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副刊的问题探析

2009-06-10马丽春

新闻爱好者 2009年7期
关键词:副刊同质化版面

马丽春

摘要:在信息多元化时代,报纸副刊正在被边缘化。本文对此分析了五大原因:一是副刊定位模糊不清:二是副刊编辑普遍缺乏新闻训练,少了新闻视角;三是副刊也出现了“同质化”倾向;四是副刊韵小众化色彩浓厚。导致大众读者流失;五是副刊稿件流于浅薄,深度不够。在分析原因的同时还提出了副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副刊问题原因和出路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副刊一直以来是报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报纸一统天下的时期,报纸副刊成了社会大众精神食粮的主要传播者,也因此催生了许多名家,这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报纸副刊一直是最活跃的文化传播载体,很多作家借此出名,副刊编辑同时也是那一时期最活跃的作家。但随着电视网络的兴起,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信息资讯的海量出现,尤其是网络博客和播客的华丽现身,尽管为挽回颓势,都市报副刊也在一再扩版和升级改造中,但依然没能挽回其下行的颓势。副刊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在不断下降,这固然和报纸副刊表现形式单一、传播信息单薄有限、刊发文章小众色彩浓厚等因素有关,也和编辑思路老化、模式单一、对副刊定位模糊等因素有关,本文对此试作分析。

副刊定位模糊不清。副刊是做给谁看的?副刊的目标读者群都是些什么人?这方面,国内一直缺乏科学而精准的调查数据。没有媒体对此做过科学调查。即使有,调查也不科学。有的媒体每年都在搞所谓的读者问卷调查,但这类调查能反馈信息的多半都是些闲人和老人,他们对副刊的偏爱导致反馈信息的不准确。

从传统来看,副刊应该是做给有一定文化追求和品位的读者看的。以此来定位,副刊应该是做给文化人看的。因为写文章给副刊投稿的几乎都是文化人。以往的副刊也多偏重于文艺副刊,这也因为做副刊的编辑差不多都是些传统文人——诗人或作家,至少是文学爱好者。也因此,他们的口味与偏好表现在选稿和用稿上便是文艺类稿件居多。如果要给副刊做目标读者定位,应该是囊括各阶层各年龄层次各文化程度的读者,而不仅仅是所谓的文化人。这些人看副刊可能更多的是看故事,看别人写的家长里短和人生沧桑,在别人的故事里活一回,得点启迪和感触。由此看来,副刊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是普通大众的个体表达,而不仅仅是少数文化人在那里搔首弄姿无病呻吟。所以,好的副刊应该是反映世态万象人生百态的,是大众的而不仅仅是小众的。在这方面,龙应台曾说过:“副刊在新阶段中面临的其实是重新自我定位的问题:它所呼唤的是什么阶层什么年龄什么品位和知识的读者群,从而决定副刊的面貌。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应该会有各种风貌的副刊:雅的俗的、软的硬的、俏皮的严肃的。”也就是说,副刊的面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一生硬的。

副刊编辑缺乏新闻训练。少了新闻视角,副刊版面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副刊编辑差不多都是些老面孔,几年十几年不变,这是副刊界的特殊状态。一个人在一个位置待久了,自然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缺少发现的眼光,更缺乏自我挑战的舅气。何况,几乎一半以上的副刊编辑不是从新闻岗位上产生的,而是直接来自文人队伍,他们在编选稿件时,文字活也许做得无懈可击,但弱点同样很明显,那就是新闻感差,文艺感强,不重视信息表达,有的编辑甚至连标题也做不好,很少用新闻的眼光来发现稿件,锤炼并制作标题,因此副刊版面普遍文气十足,活力不够,标题单一,信息单薄,很难在第一眼抓住受众。

