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物质奖励的“是”与“非”

2009-05-31陈晓芳

新课程·小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奖品礼品调动

陈晓芳

参加了几次课堂教学比赛,我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和我一同比赛的老师都带着大包、小包。当时我很纳闷:为何要准备这么多东西。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包里都装着小礼品,上课时作为奖品奖励给学生的,很实际的物质奖励。唯物主义论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其两面性,各有其利弊。作为课堂上的物质奖励也不例外,它的是是非非也被辩论不息。

一、物质奖励的“是”

新课程改革理念关于评价有这一说法:“设计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订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又讲究创意教学,因此,课堂上赠送奖品这一现象便应允而生。作为课堂的一种评价手段,简便易行,有利于普遍使用,也很有创意,让观者耳目一新,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如:在公开课上使用。一节准备充分的公开课,学生人数是固定的,需要准备的奖品也是有限的。比如小学英语课堂上,要学apple这个单词,老师便可以用纸做许多大苹果,涂上颜色。如果哪个学生回答得快,就把这个苹果奖励给谁。哪个学生发音准确,就给他贴上大苹果。课堂上,肯定有很多同学争先恐后,气氛热烈,师生互动热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体现出来了。

二、物质奖励的“非”

诚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表面上的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调动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调动积极性只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手段。

据我多次观察,课堂上采用给表现好的同学发奖品,其实很多时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得了小礼品的学生都忙于“欣赏”自己的战利品,从而影响他们后面的学习。许多同学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为了获得礼品上,我们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大班额授课,“礼品”不可能大面积发放,当一些学生无望争得礼品时,往往让他们更加“泄气”。

大搞物质刺激将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试想:我们的孩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那么他们都会沉浸在这些利益带来的“满足”中。久而久之,他们会为了争夺名利而勾心斗角,变得无利不为。那我们将来的社会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三、“是”与“非”该何去何从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激励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它应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以简单、有效为原则。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我认为在课堂上,来自周围精神上的鼓励才是最理想的评价手段,而且同样会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一阵热烈的掌声”是一种激励,“一个拇指头”也是一种激励,“全班的欢呼”是一种激励,“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也是一种激励!良好的课堂激励应该是教师自如地调动有声语言、形体语言、情感语言,这些语言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学生,当然,更多是来自老师!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让课堂“热闹”而绞尽脑汁,当我们为了“激励”而激励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曾经有一位老师说:“‘送鼓励的话语是最能普遍使用的、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对于任何一个回答精彩的同学,任何一个值得鼓励的同学,都应给予不同的话语鼓励。”听南京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上课时感受特别深。课堂上孙老师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做出适合又不乏幽默的评价:对于学习基础差的沈聪,他说:“你真聪明,因为你和别人说的不一样!说错了孙老师也要表扬,因为没有你的错误,就没有我们大家的正确,是你的错误才有我们大家的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嘛。”面对好不容易才回答到要点的学生,他更是激动万分,扳过孩子的脑袋:“让老师看看你的脑袋,表面看你的脑袋和大家一样,可里面却不一样,聪明啊!”……

四、留下的思考

这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课堂上教师鼓励的话语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不能千篇一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同学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不一样以及学生的能力也不相同,教师应该如何使用鼓励语言是一个难度系数很大的技巧,这些技巧都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和总结的。

猜你喜欢

奖品礼品调动
Thinking思考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情人节的礼品玫瑰花不要吃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折磨人的奖品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获奖名单看过来,奖品发放请注意!
包装礼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