,行为规范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加以一定的认识才可能去适应。而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的水平都还低,一下子要求他们对这么多认知对象有一定的认识,对幼儿来说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恐惧和焦虑源于无知。幼儿对新的认知对象的无知常常使他们产生一种恐惧和焦虑,离开了熟悉和温馨的家庭又加重了这种恐惧和焦虑。

二、人际交往障碍

家庭成员尤其是亲子之间面对面的关系,使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这种十分密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相互影响,不仅因为血缘关系而得以加强,而且由于父母对幼儿的照顾,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这种养育关系是不可取代的。而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交往对象变得不固定了,无法延续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相对不变的关系。他们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

三、情感障碍

初入园幼儿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正当的要求、言行受到限制而引起的不愉快。幼儿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被置于突出的地位,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们都会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予以满足。有些溺爱型的家庭,即使孩子提出的条件是无理的,有害的,家长们也会予以迁就。入园后,幼儿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他们与教师的关系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教师角色也具有一定的家长性质,教师也爱幼儿,但这种爱是有原则的,爱和严格要求是统一的,对于幼儿不合理的要求和不正确的言行,教师要加以管束和批评教育。这就和幼儿以往的经验相冲突,引起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他会把老师与爷爷、奶奶加以比较,对教师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并在情感上排斥老师。

四、行为方式障碍

初入园幼儿的行为方式障碍主要表现在对常规和游戏规则的不适应上。进入幼儿园后,言论和行为都有了规则,游戏和学习都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的游戏还需要幼儿之间协调配合,这些要求对幼儿来说很难一下子就适应。

初入园幼儿的这些心理障碍,是幼儿发展的潜在危机,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给予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幼儿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使幼儿健康幸福地成长。

1.为幼儿尽力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对新入园幼儿多亲近他们,抚摸他们,要争当孩子心目中的妈妈,当孩子的知心朋友。我园开展了“老师像妈妈”“我是孩子的好朋友”等活动,在师生互动中,用真情唤起幼儿的心声,让孩子生活在温暖、平等、信任的环境是萌发团结、友爱、诚实的情感,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树立自信心。显然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在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上,其核心是个“爱”字。爱事业——忠心耿耿,乐于奉献,勤奋、敬业。爱孩子——关心、爱护、尊重。所以对新生入园幼儿我们应多用身体语言与他们传达爱的信息。

2.做好新生接待工作。活动室墙面布置成有趣的动物或孩子感爱好的事物,整个教室布置成温馨的家的感觉。同时,空间的围堵摆设要有效地控制幼儿不乱跑,以免发生危险,并提醒幼儿不随意去动玩具和教具等,对幼儿有序、自控的培养是个良好的开端。用色彩鲜艳、新奇的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帮助幼儿交朋友,采用正面鼓励和侧面引导的方法等,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快乐,满足幼儿社会性交往的需要,给幼儿创建安全、和谐的氛围。对新入园的幼儿我们应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习惯、爱好、乳名。当孩子来园时,老师面带微笑地从爸爸妈妈那儿接近孩子抱一抱,亲一亲。让幼儿感到老师爱他,喜欢他,并在他耳旁叫一声乳名:“××早,你真乖!让老师抱抱你”。有时,轻轻摸摸小孩的脸蛋,讲一句“你是个乖孩子,老师喜欢你。”这抱一抱,亲一亲,唤一声会使幼儿倍感亲切,幼儿渴望从老师那里吸取爱的温暖,使他们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五、帮助幼儿结交朋友

交往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它不仅包括师生间的交往,也包括班级同伴的交往,还包括不同年龄班幼儿的交往。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知识经验、个性特点,能力水平的同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交往不仅可以使这种资源得以开发,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加快幼儿的适应性。为了引导刚入园的幼儿与班中的同伴交往,教师开展《晨间点名》、《认识朋友》、《我交的朋友多》等活动。让幼儿在问问、讲讲、猜猜中,熟悉本班小朋友,交到新朋友。

六、在游戏中教给幼儿行为规则

对儿童来说,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子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极易产生不安全感,自然加深他们入园的不适与焦虑。为了让孩子尽快走出焦虑,入园教育一致性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和老师商量,对孩子的要求在幼儿园相对放慢、放宽,在家则由家长抓紧,孩子在家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做,不包办代替,对孩子说话注重艺术,不拿幼儿的借口来“教育”孩子,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不能采取说教的方式,而应在游戏中体现规则,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违反规则的不良后果,从而认识到规则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入园障碍规则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让规则不规则
跨越障碍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