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阅读指导与模拟训练

2009-05-22赵俊辉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豆子记叙文姥姥

赵俊辉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感受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展现给读者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在初中课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记叙文阅读的考查点主要为:①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顺序、详略安排的分析理解;②对文章段落结构的分析及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③对文中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辨识与理解;④对词语、句子、段落在文章结构和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品析理解;⑤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初步赏析,分析文中人物,评价文中事件,进行与阅读文段有关的拓展性的个性化表述等。考试时,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分清要素、顺序、线索、详略。一篇记叙文,要写清楚人物和事件,就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方法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记叙文的详略处理取决于文章中心,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要详写,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则略写。

二、把握段落结构,概括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可以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按感情的变化划分,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划分段落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则需要用简要的语言归纳段意。归纳层次大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二是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三是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概括中心思想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概括中心思想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怎样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怎样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辨别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类比、象征、托物言志、铺垫、衬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拟人、比兴(主要用于诗歌)、侧面烘托等。

四、抓住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和体味。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引用的句子;⑤起承转合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在不同文体中其功能作用是不同的。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一是把握特定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二是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的含义;三是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词语的含义。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在结构上常起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或总结上文的作用,还有设伏笔、作铺垫等作用。在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等作用。

五、拓展性个性化阅读的答题技巧。拓展性个性化阅读考查的具体形式有:结合阅读经历,谈谈看法;联系文章表达的情感,谈谈感受;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是否同意文章的说法,谈谈理由;深入分析句子,想象动作、心理、语言描写;评价人物的形象;自选角度,品读文章;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等。解答个性阅读题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仔细审题。如“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以情动人。又如“是否同意文章的说法”,不仅仅是要回答是或者否,更为重要的是要以理服人。二是善于提炼。如“联系文章表达的情感,谈谈感受”,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倾向,并能够提炼出来。三是合情合理。如“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要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要有一定的创意,并且要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若不能自圆其说,就显得可笑和荒谬了。又如“深入分析句子,想象动作、心理、语言描写”,要想得合乎人物的身份特征。四是表述流畅。如“评价人物的形象”可使用“我觉得”“我认为”的句式,口吻谦和。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是能够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模拟训练

谁也不能训斥我的父亲 吕士猛

①早晨九点的航班去南京,父亲执意要送我到机场。其实本来不用送的,这许多年来,我都在外面闯荡,自理能力也算是足够的。但父亲坚持要送我,每次都是如此。

②办理行李托运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默默地排队等候着,父亲在前我在后。轮到我了,父亲把我的大箱子搬到传送带上,母亲为我准备了好多东西,所以箱子很沉。年迈的父亲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吃力地提起,仓促地放下,不小心把箱子放反了,有把手的一面压在下面。办理手续的那位工作人员瞟了父亲一眼,皱着眉头,大声地斥责我父亲:“放反了!”父亲被这突然的训斥弄蒙了,本能地“咧”了一声。那位穿着蓝色套装,带着工号的小姐再次用更为恶劣的口气对我父亲说:“你把箱子放反了,把手压在下面,我怎么贴(条码单)啊?”

③父亲正准备把箱子扶正,我反应过来——她在训斥我的父亲,如同训斥小孩一样训斥我的农民父亲!我快步走上去,按住箱子,问她:“你在说什么,你什么态度,你在训斥谁?”她沉默了,也许在她的潜意识里,父亲只是个第一次坐飞机的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农民。我愤怒了,她在毫无道理地训斥我的父亲,我的可亲可敬的父亲!我扶着父亲的肩膀,让她道歉。她沉默了,很无辜的样子。父亲拉了拉我的衣角,说算了。但这怎么能就这样算了呢?如果她训斥的是我,也许就算了;但她是在我的面前欺负我的父亲,我绝不允许!我坚持让她道歉,她没有。

④我们僵持着,我已经失去了和她对话的耐心。在我的坚持下,她的部门领导来了。他愿意为他的下属向我父亲道歉,这是例行公事,我拒绝了:谁训斥我的父亲的,谁应该道歉!