新闻同质化。副刊也有“同质化”倾向。只不过副刊版面的同质化和新闻版面的同质化不同,不是素材的同质化,而是处理的版面模式、稿件和稿源同质化。一个作者给不同的报纸副刊投稿是常见的事,因此同一城市的几家报纸。副刊差不多都是这些老面孔在支撑着,甚至有同一稿件在不同的媒体同天见报的怪事发生。在板块设置上,也基本雷同,你开辟中学生作文版,我马上也开辟花季雨季版;你有连载版,我做精品阅读;你有读书版,我有品读版。模式差不多,很少有自己的独家特色。即使有特色也很快被克隆,特色迅速被消解。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副刊编辑的眼睛只盯着本地的作者群有关。副刊想做出本地化,过分依赖本地作者群,甚至过分依赖圈子供稿,审美趣味趋同,自然会造成副刊版面的同质化。

小众色彩浓厚,导致大众读者流失。有的编辑只偏爱自己喜欢的风格和作者。表现在版面风格和选稿用稿上。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色彩,这样的副刊虽然不会造成同质化,但却暴露出另一个问题——流于小众化,却造就了大众读者的流失。

副刊编辑当然可以有喜好,问题是怎样处理和矫正喜好。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谈到副刊内容和副刊编辑时曾说过:“以内容来分,则有的主情,有的主知。主情副刊的编辑,应有文学的情操;主知副刊的编辑,应具有文化的修养。”言下之意是,编辑可以有喜好,但不能拿喜好来决定稿件的生死和版面的倾向。副刊版是面对所有读者群的,而不是只针对某一类读者群,编辑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来决定版面的风格和稿件的取舍。这也说明,一部分副刊编辑对读者的心理研究不够,编辑的知识修养也不够全面。

副刊版面流于浅薄。缺乏深度和广度。这和副刊编辑过分依赖写手有关。写手(也包括一部分作家、学者)只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对别的生活缺乏体验,如果报纸副刊过分依赖这类作者,这类稿件发多了就会削弱副刊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综观当下的报纸副刊,有两个特点变得非常明显,一是全民个体的体验性文字及对当下生活的真实描摹成为主流,取代了传统的“言志”和“载道”。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生沧桑取代了以往的宏大叙事和歌颂抒情。写作已不再是文化人和职业作家的专利,普通人的生活感受成为副刊的主打作品。副刊作品充满了以“我”为主的散文随笔和以“我”现身说事的笔记、故事。二是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边缘化,退出副刊的主打位置,说明副刊版面更重视普通人的内心感受和个体经验。副刊的作者门槛不再居高不下,而是普遍降格以求,只要言之有物、叙事生动、故事独特,就能在副刊上亮相。低门槛的结果导致副刊作品普遍流于浅薄,缺乏深度。只对生活进行扁平化描写,却疏于往深度开掘,缺乏高度和深度,这样的作品大部分处于可看可不看的范畴,对读者缺乏冲击力,很难吸引读者并被读者记住。好作品,大都是既在潮流之中,又与潮流保持着一定的审美距离。这种审美距离的把握与表达才是副刊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副刊编辑应该注意推出和挖掘这样的好作品。这样的作品多了,副刊的格调也上去了。副刊就能规避自己的劣势,化劣势为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副刊编辑如果只知道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守着一批老作者,守着一个固定的模式,显然是落后的。据最新资料表明,中国现有5000万网民开有博客。这说明,报纸副刊已退出全民个体经验的表达主阵地,如果副刊编辑仍沿循传统的模式“守株待兔”等来稿,而不是主动出击,向网络要好稿,缺乏策划。那么副刊的被边缘化也是在所难免的。在博客年代,所谓的“本土化”和“独家化”是副刊编辑限制自我的最大框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副刊编辑应该加强与网络的互动,两手稿件同步抓,一手抓主动投稿型的,一手在网上抓,还要抓约稿抓策划,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副刊的策划和写作中来,让副刊充满生机和活力。不能只囿于一个小圈子,只固定于一个选稿用稿模式。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副刊同质化版面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版面“三评”看得失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