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看美国南方女性

2009-05-29

科教导刊 2009年24期
关键词:药剂师贵族玫瑰

孙 思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主人公爱米丽小姐既是旧南方的象征也是旧南方传统观念的牺牲品。评论家历来认为由于爱米丽拒绝接受社会的进步,从而造成与他人的隔阂,最终孤独悲凉离世,但实际上这并非爱米丽一个人的过错,周围的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爱米丽与父亲

小说没有直接描写父女俩的故事,而是从镇上人对他们的看法出发。对女儿用的是“slender”、“white”,而叙述父亲的则是“dark”、“wide apart”,于是双方形成了柔弱与强大的鲜明对比,犹如“牧羊人”和“小羊羔”一般。除外形反差外,生活中父亲也对女儿的婚姻横加干涉。而且这种控制不仅在人活着的时候存在,死后也没有消失。因为多年来,她习惯对父亲的顺从,所以即使人死了,爱米丽的生活也仍旧被他的一言一行仍桎梏着。因此保留父亲的遗体,仿佛冥冥之中父亲还活着,她才能依着父亲这个精神支柱作为南方旧贵族的遗孤,继续高傲、自尊地生存着。此处南方至高无上的父权凸显无疑,它迫使爱米丽扔掉了到手的鲜艳玫瑰。如此冷酷的父女关系犹如驯兽师与被驯的动物一般,毫无温暖的亲情可言,所以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极力地批判压抑女性、摧残女性的父权主义,对需依赖他们的女性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2爱米丽与荷默·伯隆

同样,小说对爱米丽和荷默之间的关系也着墨甚少,但从两人的外表,与周遭人的相处方式就可以了解两人的性格特征。爱米丽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甚至有些孤僻离群,尽管家道已经衰败,但她仍然要保持与自身身份相符的气度与尊严。反观荷默,他只是一个拿日工资的平凡北方佬,可正是这个没受过什么教育,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生活的人,却非常容易和人相处,经常是整个气氛活跃的中心。在看待他们之间的关系上,两人的态度上也是完全不同。反差对比表现最明显的要数驾车同游时的情景,爱米丽高昂着头,暗示着她坚信自己不被人们认同的爱情一定会有结果,能够获得幸福;而荷默却歪戴着帽子,叼着雪茄烟,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轻浮的模样。尤其是他戴的黄手套,在西方黄色经常表示胆小怯懦,这明显与勇敢追求爱情的爱米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对如此强烈的痴情与绝情反差组合,如有矛盾必定会造成极其惨烈的后果,最终荷默的死也证明了一切。

3爱米丽与其他镇民

小说呈现的比较重要的一次是爱米丽与新一代镇长官员们的对比。当官员登门要求取消爱米丽的税款豁免权时,双方展开了一段对话,共16句,其中11句属于爱米丽,数量上就多一倍。另一方面从语气上看,官员两次话没说完,一次提问使用是非疑问语气,而反观爱米丽,她把“我在杰弗逊镇没有税”重复了三次,用含有命令的语气强调自己不拥有税款。最终追税任务失败,表面表明镇官员对她的畏惧,实际上是他们对残余南方贵族旧势力的畏惧和妥协。

另一次精彩的对比是与药剂师。两人之间爱米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首先就是爱米丽发问,而药剂师头到尾只能被动回答问题,最后在爱米丽的“眼对眼地注视下”,药剂师的好奇心以及作为开处方的须知全被抛到脑后,只能按照爱米丽的要求办事,甚至连亲自交货都不敢,只派了一个黑人送货员露面。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爱米丽与其他镇民们的对比。如能言会道的代表道德和权威的浸会教牧师在爱米丽面前只能哑口无言:还有半夜潜入她家的四个人,明明做的是为众人谋福利的事,可是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宛如真正的夜行盗。

通过爱米丽和镇上人们的对比,一方面可以看出镇上人对她的景仰、畏惧和好奇,因为她身上继承了贵族的威严、矜持和高贵,这些对新一代来说是过去的象征,对老一代却是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内战对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工商业的崛起越发使南方人越发怀念过去的“壮丽辉煌的乐土”(肖明翰,108)。另一方面昭示着南方旧贵族的势力已经没落,镇上人对她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品头论足。虽然南方的新生活方式让他们不适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南方想要真正和美国其它地区平衡,只有接受新生活。

而爱米丽作为南方贵族的最后一代,这种矛盾直接体现在她身上。既为传统社会的迫害者,又为其维护者:既为维护者,又为反叛者;最终目的是为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当时那个社会里,人们不可能容忍一个为追求幸福而离经叛道的人存在,尤其还是一个女人,所以即使她再怎么坚强、勇敢,都不可能反抗整个社会的总体道德规范,在这种制度下,爱米丽的命运必将以悲剧收场。所以作者尽管同情爱米丽,最后却只能献给她一朵玫瑰花以作安慰。

猜你喜欢

药剂师贵族玫瑰
玫瑰飘香
药剂师是干什么的
玫瑰(外一幅)
Pygmalion
何时结婚都不晚
何时结婚都不晚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有处方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