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09-05-2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博客教育教学新课程

陈 敏

[摘要]随着我省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应用于教学的功能得到了广大教师更深更广的认识和开发。博客(Blog)作为在目前被广泛提度的网络代名词之一,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渗透到了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领域。本文就博客这一新生事物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课入探究。

[关键词]博客;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各学校“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将信息技术的教育向网络化大力推进。作为网络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博客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成为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

何谓博客

博客起源于英文“网络日志(WebLog)”的缩写,简称为BLog。它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信息的发布方式,没有地域的界限,没有任何的顾虑,上手容易,操作简单。我校自2005年以来率先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博客系统,该系统界面简单,学生和老师容易操作。经过四年的应用实践,现在博客已成为全校师生重要的交流平台。那么博客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博客具有哪些特征。

博客的特征

首先,博客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博客本身就是网络上的日记,它归根结底是发布个人信息的工具,所以其传播的内容必然是个性化的,即便是引用他人的内容链接,也是以博客发布者的自身的认知、兴趣、阅历等方面的出发点来选择的。

其次,博客本身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博客在编排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在自己的博客中插入一些含有交互内容的文字图片等,这些文字图片本身具备了超级链接,使得它可以与除自身以外的其他内容产生联系,从而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性,形成了其博客内容的立体网络化结构。立体网络化的内容结构给博客与博客以外的其他媒体内容之间带来了交互性。另一方面,博客的浏览者也可以通过浏览博客来了解内容,并以回复的方式与博主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这样也会很好地让博客的作者与浏览者产生交互。

最后,博客还具有时间序列性的特征。博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由此看来,博客对内容的编排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时间序列性特点。在博客网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贴子不断出现,网页也处在不断更新之中,就如不同出版周期的报刊杂志一样,给浏览者一种别样的网络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博客的魅力所在。

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1世纪是网络知识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时间越来越短。通过博客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方式。那么下面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来分析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首先,博客可以帮助我们过滤和分类管理信息。网络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网上信息面广而分散、归类方法多样、重难点不清楚,大多不符合课程和教学要求,学生在查找过程中易迷失方向,浪费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博客过滤、分类管理信息,并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将此信息传递给他的伙伴。这样一来,学生上网的目的性、针对性更强了,获取知识的效率将大大提高。比如说,我在教授信息技术安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典型信息安全的案例发布到我的教学博客中,让学生通过浏览我的教学博客,来分析这些案例的特点,以及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并且在博客中通过回复进行交流。这样教师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很自然地把经过自己组织安排的信息传递给了学生,学生通过博客这个平台也能够互相讨论研究,形成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这比传统的“填鸭式”传授显然要更加有效直接。

其次,博客的另一有效功能是辅助管理课堂教学。在博客上发布一些教学通知,布置作业,安排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的超链接等等,已成为我管理信息技术课堂的常用手段。学生在完成上机作业后,上传作业到自己的博客,并在我开设的专门博客帖子回复处通知老师并利用链接告知作业所处位置,我只需点击学生回复的链接即可看到学生作业,并进行及时地评分,这大大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在轻松的鼠标点击中完成了作业的批改。另一方面,由于博客的开放性,增加了作业的透明度,避免了学生抄袭。

再次,我们可以通过博客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制作成电子档案。博客在技术上比较容易掌握,在情感表达上个性化,在使用上具有开放性,给学生带来了零距离的关怀。他们可以在博客这个平台上自由表达,自由交流,释放心情,书写感受。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在博客上注意适时发布班级学生平时信息技术的作业批改成绩,并着手开展在博客上建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等为内容的电子档案。学生可以通过回复的方式进行学习反馈。另外,学生的好多不方便跟老师讲的话,可以在博客里匿名留言,或者直接给老师发送消息,大大地减轻了孩子们的思想压力。根据学生在博客日志上反映的事实,便于我快速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状况,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育方向,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

最后,博客使用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在信息技术课之前,我将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教案和相关参考资料提前放到自己的教学博客中,让学生有了提前预习的平台。我在博客上还开设一个“你问我答”的小版块,大家一起来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各种“疑难杂症”,学生利用博客的短信功能并结合QQ互相答疑。在师生互动的博客平台上,学生记录当天的学习情况,如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体会,上课的感受,是否对学习感兴趣,是否愿意完成作业,自己搜集到的与最近学习相关的、有趣的、感兴趣的问题等内容。教师对学生在博客里记录的情况及时给出评价,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指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这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结语

总之,博客是我们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不仅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对其他学科也是同样适用的。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总结教学经验、记录教学灵感、反省教学不足、整理和拓展教学体系的过程,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教育教学更加完美;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构建和完善自己学习知识体系的过程。相信如果切实把博客应用到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中去,它必将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博客教育教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育儿博客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