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西县婚礼风俗探讨

2009-05-29

科教导刊 2009年24期
关键词:娘家风俗新郎

李 黎

1引言

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宝藏,是一种古代的文化遗产。批判的发扬、整理和继承民俗文化遗产,吸取那些符合时代的、科学的、有利于身心的东西,自觉剔除那些不符合时代的、不科学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糟粕,达到古为今用,对移风易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婚礼风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婚礼风俗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就陇西婚礼风俗所表现出的特点,作简要探讨。

2婚礼风俗

风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历代沿袭使用积久形成的。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叫做“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叫做“俗”。风俗的内容包括非常广泛,种类也非常繁多,内容非常庞杂,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心理、行为和语言三个大类。心理方面的风俗主要是指以信仰为核心,反映人们心理上的习俗,也称为无形风俗,主要包括各种禁忌,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等;行为风俗主要是指与心理风俗密切关联而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包括祭礼、婚礼等仪式和岁时节日、纪念、游艺等活动习俗,也称有形风俗;语言风俗主要是指以语言为手段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意愿要求的传统性艺术,如神话、传说、谜语、歌谣、说唱等。

传统风俗是古代物质文化生产的产物和古代社会风貌的反映。各种风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生活劳动实践而产生、变化和发展,特定的风俗是特定的社会时代人们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反映。我国传统风俗孕育发生于原始社会前期,发展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及奴隶社会。风俗的魅力在于它的差异性和地域性,一方水土一方风俗,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婚姻风俗各有特色,下面列出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婚姻风俗。在第四部分将下列婚姻风俗与陇西县婚姻风俗进行比较。

广东潮阳的花轿:新郎家前来迎娶的花轿,轿前必须吊挂一块肥猪肉,以避煞驱邪,现在虽然没有花轿,但还有人把一块猪肉吊在载新娘的交通工具上。另外,还有泼水上轿的习俗,即新娘移步跨上迎亲花轿,新娘娘家的人,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着“钵不泼上轿,新娘变新鲜”的顺口溜,寄寓着娘家人对新娘的祝福。

‘河南南阳的悄婚:悄婚即所有的结婚过程都在夜间悄悄完成。据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统治天下,建立大明帝国以后,把他的许多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到明朝末年,有一个藩王姓朱,人们都叫他猪王,他不仅残暴,而且是花花太岁,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只是在他的淫威之下,敢怒而不敢言,于是想出办法,在夜间结婚而且悄悄进行。

河北省承德一带的结婚挂门帘:在举行结婚仪式的那天,新娘的嫁妆要先送到男方家,然后由新娘的弟弟陪着新娘和送亲的人们再到男方家去,等新娘新郎进入新房之后,新娘的弟弟便拿出一条门帘挂在新房的门上,门帘多为红色或粉红色,上绣鸳鸯戏水或秀水奇峰,绚丽多姿,甚是喜庆,新娘弟弟挂完了门帘,男方家要送一个小红包做喜钱,包里装着几十至上百元不等的钱,不过都是双数,意思是希望新婚夫妇成双成对白头偕老。

苏北新媳妇上锅台要朝水缸里抓糖:据说过去苏北农村有个人家娶媳妇,婚礼后,婆婆对媳妇说要上锅煮饭烧菜。恶婆婆想考验新娘,先在水缸里偷偷放了好多盐,结果可想而知。恶婆婆大骂,且连汤带碗向新媳妇砸去,新媳妇满脸被烫起了流浆泡,有苦说不出,一直到半夜也没人来问,最后拿了一条绳索悬梁自尽了。据说那新媳妇死后托梦给所有即将出嫁的姑娘,让她们到婆婆家煮饭烧菜时,一定要朝水缸里多抓几把糖来冲成邪之气,从此以后,新娘上锅台总是朝水缸里抓几把糖。

