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2009-05-21马家骐

中国教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于勒孔乙己课文

马家骐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在教学中,问题设计得好,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带动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则可能陷入“鸦雀无声”的窘迫状态,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如何精设巧问,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享受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多收了三五斗》是描写旧社会广大农民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按常理,作者只有写歉收、遭灾等才能引起读者对苦难农民的深切同情。而作者却一反常理写“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了三五斗”。这样的内容不是和“悲惨遭遇”相悖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引入新课之后,学生会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很快领会其中的深层意义:丰收了,农民产生了希望,但是到最后却得到了比往年更坏的结果,农民“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了。从喜悦到忧愁,从希望到失望,强烈的对比会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农民的悲惨遭遇及造成这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内容看似平平,处于无疑境地,教师要善于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七根火柴》,可问学生:作者对无名战士的牺牲为什么不直说,而说“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白这是作者饱含崇敬的感情,用卢进勇的心情烘托无名战士的悲壮形象,是用婉曲的修辞方法表达不忍明说的坏消息。又如教《有的人》,对第一节可问:这两个“死”和“活”的含义一样吗?即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一诗节的深层涵义,从而领会诗的主题。

三、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比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从全篇看,于勒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文中正面描写于勒的地方极少,而对于勒的兄嫂——菲利普夫妇所花的笔墨却很多。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呢?作者本着怎样的意图制造这种矛盾?文章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授课时,就可利用这一矛盾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又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考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

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

四、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处发展。如《石钟山记》中写到的“三笑”,如果直接问:这“三笑”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相反,教师可设计两个较容易的问题降低其难度:苏轼三次笑分别是在什么场合发生的?内容各是什么?这样一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就能使学生逐步达到对原来问题的理解。又如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也应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深题浅问的方

法,可以化难为易,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直题曲问,引人入胜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又加上课前提示,课后练习,透明度很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可以追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会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高超艺术境界。

六、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比如在解决“《老山界》一文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质”时,可把握文末一句话“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抓住其中的“难”字,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难表现在什么地方?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对待的?学生通过课文就会找出答案:走路难、睡觉难、处境难,而红军战士又是以苦为乐,等闲视之。学生会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表现了红军战士勇敢、镇定、豪迈、乐观的精神。

七、举一反三,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能拓宽其思维空间,又能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一种划分标准,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学习《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又如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总之,教师只有讲求课堂提问的艺术,运用各种方式、技巧,学生才会有“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开发了智力,甚至有闪光的发现、独到的体验。艺术化的课堂提问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那一束“花”,又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一盏“灯”。

(作者单位:广西省钦州市钦北区板城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猜你喜欢

于勒孔乙己课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