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语文生活化教学提高智障学生的适应能力

2009-05-22刘爱荣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适应能力生活化

刘爱荣

内容提要: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有效地满足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的能力。提高和发展社会适应性,是智障学生将来直面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需要,也是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应从各个方面让智障学生在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其社会适应性。为此,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展示生活、扮演生活角色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关键词:智障学生、适应能力、生活化、语文教学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一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语文教学更趋于生活化。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智障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使智障学生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特教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把每个智障学生最大限度地融人社会,使之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语文是一门培养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怎样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结合呢?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能让智障学生获得生活经验,促进他们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

一、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应扎根于生活

任何教学活动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教育内容的实际,采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人们常说的: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特教学校的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其本身就含有生活化的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方法必须走进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具有吸引力。智障学生智力低下,造成他们有意注意时间短,缺乏学习兴趣,而只有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出智障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特教学校里,语文教学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

(一)从智障学生的教材内容看,语文教学应扎根于生活

智障学生的语文教材,把许多学生生长、生活必需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融合到了一起。它是生活经验的改造。如教材中有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常用字,有生活常识,有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敬长辈、爱祖国等社会伦理,还有社会风俗、生活习俗等等。正是因为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学时,便可结合生活实际,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吸引智障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下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教材内容上看,语文教学应扎根于生活。

(二)从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看,语文教学应扎根于生活

在生活世界中,人们通过对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智障学生的智力低下,其在学习上突出表现为:注意力集中困难,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学习的迁移能力差,学习兴趣缺乏。智障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告诉我们,对他们采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行不通,而以直接的,与他们关注的实际生活最贴近的方法,便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了生活氛围时,他们就不会把学习作为负担,在学与玩中学知识,获得生活的经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智障学生获得生活的经验

智障学生由于其智力的因素,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的迁移困难和适应行为的局限性,因此,对智障学生来说,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学会怎样进入社会,怎样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处、交往,比让他们学会背课文要实用得多。生活化的语文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生活展示、生活角色扮演等,帮助智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一)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智障学生学会做人

生活是人的道德的真正发源地。对智障生来说,抽象的单纯的说教是枯燥无味、难以接受的。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智障学生在一种生活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的相处中进行教育,就会促使智障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智障学生感悟生活的真谛,学习怎样做人,提高智障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智障学生学会怎样与人交往

在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非功利性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交往会成为人们获得交往智慧的直接源泉。当智障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模拟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能使智障学生获得与人交往的最直接的经验,学会怎样待人接物,怎样与人相处,从而促使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是为了智障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我充分感受到生活是教育的发源地,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智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大大提高了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加强了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又让教学贴近了生活,联系了实际。当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浓郁的生活氛围中、在人与人的自然相处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适应能力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雷鸟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沙漠里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