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的良好授课习惯

2009-05-21罗高鹏

魅力中国 2009年5期
关键词:讲题一堂课良好习惯

罗高鹏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习惯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省时,二省力,三减少错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而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而后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啥大人,啥娃子。”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教师,备、教、批、辅、考、评是我们应该完成的授课任务。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一、开门见山

教师要上好第一节课,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认为第一节课随便上一下就行了,其实第一节课很重要,因为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你的好恶。教师要用你风度翩翩的外表、滔滔不绝的口才、渊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自己良好的第一形象。用本学科的特点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求知的火焰,从而吸引学生喜爱这门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那么我们以后的教学就会轻松多了。学生也不会认为学习是一门苦差事,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二、认真备课

备课应该细而全。所谓台上八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中的小事做细、做全面,真正做到严谨细致。在备课中注意细节,教学目标、重难点、师生互动时间、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等,都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否则可能导致一堂课的失败。认真备课的教师上台讲课就充满着自信。

三、灵活授课

授课要活而灵,上课过程要注意细节,学生的一举一动,课堂的反馈都要仔细观察,适时调整课堂的内容和过程,以取得最好的课堂效果。

四、科学合理

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很多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认为只要把知识讲出来就行了,至于学生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掌握,归结为一句话“笨死了”,而不反思自己是不是把知识讲通讲透了。

五、精讲多练

讲课、讲题要精,训练要多,举一反三,把相同相似的题目归纳在一起,用一个知识点或者同一种方法,多训练几题,从而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见到相同类型的题目,马上反应过来要用什么方法去解答。

六、检查落实

检查落实要严而紧,一堂课授完之后,并不能说任务完成了,要及时地检查落实。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要严格地要求其补上来。限时限量地完成任务。

七、精批细改

对作业、练习、试题要精批细改,落到实处。什么知识学生没有掌握,大多数学生好犯的错误,少数学生易犯的错误,书写、格式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讲题的过程中,集体订正,或是个别辅导,并督促学生改正过来。

八、及时反馈

针对授课中出现的知识遗漏,未讲清的问题及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和难以掌握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归纳整理在反馈表上。以便下次授课时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九、查漏补缺

在讲题过程中抽时间把遗漏的知识填补上来,以达到知识传授的全面性。

十、稳扎稳打,及时巩固

每一章每一节,知识的传授要全面,讲解要清晰明了,落实要严格,训练要到位、到量,检查严格而及时。

“己不正,则不能正人。”“正人先正己。”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你严,他就认真,你松他就懒。所以。同样的授课,同样的知识,而从学生反馈上来的成绩却有很大的区别。严以律己,严以授课,好一个“严”字了得。

猜你喜欢

讲题一堂课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我的夏天在哪里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能力的培育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生为同学直播讲题
公开课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怎样写好“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