⑤时间就这么分分秒秒地过去了,我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我说机场有点事情值得报道,带个摄影师过来吧。朋友是当地一家报纸的记者,对于不讲道理的强势单位来说,也许媒体的曝光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领导也许听出了我的意思,他着急了。他赔着笑,然后声色俱厉地让那位工作人员在机场大厅里当着大家的面给父亲道了歉。

⑥我终于赶在最后的时刻过了安检。隔着隔离线,我在里面回首和父亲道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看起来有些苍老了。但是他笑了,浊黄的泪珠在眼里打转。是的,在他看来,儿子有出息了,儿子让他不再平白无故地被别人训斥了!

⑦登机起飞。两万英尺的高空,我泪水盈眶:不管我走到哪里,父亲永远是我心中的偶像,是一座山峰。谁也不能训斥我的父亲,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

(选自2008年5月《阳光阅读》)

1. 词语理解——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她沉默了,很无辜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赔着笑,然后声色俱厉.地让那位工作人员在机场大厅里当着大家的面给父亲道了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记叙要素——请简要分析选文所包含的“六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词语含义——选文第一段说“但父亲坚持要送我,每次都是如此。”这里的“如此”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达效果——反复朗读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想象描写——选文第6段有一段关于父亲的外貌描写,因为电脑误操作,一不小心被删掉了,请你发挥想象,在横线上将父亲的外貌描写出来。(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感受评价——选文结尾作者说:“不管我走到哪里,父亲永远是我心中的偶像,是一座山峰。”在你眼中,父亲像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帮一个,是一个 孙道荣

他是一个农民,但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在他的十几亩农田里种地,这些土地上长出的庄稼,除了留给他的家人做口粮外,其余的,都他被变卖成盘缠了。

他总是在路上。过去的16年,他徒步走了十万公里,最长的一次,他一个人在深山戈壁里,走了整整十三天。

他的随身物品中,有一部相机,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20年前,他花了300元钱外加三袋麦子,从一位同学手中买回一部国产二手相机。这个当初藉以谋生的工具,后来被他用来拍摄另外一群人。

迄今,他拍摄了十万多张照片。照片的主人,都是甘肃、陕西、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宁夏等西部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他们的亲人以及代课老师,没有一张风景照。如果你从这些照片中也看到了风景的话,那是一幅幅贫穷、荒凉、无助、绝望的风景。

他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几十场展览。他用一根根绳子,将这些照片串在一起,挂在城市的街头,与其说他展览的是他拍摄的一幅幅照片,不如说是一张张极度穷困、极度悲哀、极度绝望的脸,他希望人们记住这些可怜的面孔,并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帮助。

他自创了一种爱心资助模式:一对一。如果你被某张照片打动,希望帮助照片背后那个可怜的孩子,那么,他会将有关这个孩子的资料,全部提供给你。通过这种方式,已经有一万三千多名孩子,获得资助,重新回到校园。

他是这样算帐的。能借宿的,绝不住店;能步行的,绝不乘车。他省下每一分钱,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走得更远,拍到更多的孩子。有个北京朋友,曾经请他吃了一顿饭,花了142元。朋友结帐时,他心疼不已,他说,这是西部一个家庭一年的伙食费。说完,端起一个盘子,将里面的剩菜,呼噜呼噜全吃掉了。

他叫王搏,他的身份是甘肃天水的一位普通农民。但是,有人说他是摄影师,有人说他是慈善大使,有人说他是志愿者,他说自己只是个农民志愿者。

通过他的镜头,一万三千多名贫穷失学孩子获得了帮助,其中一些孩子的命运,可能从此改变。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可是,相对于他拍摄过的贫穷孩子,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相对于他所亲眼看到的还没有拍摄过的贫穷孩子,更是沧海一粟。拍得越多,走到的地方越偏远,接触到的贫困孩子和家庭越多,他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

有人劝他,你不是救世主,那么多因为疾病、穷困失学的孩子,你帮得了吗?