3陇西的婚礼风俗

陇西县的传统婚礼风俗来源于很古老的繁琐婚礼仪式。首先,新娘子上轿前必须哭,上轿时要头戴凤冠,身穿扎玉带的古戏装,脚穿黄袜子和绿绣鞋,怀里还得揣一本黄历。当新娘子一下轿,一把把喂牲口的草料往新娘子的头上扔,同时,噼噼啪啪放一阵鞭炮,然后,新娘子才被人掺着黄踩布到天地桌前。天地桌的“满斗”上,插着杆钩秤,还摆着一张弓和三支箭,另外还有一面铜镜,双方拜罢天地新郎在前,手拿弓箭做射箭的架式进入洞房,最后由专人拿秤杆挑下新娘子的红盖头,新郎新娘这才正式见面,这种风俗一代一代沿袭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婚礼风俗也在不断变化,但最基本的部分一直没有改变。陇西的婚礼风俗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归纳如下:

婚礼过程:三十年前的婚礼过程是新郎家的迎亲团到新娘家,迎亲团一进新娘门便燃放爆竹,到了新娘家的第一件事是到供奉祖先的桌子前上香磕头。随后新娘家摆酒席招待迎亲团。之后,迎亲团和新娘及送亲队伍一起去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先是燃放爆竹,之后送亲队伍入席。新郎家招待完送亲队伍后,开始招待恭喜来的亲朋好友,晚上要举行闹新房仪式,第二天早上新娘要作“试手面”以展现自己的能力。现在的婚礼一般在酒店举行,上香磕头不再要求。

结婚日期和时间的选择:旧时结婚日期和时间的选择拘惑于术士们的占卜,结婚日期由新郎新娘的生日和属相决定,迎亲时间必须在已时午时之交(即上午十点到十二点)。现在结婚日期的选择主要选双日或节假日,迎亲时间一般是男方几点到女方家就几点迎娶,不再受限定时刻的约束。

迎亲:迎亲团最基本的成员是有两个新郎的已婚的同辈男性和一个已婚的同辈女性。男性同新郎关系近或关系远的都可以,如:新郎的哥哥或姐夫,没有的可以是堂哥等,女性通常选新郎的已婚姐姐,当地有俗语“姑姑不迎亲,姨娘不送亲”。除此之外,其余的人员按需要所定,如果是轿子娶,须四人抬轿子,如果是驴娶,需一人拉毛驴,如果条件较好,可以四人组成一架,两人各吹一喇叭,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为了简便可以两人各吹一喇叭,新郎不去迎亲,无论如何去单数,以便回来时加上新娘,正好是双数,因为新娘此时已是新郎家的人。现在那也算在内,仍然遵循“去单来双”的原则。

送亲:三十年前,送亲是新娘家家族和亲戚的大事,娘家组成强大的送亲队伍以显示娘家的社会地位。当地习惯八人吃一桌酒席,因此参加送亲的人数是八的整数倍,以十六位男性组成两桌,十六位女性组成两桌。过去家家户户人口众多,每家只有一到两个名额,能入选送亲队伍是一种荣幸,被选上的人,一脸都是自豪的感觉。由于过去三十年的计划生育,现在送亲队伍中朋友和同学取代过去的亲戚名额。除了上述四桌,送亲队伍中还有最重要的两个人:“压轿”的男孩和“伴娘”。在新娘出嫁的时候,女方家会挑选一名被称为“压轿”的男孩陪同新娘到男方家,过去一般选新娘的弟弟。“伴娘”过去选生了很多儿子且父母双双健在女性,现在选不上生了很多儿子女性但仍选生了儿子的女性。选择“压轿”的男孩和“伴娘”有属相禁忌。首选喜相的人,如没有就用散相的人,即不喜也不避,避相的人一般不用。那么什么是喜相、散相、避相呢?人们把十二属相分为四组,每组三个属相,分别是猴鼠龙、蛇鸡牛、猪兔羊、虎马狗,大一岁的为喜相,小一岁的为避相,其余为散相。比如

