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城镇地籍信息描述中的数字化测绘技术

2009-05-25崔贵权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5期
关键词:界址草图全站仪

崔贵权

摘要:地籍信息描述对于小城镇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重点对如何将数字化测绘技术运用到小城镇变地籍测量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地籍信息描述;数字化测绘技术;测量

1地籍测量概述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等形式表示。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

地籍测量的特点。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2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分析

数字化测图技术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成图的方法。与传统测图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数字测图是经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自动计算、自动识别、自动连接、自动调用图式符号等),自动绘出精确、规范、美观的数字地形图。另外,数字测图出错(读错、记错、展错)的概率小,能自动提取坐标、距离、方位和面积等。

测图精度高。采用数字测图技术在距离300m以内时测定地物点误差约为 2mm,测定地形点高差约为 18mm。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很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获得高精度(与仪器测量同精度)的测量成果。

图形属性信息丰富。进行数字测图时不仅要测定地形点的位置〔坐标),还要知道所测的点的属性是什么,当场记下该测点的编码和连接信息,显示成图时,利用测图系统中的图式符号库,只要知道编码,就可以从库中调出与该编码对应的图式符号成图。因此,数字测图时所采集的图形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易于检索。

图形编辑方便。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分层存放,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从而便于成果的加工利用,采用地面数字测图能克服大比例尺白纸测图连续更新实地房屋的改建扩建、变更地籍或房产时,只须输入有关的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就能方便地做到更新和修改,可以始终保持图面整体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

3.1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作用

首先,城镇规划离不开测绘,城镇的发展,规划是龙头,测绘是基础。因此,城镇测绘工作是城镇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工作。它为城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必要基础资料所进行的勘察、测量工作。而数字化测绘技术大大加快了城镇建设的基础工作。

3.2 数字化测绘在城镇地籍测量的作业

绘制宗地关系图。绘制宗地关系图时,比例尺要尽可能大,以便注记,局部复杂地区可以另行局部放大绘制。在宗地关系图匕按照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或按“弓”型原则预编地籍号。

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工作的核心,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每一宗地的权属调查要求现场填写地籍调查表,相鄰宗地符合指界条件的指界人现场指界,双方无争议并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名盖章后界址才算确定。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徕卡公司生产的GPS接收机和随机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定位方式为快速动态定位。根据委托方要求和测区周围没有已知控制点、没有GPS设备的现状,首级控制以假定坐标、假定方位角施测。

碎部(界址点坐标)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在进行界址点测量之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测图范围内的所有界址点要进行分析和统计,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界址点位于开阔地带,或位于一般建筑物的房角或墙角处,或在较容易到达顶部的高大建筑一角的地方。这类界址点和碎部点应用RTK技术进行测量。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内存中,并在现场将其80系的坐标与基础控制点的80系坐标进行合并解算,再代入基础控制点的地方坐标,计算出实地的界址点坐标,并绘制地籍地形草图。

第二种类型,当建筑物层数较高且不宜到达顶部或较为隐蔽的界址点和碎部点,则首先利用RTK测设一组图根点,然后再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和碎部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和碎部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由于全站仪测量的坐标精度较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外业主要工作是画好宗地草图。

第三种类型,十分隐蔽的死角,只能借助与其他点、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其位置。有些界址点在实际测图中动态GPS、全站仪都无法观测时,在这种情况下,量取界址点与其他已测点或线的相对位置及尺寸,应用RDCIS(瑞德地籍信息系统)软件的绘图功能或CASS6.0成图软件在图上将点解析出来。有时界址点之间的距离难以量取实际距离,而我们能看得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全站仪无棱镜激光实施对边测量来量取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克服了人无法到达且无法司镜的问题。采用方向交会法时,绘制草图的人员要特别注意,因为它在实地是无法确定交点的,只有在内业编辑时才能确定。

内业数据处理

数据传输。晚上首先对照宗地关系图对记录手簿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把外业采集的数据用通讯电缆传输到计算机中,在JSGISI.O中进行平差计算,得到正确的平差数据,为图形编辑作准备。

图形生成。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利用JSGISI.O软件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图形编辑处理。图形编辑处理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比如注记房屋的层数与结构、单位名称、道路与河流的名称等。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则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进行外业巡查,根据初步地籍图利用钢尺对测量精度进行审核,这一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面积量算汇总。在错误修正后,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

图表生成。最后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JSGISI.O软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绘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进行图表一致性、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一致性的检核,经检核无误或对检核问题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再进行人库前的数据检查,如无错误则可以人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

小结

在城镇地籍图的测绘工作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提高测图工作的效率,保证成图精度,满足小城镇建设的需求,为后续的规划和整改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高宁,数字化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08

[3]杨长江,地形数字化测绘绘中的几点思考,测绘通报报,2004

猜你喜欢

界址草图全站仪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基于快牙平台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一种基于边长约束的界址点坐标平差方法
画好草图,寻找球心
草图
基于全站仪二次开发的覆冰厚度测量与实现
在ArcMap中实现对金图建库系统中界址线属性的便捷录入
基于Inventor概念草图仿真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
论GPSRTK和全站仪在山区地形测量中的配合使用
全站仪进行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