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初中政治课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2009-05-17林玲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活动教育

林玲玲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理念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积极汲取新知

时代在飞速发展,教师如果不积极汲取新的知识,就必然为时代所淘汰。政治教师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要拥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的理论功底以及人文学科知识,如法律、人口学、社会学、文学、美学等。还要适当涉猎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足以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性的新的具体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掌握和熟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尽量做到将学科知识、学生兴趣、学生的知识背景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时时关心国内外新闻,处处关注社会焦点,想学生之所想,并时时将这些结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做到学科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二、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

要营造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环境,一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充分体现平等与和谐,诱发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在言传身教中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权利的尊重和对自己灵感、积极性的肯定。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会调动起自己的所有有利因素,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二是教师也要本着创新的精神,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创造思维的空间。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原料。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如果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政治课教学中的活动完全可以组织得丰富多彩,如课前的一周时事报告、社会热点讲评与讨论会、大型专题报告、放映一些专题音像资料、撰写政治小论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可以为我所用。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地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传媒接触大量的信息。往往会在某一方面超过教师的知识贮备,提出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一个共同发展探究能力的过程。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优良教学环境。

三、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要使学生能开展创造性学习。就必须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初二学到《教育法》时,让学生分组去采访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各部门的老师。然后,在课堂上学生用小品、演讲、图画等各种形式把采访到的内容告诉大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工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了解了《教育法》,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笔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智慧发展的基础,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他们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他们的。因此。教师要改变现行以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时下,计算机多媒体成为最具魅力的教学手段,其特点和优点显而易见:集音、形、声、画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把传递教学信息从过去的单一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有效扩大了知识层面,增加了学生参与的选择性;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优化和简化了整个教学过程。为此,政治教师要尽快熟悉多媒体操作和课件制作技能,努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把教学内容与时政音像专题资料、漫画寓言文字等资料有机结合起来,以体现政治课时效快、形式活、内容真的特点。

总之,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