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

2009-05-21李蓉蓉

中国教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职校语文课作业

李蓉蓉

讲台上,正上演着有声有色的文学佳话;讲台下,学生们却置若罔闻、一脸冷漠,任你台上热情地“唱着”独角大戏,台下的学生却始终不是你的“观众”。这种尴尬与懊恼,虽不是职业教师的完全写照,但也是众多中职语文教师曾经历过的或正经历着的。

如今,许多中学的新一轮课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且卓有成效时,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却不容乐观甚至陷入尴尬境地。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得令人超乎想象——普高学生已在进行文学欣赏的学习时,职校学生还弄不清什么是修辞手法、论证方法;普高老师在思考如何使一堂课让学生收获更多时,职校老师却还在为建立课堂秩序而大伤脑筋。笔者认为,要改变职校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关键。

一、从重视每个班级的开堂课入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习同样如此。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重视开堂课。

以前接手新班级,笔者谨遵老教师的教诲,开堂教育要么是针对班级现状义正辞严地演讲,要么是故意板着脸宣读“甲乙丙丁”诸条注意事项,说白了就是给学生立规矩。实践证明,这类方法偶尔有效,但很多时候适得其反。十六七岁正是青春叛逆的年龄,对于教师的这种半威胁,学生们只有逆反和排斥。于是笔者试着改变风格,每次开场白不再伪装,而是真诚地向学生表示,自己想与他们和谐相处,愿意帮助他们学好语文,使开堂课生动、风趣且更为长效。

二、走出传统教学的窠臼,开展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目前职业教育的误区是,学生基础差,教师们又重归程式化教学的老套路,一味“填鸭”,久而久之,学生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窠臼,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摒弃单一的“讲述法”,灵活运用“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研究法”“练习法”等,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目前职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让人感叹——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毫无感知,对汉字的厚重与灵活不屑一顾,对语文老师津津乐道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不感兴趣,所以采取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合职校学生。研究和采取适合职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显得极为关键。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讨论课。针对职校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按课文大纲给其他小组出题,难倒对手组的为胜方。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演讲课。职校学生大部分都是毕业后即踏入社会谋求职业,一定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每天可以安排一两名同学进行五至十分钟的课前演讲,可以简单地叙述身边小事,也可以评论一些社会现象。长此以往,许多内向的学生从开始的沉默无语,也能变得有所思、有所言,甚至畅所欲言了。

辩论课。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说与多辩。辩论课对职校学生团体协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极有成效。

三、以作业为媒介,铺设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职校学生厌学情绪强烈,上课提不起热情,对交作业更是极度排斥。要想让他们喜欢语文课,教师除了要创造有吸引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外,对布置作业的形式、作业内容和批改方法都应该狠下工夫。

从传统的形式中走出来,结合现代信息手段,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让学生制作PPT来完成课后练习,或建立学生网站对课文人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由于对电脑及网络的爱好,学生对作业便有了极大的兴趣,作业质量自然有了极大的提高。

另外,艺术地批改作业也是让学生不断喜欢语文课的关键。不难发现,学生们的确喜欢分数,但学生更在意教师对作业的具体评价。语文老师,不应放过每一个为学生写评语的机会,要把作业当成与学生交流的良好平台,无论是一般的课外练习还是作文,都要用心写上评语,哪怕是简短的一两句。

对于一些品行偏差的学生,作业更应该成为鼓励他们的好媒介,教师应尽快建立作业交流的平台。这些学生也许平常表现得对一切无动于衷,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更需要得到认可,更渴望教师真诚的帮助。如果教师在作业中真诚地指出他们的优点并积极表扬,真实地表达对他们的看法,对激发他们语文学习兴趣无疑会带来巨大帮助。

四、结合中职生心理,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语文课成为净化职校学生心灵的拂尘

渴望得到认可是学生共同的心理期盼,而职校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学生除了违纪挨批和受到班级的舆论谴责,大多从小就是被班级遗忘的角落,长期以来他们不再有任何上进心,习惯于接受批评与指责,甚至以此为乐,因为他们只有被批评时才是受人关注的。

所以,职校的语文课肩负着比一般中学语文课更艰巨的责任,语文教师也比普通语文教师多了一份责任。

针对这一点,笔者以为,在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同时,要注重运用语文本身所具有的诗情与感染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臧克家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一方面,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选取美文,让学生细细地读,美美地品,让学生读出感情、品出味道,从中吮吸到甘霖,得到享受,进而产生阅读欲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让语文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他们在学习中陶冶情操,通过文学的熏陶与感染,消除心中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排除“世事一无所取、一无可为”的消极心理,去掉他们心中多年来形成的自卑阴影,恢复他们原本的朝气与纯真,增强其生活信心,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

总之,中职教师的确面临普通中学教师所没有的尴尬,也面临着中职语文教学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与挑战,但只要勤于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就可以使语文课成为点燃学生心灵之火的感情催化剂,成为净化他们生活、净化他们心灵的一根拂尘。

(作者单位: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乐闻)

猜你喜欢

职校语文课作业
语文课文
快来写作业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作业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