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思想的“亮相”提供平台

2009-05-14朱大路

杂文选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学学副刊杂文

朱大路

上海市政协主办的《联合时报》,今年一月起,新辟了“大家”副刊,每周一期。“大家”,“大家”,是指它的作者群,既是名家,也是我们大家。

事情缘起,是朴素的——老同志们说:要办一个真正的文学副刊,登载小说,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绘画。社会反应,是迅捷的——全国各路名家,邵燕祥、魏明伦、蒋子龙、刘心武、从维熙、袁鹰、余光中、白桦、韩石山、雷抒雁、周国平、竹林、陈四益、肖复兴、黄一龙、朱铁志、鄢烈山、宋志坚、阮直、乐朋、陈长林等,纷纷赐稿,支持“大家”。蓝鲸先生的“新闻小说”连载,则坚持描画上海的市井生活,满纸沪语,腔调浓浓。

渐渐地,关注的目光多起来了。有打听出版日期的,有问何时能从网上读到的。转载的消息,也陆陆续续,从电话里传来了。

现如今,副刊林立,饭不容易吃。这就需要观测,琢磨,捕捉副刊“市场”上的“商机”。

抬望眼,杂文渐趋衰弱,时评日见兴旺,娱乐崭露头角,思想锐减锋芒,成了当前一道风景线。“大家”副刊瞅准这个“行情”,自第一期起,就让杂文崛起,唱“重头戏”,为思想的“亮相”提供平台。

“大家”副刊提倡目光尖锐、直面现实的杂文,不喜欢跟在新闻屁股后面跑的时评式文章。主张杂文除了“喊痛”之外,还要“叫苦”,把内心最原始、最直觉、最揪人心肺的“想不通”,统统“抖”出来。要运用“逆向思维”.哪怕观点只具百分之八十的真理。引用新闻,不是不可以,但说的话,不能只具“新闻效应”,而须长期“保鲜”。严把政治关,不去碰“底线”;但在“底线”内,文章要做足。八个月来,“大家”的杂文,替“蚍蜉”翻了案,为“螳螂”平了反,给“智叟”说好话,对“杞人”表同情,批“精英治国论”,反“官学一家亲”,指斥经济学家的胡说八道,质疑季羡林的“旗帜”地位,主张“亲亲相隐”、反对“大义灭亲”,对“民主是个好东西”与“民主是个不坏的东西”进行微妙的比较,为世上存在“普世价值”提供活生生的证据。

北京一作者,对目前“官员财产申报”选几个偏远小地方作试点,质疑问难。发稿过来时,附上一句:“手边有篇东西,恐怕尖锐得有点过,不能用没关系。”可“大家”认为,这种尖锐,难能可贵,稍作删节,予以发表,并挑出其中一句做标题:《开场锣鼓打得没底气》。请看这些句子多妙——“别的工作都可以自下而上用试点经验在面上推开,惟独这财产申报不可以自下而上地搞。如果一单位有局长和科长两个人,你说申报工作应该谁先来?这里太需要孔老夫子那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至理名言了,太需要过去常说的‘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那句口头语了。”

句句是实话,想反驳都难。

“大家”副刊还提倡文学色彩浓郁的杂文。此次《杂文选刊》选中三篇:魏明伦的《牌坊赋》.安立志的《牛典哲思》,黄一龙能《告密的类型》。真是心有灵犀,这也是“大家”编者所赞赏的作品!三篇,三副面孔,但“户口”均属文学家族。“大家”在此,顺便重申自己的“审美趣味”:写杂文不妨学学魏明伦,对词句千锤百炼,使之琅琅上口;不妨学学安立志,一倾文史囊橐,将奇譬军喻同敏感现实交融;不妨学学黉一龙,揭破世道的冷酷时,峰叵路转,“娓娓”道来,于委婉中更见悲凉。

“大家”副刊视编者与作者是一条堑壕的战友,视杂文作者为“小思想家”(中国目前没有大思想家),知道他们个个活得深沉:或学“叫旦之鸡”,催发民众警醒;或做“测水之竿”,衡估匡运盛衰。所以通过长途电话,往全国寻觅,以求一方薄田里,集结更多杂文人才。“大家”不仅频邀作者撰写新作,而且获悉他们手边常有发不出的“闲置”稿件,“大家”就把他们要过来,为己所用,越是“闲”得慌,越有“含金量”。于是,屡作搜罗,屡加刊载,屡获成功。

“大家”副刊,前路正长。有些,还须改进。比如“硬件”与“软件”的搭配如何更合理,比如观点的争鸣尚须加强,比如版面还要更雅致些。当第一道凉风掠过窗外树梢之际,主编李疑先生向大家致以秋天的问候,并向各位约稿。

猜你喜欢

学学副刊杂文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画与理
我的生日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萌萌的斗牛犬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
报纸副刊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