说今年为牛年,比牛大一岁的鼠是喜相,那么猴鼠龙全为喜相,比牛小一岁的虎是避相,那么虎马狗全为避相,其余为蛇鸡牛、猪兔羊为散相,喜相避相散相是轮的,每年都不一样。

献饭:迎娶新娘的新郎家要向新娘抬献饭,“献饭”的内容是“十二体”正菜,两碟点心,加上两瓶酒,酒瓶上用红毛线或红丝线绑上,外带蜡、香、黄表。“十二体”正菜中有五道菜是固定的,即一、四、七、十、十二、头道菜是起头,必须在“吉、祥、福、寿、海”五个字中占一字,“吉”字头是清鸡、全鸡等不同档次的烹鸡为开头,“祥”字头是以小全羊为开头,需备有韭花、腌蒜、腐乳等多种佐昧,“福”字头是以陇西“杂烩”为开头,“寿”字头是以肘子开头,专用于寿宴,“海”字头是以海参、鱿鱼等海产品为原料烹制,陇西因属远离海岸的内陆腹地,如筵席以“海”字开头,表示主人待客之诚。第四道菜是里脊,第七道菜是属陇西地方风俗殊有的特色,它就是“尝汤”,是由鸡汤、鱼汤、牛羊肉汤勾兑组合而成的清汤,以小碗盛出。第十道菜是以清淡的醒酒菜,第十二道菜是“八宝米饭”。其余的七盘菜根据经济条件,因地取材,装够即可。

献饭用专门的“食摞”抬至新娘家,“食摞”就是盛食品的木匣,其形为长方形带梁、环,长三尺六寸,阔高各一尺八寸,底有宽边云座,内分两层,上有盖,两厢各有如意万字形柱,上连雕花双梁,中通一孔,置铁环,以备抬用,油漆成朱红或金黄色,红木者最为名贵,“食摞”一般不用扁担,用的是茶杯口粗的硬杂圆木,因此“食摞”的“心眼”里穿过,被称为“穿心杠子”。抬献饭用的“食摞”的来由和讲究,源于唐朝宫廷礼仪,在中国民间除了陇西,别处很罕见,是陇西民间特有的保存国粹传统。

献法很讲究。迎亲的人到新娘家的第一件事是到供奉祖先的桌子前,由三人跪至桌前引一对蜡,三支香,不磕头,由中间一人拿酒壶,两旁各一人拿一个酒盅,由中间一人向两旁的二人倒酒,然后两人同时一举,点倒地上,从左到右不一次点完,点三次倒完,这样各倒了三杯酒,称“三举九点”,点完酒后,第四杯滔由桌旁的两人接手后一举放在桌最后面,再由新娘家人把献的东西,以食盘端至跪的两旁的人旁边,由两旁的人接手后双手同时一举,然后传给桌两旁的新娘家帮忙的两个男性长辈,接后两手一举放在桌上,献的先后顺序是干、果、食、花。干包括核桃、瓜子等,果包括各种水果,食包括点心、饼干。也包括食摞中抬的献饭,花最后献,摆在桌子的中间,至这些献完之后,然后跪的人引表,磕头,一般磕三个头.第三次头点三下。

禁忌:旧时新娘上轿时,不踏土,理由据说是怕沾走了嫁家的灰土,带走了娘家福气。旧时新娘坐在炕上方桌前痛哭,为了不沾土由两个男青年抬到轿上,到了新郎家,新郎会端着蓄麦斗,另外两人拿着两条红毡子去迎新娘,等新娘下轿时,新郎在前走,新娘在后走,随着走动,红毡子轮流移动,走到哪条毡上,并有两个用红毛线穿起来的麻钱,就丢在哪条毡上,直到走到新娘房内,现在为了不沾土,由新郎背着新娘上车和入房。

