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中“细节”描写之谜

2009-05-22刘殿学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刻画音符人物形象

刘殿学

有人说,写小说是“玩”语言的,其实写作文也同样是“玩”语言的。美术家塑造人物形象,靠的是画盘中的7色颜料,音乐家塑造人物形象,靠的是键盘上的7个音符,作家则是靠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刻画”这个词。这“刻”字旁边有把刀。就是说,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不是写,而是要求“刻”。

所以说,你手里的笔不仅仅是笔,还要似刀,用刀把人物形象刻出来。据说,雕刻家最怕雕刻人的鼻子和眼睛,因为这是人物形象最传神的地方,刻不好,整个雕塑前功尽弃。写文章也一样,人物形象“刻”不好,文章也就顿然失色。

那么,人物的“刻画”靠什么呢?靠的就是细节描写。细节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生疏,其实一点也不少见,它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们的周围处处充满了生活细节。

一次,笔者在医院就看到这样一个细节:

……一声啼哭,医生将一个血红血红的婴儿裹在襁包里递给他:“儿子!”

他激动得顾不上疼得半死的媳妇,抱过儿子,高兴得满产房跑。吓得医生追着后边骂:“疯了这人?送婴儿室去!”

一看,就知道这个小伙是一个初为人父的“愣头青”,医生让他送孩子去婴儿室,他却高兴得抱着儿子满世界跑。抓住这个细节,仅仅几句话,就将一个年轻的爸爸得子后的那种喜悦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笔者这里还有一篇八年级同学的作文,这段文字刻画出来的形象,大家想必不陌生:

……5分钟倒记时完,开始发试卷。

试卷一到手,70几支笔,就跟小鸡啄米似的,嘀嘀笃笃一片。听起来,这种声音很奇妙,像是很近,就在身边。又像很遥远,如同大草原上奔腾的马群,一会儿远,一会儿近。还有点像无数个跳动的音符,磅礴万千!一会推向高峰,一会跌向低谷。听这种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幸福的,又是恐惧的。

卷面上会做的题,很快做完了。不会做的题,犹如一条条死蛇,躺着不动,既可怕又无奈……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验,考试时会做的题很快便“搞定”了,不会做的总是让人焦躁和无奈。

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以上这两段文字,一段是人物外部形象的刻画,另一段则是内心深处的刻画。其实,不管哪种刻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真正能够刻画出人物形象的句子,不一定需要很多,有时就那么短短几句就够了,文字用得过多过滥,反而会适得其反。有时,一句话也能够刻画出让人难忘的形象来。这种句子,不一定要到课本中去学,现实生活中也很多。如:“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是形容贪心的人。“吃了对门谢隔壁”意思是不去报答真正的恩人。“不记板子只记糖”是说没出息的孩子,记吃不记打。这种单刀直刻的手法,更能使人对你描写的那个人物形象记忆深刻。

猜你喜欢

刻画音符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音符草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