他说了一个故事。大海边,每次海水退潮时,都会有很多小鱼被搁浅在沙滩上,烈日很快就会将他们烤焦。有位住在海边的老人,总是跟在潮水的后面,将一条条搁浅的小鱼,捡起来,扔回大海。有人劝他,你这样能救活几条鱼,更多的小鱼,没等到你去救它们,就早已死了。可是,老人说,捡一条,是一条。

王搏说,和那位老人一样,我也是帮一个,是一个。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一个都不能少,那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可是,有多少孩子,正在失学,有多少穷困的家庭,仍然挣扎在苦难的边缘。和王搏一样,我们大多是普通人,靠辛苦所得养活自己和家人,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不是救世主,但是,以我们微薄之力,却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你帮助了一个孩子,就少了一张愁苦的脸;你帮助了一个孩子,这个世界,就多了一张笑脸,多了一份温暖,一份希望。

(选自2008年第5期《读者·乡土人文版》)

1. 整体感知——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物形象——选文写道“有人说他是摄影师,有人说他是慈善大使,有人说他是志愿者,他说自己只是个农民志愿者。”你觉得王搏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表达方式——选文最后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材料探究——胡鸿烈和钟期荣是感动中国2008年年度人物,下面是他们的“颁奖词”,请你仿照这种形式,也给王搏写一条“颁奖词”。(80字左右)

事迹:胡鸿烈,钟期荣,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树仁学院,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颁奖词: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丑石 ○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蘑,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护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名家精品美文选》)

1. 句段作用——画线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作手法——文中为了表现丑石的无用,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在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词句理解——文章结尾说“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这里的“可耻”指的是什么?“伟大”指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主旨感悟——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感悟到的哲理。

①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对比探究——作家贾平凹还曾写过一篇题为《一只贝》,写一只贝在海边被孩子们嘲讽,后来一颗沙子钻进了它的壳内,潮涨潮落,它被埋在了沙里,后来它被孩子们的脚踢飞了,一颗闪光的珍珠掉了出来,孩子们也对贝产生了敬佩。你觉得本文中的丑石和贝有什么相同之处?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延伸拓展——读了本文,九(2)班的张应明和王小鹃写了自己的感受,请你写出你的阅读感受来。

张应明的读后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丑石,在某些人的眼里我们也许没有价值,但是在某些人的心中,我们却是弥足珍贵。我们是独一无二的。

王小鹃的读后感:不要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评价而愁苦愤懑。丑石在沉寂了二三百年后,终于得到了天文学家的肯定与赞美。所以,我相信,只要你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我的读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我捡满一瓢豆子 南山泉

①生下我一个月,妈妈就上班去了,把我放在姥姥家。两个舅舅远在黑龙江,姥姥家偌大的院子里就她和我两个人。院里有高大的桃树,四周的院墙上爬满了南瓜。

②那是我刚记事时,有一次,我不知为何特别想妈妈,就一直哭。这时,邻居家的二姐来了,姥姥找出一个结实的葫芦瓤,说,跟二姐去捡豆子,什么时候这个瓢捡满了,你妈妈就回来了。

③我立即止住了哭,跟着二姐就走了。村里种了好多大豆,豆秧收走后,炸角儿的豆粒落在地里,就由孩子们去捡。豆田在一个小山坡上,我和二姐到时,已有十几个孩子分散在田里。

④金黄饱满的豆粒滚进小瓢里,我的喜悦也一粒粒地增多。中午回家时,瓢底已经有薄薄的一层豆子。那几天,我每天醒来都很兴奋,吃了早饭就去找二姐,然后直奔有豆子的小山。姥姥给我缝了个小口袋,把我每天捡的豆子收起来。

⑤有一天,我从山上回来,姥姥高兴地拿出小口袋,把豆子倒在小瓢里,满了!一回头,妈妈笑眯眯地站在我身后!