礼服:旧时的新娘,外穿红袍,也就是现在民间唱戏或十五元宵节时,民间游艺节中的人穿的服装,在娘家时扎成马尾辫,到新郎家第二天见公婆等时,还有新郎家请人盘头并用细线拔胡子、拔眉毛等,有些用胭脂淡些口红,没有的用红纸红色沾些。现在的新娘可穿一身红衣服,如果开朗可以穿白裙子,随自己喜好,发型在出嫁日前一天的晚上十二点后再做,十二点后也算嫁日,称为新“妆”。新郎以漂亮、崭新的西服,时装为时兴婚嫁衣,新娘新郎派戴红绒花,以谐音“荣华”象征富贵。

嫁妆:给新娘的陪嫁被子,会由妈妈请一个“全福”的女人来缝,为了祝福女儿日后的幸福。父母不全的,家庭不全的,都不能动新人的嫁妆。被找上的人,一脸都是自豪和感恩的样子。旧时陇西新娘出嫁之日,都必须要有三银(即银戒指、银耳环、银项链),不然会被人取笑。三十年前的嫁妆中最主要的是衣服,娘家将家里和亲戚好友送的衣料做成棉衣和单衣。选择六套或八套以图吉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将旧有的三银升级为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现代化的家电取代了过去的衣服。

哭嫁:旧时的新娘出嫁,必须要经过“哭嫁”这一关,即在新娘上轿前要放声痛哭,以表示对娘家人的不舍与对娘家的怀念。当然哭嫁有真哭假哭。如果新娘对婚姻不称心,那哭声就很悲切,是真哭;如果新娘对婚姻很满意,那哭声就很平平。新娘若在上轿时哭不出来,这时娘家人就会觉得很难堪,要劝新娘哭,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教养,有人情味,这桩婚事才算吉利,婚后过日子才会满意。现在的“哭嫁”,人们更注重的是形式,并不过多地去苛求新娘。

喜庆形式:以前喜庆的主要形式是燃放爆竹和喝酒,燃放爆竹有驱鬼之意含在其中,即所谓“崩崩邪气”!因为越是大喜的日子,越是担心有恶鬼捣乱,所以要用爆竹壮行人之胆魄,也不致使那吉祥之兆散失。娘家送新娘出门后,立即燃放鞭炮为女儿祝福。新娘一进入婆家,燃放鞭炮很长时间。但现在的婚礼,爆竹燃放少了,逐渐出现了用录音机播放喜庆歌曲,用VCD让人们唱歌。喝喜酒这一形式一直没有改变,新娘必须向每位来宾敬酒,不论男女,必须喝这杯酒。

4陇西婚礼风俗的特点分析

陇西县位於甘肃省东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4度18分至104度54分,北纬34度50分至35度23分,全县境内东西宽约52公里,南北长约60公里,总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72年,秦昭王始设陇西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陇西郡为其中之一。现在的陇西县是历史上的陇西郡中的一部分。陇西曾经是西北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之一,为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必经之道。《三国演义》中的陇西割麦的地方是现在的陇西县附近。陇西县曾是甘肃省会的前身,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朝设在陇西县的官府迁往兰州,此后陇西县失去昔日的重要地位,慢慢变成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由于陇西的历史、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与别的地方不同,婚礼风俗有着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归纳如下:

(1)陇西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婚礼分散的穷讲究特征。陇西曾经是西北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之一。但现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穷地方,过去三十年来陇西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但陇西人婚礼上的讲究一点不比东部的差,唐朝遗留下来的风俗一点不能丢,再穷也不能穷了婚礼。旧时陇西新娘出嫁之日,都必须要有三银(即银戒指、银耳环、银项链)和特制的新娘衣服,不然会被人取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这一现象在陇西局部地区更是愈演愈烈,将旧有的三银升级为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不仅还要有传统的嫁妆,如龙风被面,鸭绒被、羊毛毯,洋红的羊毛床罩,窗帘和桌布等,还要有电器,如冰箱、电视、录像机和录音机,条件好的还有电脑。为了攀比,往往要几年才能将结婚时的债务还清,因结婚欠债而出现离婚现象的屡见不鲜。河南南

