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

2009-05-25李绚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9期

李绚丽

[摘要]现金是企业经营中的“血液”,血液是否通畅、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金流质量已经成为了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本文对这三类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分别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具备充足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具备战略性和盈利性的特征,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应具备适应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关键词]现金流质量特征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现金流即现金流量,指的是企业某一段时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现金的流入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所引起的现金流入;现金的流出包括购买原料、支付工资、构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所引起的现金流出。

现金流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顺畅运转的质量。 一般来说,现金流量质量较高的表现是各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周转正常,现金流转状况与企业短期经营状况和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现金流量是一个动态概念,从现金流量表的构成来看,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了三大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

1. 充足性

经营现金流量的充足性是指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经营现金流量满足正常的运转和规模扩张的需要。现金流量状况的优劣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经营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企业获取持续资金来源的基本途径,如果它产生的现金流量十分有限,对企业未来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会微不足道,经营现金流量质量自然也不高。由此可见,充足性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质量特征的必要属性。

从绝对量方面来说,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充足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现金流量能够支持现有的企业经营,经营现金流量正常。显然,企业靠内部积累维持目前的生产经营能力,其经营现金流入量必须能够抵补下列当期费用:(1)表现为经营现金流出的企业正常经营所需的日常开支;(2)主要以资产折旧和摊销额为主的前期支付的需当期和以后各期收回的费用。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在满足了上述条件,其经营现金流量才属正常且具有充足性,现有规模下的简单再生产也才能够得以持续。

从相对量角度考虑,充足性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现金流量能够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具备对企业投资活动的支持和对筹资活动的风险规避能力。

2.稳定性

持续平稳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正常运营和回避风险的重要保证。企业每个会计年度的经营现金流量并不相等甚至相差很大,即使流量净额相同,若其内部构成存在差异也会使企业具有不同的财务状况。所以,要评价经营现金流量的质量就必须考虑其稳定性。

稳定是一个企业持续经营及发展的前提,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是主营业务,主营业务突出、收入稳定是公司运营良好的重要标志,反过来公司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稳健,是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稳定、持续的表现。因此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流入的现金明显高于其他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结构比较合理,财务及处于经营现金流量的稳定程度较高,经营现金流量的质量较好;反之,则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创现能力不强,维持企业运行和支撑发展的大部分资金由非核心业务活动提供,企业缺少稳定可靠的核心现金流量来源,其财务基础较为薄弱,经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与品质较差。

3.同步性

所谓同步性是指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同步。为减少现金的闲置浪费,采取有效措施来力争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同步协调是极为可取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现金的利用效率。力争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同步协调,要求企业要合理地安排供货和其他现金支出,有效地组织销售和其他现金流入,使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波动基本一致。为保持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同步协调,可先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收到现金或某种专门的融资方式而取得大量的现金流入,然后再逐渐发生各种各样的现金流出,现金余额很小时再同样重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合理编制现金预算,并依照现金预算中的计划安排来筹划现金流入和安排现金流出将是现金流入与流出同步的重要保障。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

1.战略性

从企业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量来看,企业的投资活动明显分为两类:(1)对外扩张,为再生产奠定基础,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2)对外投资,即对外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支付现金。上述两类活动,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应该体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具有战略性。

从战略性角度看,第一,企业对经营性资产的结构安排体现了战略发展要求,现金流出量的结构应该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第二,企业对外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也体现了企业对外扩张、寻求发展的战略,现金流出量的结构也应该适应企业对外扩张战略的要求;第三,虽然在现金流量的基本数量关系上难以直接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但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结构和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因此,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时,战略是企业投资活动所具备的基本属性。

企业的经营者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资金周转的前提下,往往以购买股票或债券对外投资获得本企业经营活动以外的经济利益。然而由于投资者现金资源的稀缺性,有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收益。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有必要考虑到现有现金资源是否可以正常支付其资本支出为前提,若有资金剩余再根据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和投资计划进行投资活动,规划战略。

2.盈利性

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目的是生存、获利、发展。只有生存才能够发展,维持原状简单生存是不可取的,发展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则意味着投资,投资的最终目的即是盈利,盈利即是企业投资活动的根本属性。

企业对外投资情况及其效果是投资人和债权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企业对外投资及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同时,投资收益质量的好坏及投资收益收现的比例大小也直接关系到投资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能否实现。

企业在对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盈利性进行分析管理时,往往会忽略投资收益背后隐含的一个前提条件即投资成本的收回和补偿。投资成本是指企业对外进行投资的本金。在投资活动中,企业以其收回的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来补偿投资成本。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和经营活动的变化情况,缩短投资成本回收期。因此,兼顾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现金流的管理,才能使投资活动现金流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

1.适应性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维持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正常运转;反之,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需要,可能引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产生。但其运作状况从总体上看应该是适应性的,即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该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状况,为上述两类活动服务。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结果为小于零、需要其它途径的现金来源,而企业又没有累积的现金的时候,筹资活动应该及时、足额的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以满足上述两类活动的需要;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结果大于零、需要其它途径的投资活动来消耗现金,以获取更多利润的时候,筹资活动应适时地调整筹资规模和速度,并积极寻找投资方向,以消耗上述两类活动积累的现金,为企业创造效益;在债务融资到期时,应保证有足够的自有资金积累或举借新的债务,保证到期债务的偿还。因此,适应性是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一大质量特征。

2.多元性

企业筹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及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需要,因此企业在取得上述两类活动需要资金的同时,应尽量降低筹资成本。而要达到企业筹资综合资金成本最小,同时将财务风险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就决定了企业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多元性。不同的筹资渠道及方式的筹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相差很大,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渠道和方式,确定筹资规模、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回避筹资风险。而采用多种方式筹资和渠道多元化,是分散筹资风险的最佳选择。我国的筹资渠道有:国有财政资金、银行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民间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和外商资金等。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银行存款、商业信用、租赁筹资、内部积累等。因此,多元性是筹资活动中现金流量的一大质量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 H.A.小谢弗·现金流量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李敏.财务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 杨雄胜.财务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 齐飞.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量质量分析[J].广西会计,2003,(03)

[6] 王秀丽,张新民. 企业现金流转规律与质量分析 [J].财会月刊,2003,(28)

[7] 苏奇木.分析筹资流量,提高筹资效益[J].上海会计,2001,(2)

[8]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9] 企业生命周期的现金流量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

[11] 泽昭人,滨本明.现金流量[M].中信出版社,2001

[12] 张洁玉,何南顺.财务会计学[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