⑥后来,姥姥去黑龙江了,她走时没告诉我,给我留了一大堆东西,我记得有一个猪蹄,还有那只被我用得油光锃亮的小瓢。我抱着小瓢跑到后院的柴垛里哭了很久。

⑦我被送到奶奶家。奶奶家的山坡上也种了豆子。秋天,地里的豆子刚收完,我就忙不迭地跑了去。一粒粒滚圆的豆子落在瓢里,清脆的声响是我心中的希望。姥姥说过,如果她出远门,就让我捡豆子,等我捡满一小瓢豆子,她就回来了。

⑧可是,我捡满好几瓢豆子,姥姥还是没有回来。快过年时,听说妈妈要去黑龙江看姥姥,我央求她卖了我的豆子作车票钱,软磨硬泡地跟了去,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姥姥。

⑨我说,姥姥,你的话真准!姥姥慈爱地摸着我的脸,说:“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人总会遇到难以迈过的坎儿,迈不过,你别硬迈,像捡豆子一样做好应该做的事,豆子捡多了,那坎儿自然就迈过去了。”

⑩如今,姥姥永远离开了我,我捡再多的豆子也找不到她了,但她的话已在我心中生了根,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觉得再也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把烦心事放下,努力做别的事,心情不知不觉就好了起来,当我的“豆子”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一回头,发现曾经的烦恼是那样的不值一提。人生方程永远不止一解,没有什么事值得我们深陷其中,也没有什么能挡住我们通往快乐的路。

(选自2008年4月22日《楚天金报》)

1. 文章线索——选文围绕着什么来展开文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语含义——选文第④段“金黄饱满的豆粒滚进小瓢里,我的喜悦也一粒粒地增多。”中的“喜悦”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句子理解——选文第⑨段中姥姥说:“人总会遇到难以迈过的坎儿,迈不过,你别硬迈,像捡豆子一样做好应该做的事,豆子捡多了,那坎儿自然就迈过去了。”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主旨把握——谈谈你对第⑩段“人生方程永远不止一解,没有什么事值得我们深陷其中,也没有什么能挡住我们通往快乐的路”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延伸——人生旅途中,我们的亲人用他们的言行教育着我们,启发着我们。请讲一个类似于选文的亲人教育你的故事给我们听听吧,并说说你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迪或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谁也不能训斥我的父亲》

1. (1)原意是没有罪恶,这里指工作人员装做没有做错的样子。(2)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2. 时间:早晨九点;地点:机场;人物:我、父亲、机场工作人员等;事件的起因:父亲送我到机场,受到机场工作人员的训斥;经过:我要求工作人员向父亲道歉,被拒绝。结果:工作人员向父亲道歉了。3. 指父亲执意要送我到机场一事。4. 表达出对父亲强烈的爱。5. 参考:蓬松的头发,紧锁的眉头,粗糙的大手,略为陈旧的外套。6. 比喻恰当,语言优美即可。示例:父爱像一杯浓浓的烈酒。酒的味道只能细细的品尝,像烈酒一样的父爱,需要品尝很多年,才能品尝出他深藏着的味道。

《帮一个,是一个》

1. 王搏16年间不辞辛劳通过他的镜头,让一万三千多名贫穷失学孩子获得了帮助。2. 参考: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对自己节俭对贫穷失学孩子大方的人。3. 议论。扣题,点明中心。4. 语言优美,能够结合事例来概括即可。答案略。

《丑石》

1. 对上文的总结。2.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3. “可耻”指的是“我”没有理解丑石,并且还去嘲讽它。“伟大”指的是丑石的“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4. 参考:①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过长久的磨砺;沧海也会变成桑田等。②个性会遭受非议,张扬个性需要勇气。5. 两者都是通过岁月的磨砺之后才绽放出光芒,才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告诉我们成就事业需要恒心,需要坚持不懈。6. 示例:丑石给予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更重要的是丑石传递给了我们一种对世俗讥讽的不屑一顾,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信任。

《每当我捡满一瓢豆子》

1. 捡满一瓢豆子。2. 指姥姥说的“什么时候这个瓢捡满了,妈妈就回来了”。3. 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觉得再也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把烦心事放下,努力做别的事,心情不知不觉就好了起来,当我的“豆子”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一回头,发现曾经的烦恼是那样的不值一提。4.围绕着“快乐”“克服困难”来谈即可。5.开放性试题,答案略。

猜你喜欢

豆子记叙文姥姥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聪聪的信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绣花高手姥姥
小豆子力气大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