阳的悄婚风俗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残暴统治,而陇西的婚礼风俗多源于盛唐时期的风俗。

(2)自然条件决定了陇西婚礼风俗的地域特征。和全国各大城市的婚礼风俗相比,虽然很讲究,但有明显的农业文明特征。和全国农村各地的婚礼风俗相比,具有明显的黄土高原的特征。婚礼中最重要的献饭,即“十二体”正菜,其原料主要是当地的产品,部分加工过的材料全是“陇西制造”,猪肘子豆腐等就多,海产品就少。与广东潮阳的花轿相比较,陇西的花轿没有挂猪肉的风俗。陇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冬季很冷,因此不可能有“向花轿泼洒水”来祝福的风俗。陇西的风沙很大,家家户户门上有门帘,河北省承德一带的结婚挂门帘风俗不可能成为陇西的婚礼风俗。陇西最主要的农产品是小麦,城乡的主食以面条为主,新娘做“试手面”而不是“试手米饭”,是很自然的。苏北新媳妇上锅台要朝水缸里抓糖,陇西的新娘做“试手面”时最担心的是婆婆准备陈面让她难看,做出的面条口感不好。

(3)婚礼风俗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历史考证,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是李氏家族的发源地,到了两千多年前,李氏家族已是陇西的望族。唐朝名文规定天下李姓的郡望皆为陇西。自唐朝起,陇西婚礼中就有摆阔气的风俗。但由于很多地方只有山路,不便使用轿子。直至三十年前,陇西人在结婚时,新娘多采用骑驴出嫁形式。过去5-年间,婚礼风俗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切旧有的风俗和禁忌都相应的改造或抛弃了,轿子的消失使所有关乎轿子的习俗禁忌也都随着消失而转化。最突出的是拖拉机取代了毛驴和轿子,之后汽车取代了拖拉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客车乃至小轿车,都成了迎娶新娘子的交通载体,往往是新娘子坐在出租小轿车,客人坐在大客车、大卡车,组成一条浩浩荡荡的娶亲队伍。传统的迎亲,送亲和嫁妆风俗有很大成分是为了体现“传宗接代”的思想,所有一切婚姻的程序习俗礼仪都不仅仅是向社会表明婚姻的合法化。由于旅行结婚和集体结婚等新式婚俗逐渐形成时尚,新娘脚不着地和新郎不迎亲等风俗早已不存在。新娘哭嫁及放鞭炮的习俗还保留着,但有了新的含义,被用来表示惜别和喜庆。

(4)婚礼风俗在表现形式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旧时新娘子蒙盖头的习俗现在已基本不见了,现在的新娘可穿一身红衣服,新郎以漂亮、崭新的西服、时装为时兴婚嫁衣。旧时陇西新娘出嫁之日,都必须要有三银(即银戒指、银耳环、银项链),不然会被人取笑。三十年前的嫁妆中最主要的是衣服,娘家将家里和亲戚好友送的衣料做成棉衣和单衣。选择六套或八套以图吉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将旧有的三银升级为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现代化的家电取代了过去的衣服。以前喜庆的主要形式是燃放爆竹和喝酒,但现在的婚礼,爆竹燃放少了,逐渐出现了用录音机播放喜庆歌曲,用VCD让人们唱歌。最明显的变化是小轿车取代了过去的花轿和拖拉机。

5结语

根据上述对陇西婚礼风俗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陇西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婚礼风俗的穷讲究特征,陇西的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陇西风俗的地域特征。婚礼风俗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物质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婚礼风俗在表现形式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而婚礼风俗所创造的:隆重、热闹、喜庆、吉祥的气氛,则始终没有改变,有些风俗表面看似不复存在了,实际上则变换形态挤进了新的婚礼中。

猜你喜欢

娘家风俗新郎
新郎与新狼
娘家欠你的,别到婆家来讨要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马蹄形磁铁小姐找新郎
跟踪导练(四)4
《笑一笑》
《笑一笑》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