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崇高风格艺术作品的地位和作用

2009-05-14曹华强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崇高艺术作品艺术

曹华强

崇高是一种引导人意识到自身力量,使人精神振奋的美。它作为美学范畴,历来被美学家们探讨和评价,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康德把它看作是人们自我尊严和精神的胜利;车尔尼雪夫斯基干脆称之为事物中的最伟大者……。虽说法不一,但他们都认为崇高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的显现。

强而有力,是引起崇高感的显著特征。在艺术中这一特征则最突出地表现在体现为雄劲、豪放、悲壮的崇高风格作品中,因而它们在艺术史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作品所不能比拟和代替的。尽管中国古代的阳刚与国外的崇高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着一些差别,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强而有力。

正因为崇高风格艺术作品有着巨大的力量,所以被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家重视推崇。朗吉弩斯著的《论崇高》就是着重谈论艺术的崇高风格的。朗氏不仅对它进行了详细分析,而且还给予高度赞评:“崇高风格到了紧要关头,象剑一样突然脱鞘而出,象闪电一样把所碰到的一切劈得粉碎,这就使作者的力量在闪耀之中完全显现出来。”对于崇高中国古典文论也有类似的评价,清代的姚鼐在《复鲁絜非书》中用形象的语言写到:“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兴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画品,诗品之类的艺术赏评论著中,具有崇高风格的作品也往往是被列上品来评论的。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序》首次在中国绘画史上提出了“六法”的标准,其中头两条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可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泼辣的力量,一方面是连绵的情致。“骨法用笔”就是所谓“骨梗有力”。显然,他是把绘画要表现出雄劲、有力的崇高风格提为首要标准的。

崇高的艺术风格及其作品不仅被艺术评论家们所称赞和提倡,而且在整个艺术史中也处于突出显要的地位。灿烂闪耀的艺术长河是在不停息地波浪式前进着的,在那滚滚向前的浪潮中,我们观察到崇高风格的作品往往是浪头和浪峰。法国十八世纪后半期到十九世纪上半期,古典画派的兴起与衰退及浪漫画派的诞生这段艺术绘画史便是一个很好的史证。这其间大卫、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是站在这三个转折点上的代表人物。

大卫(1748——1825年)是法国古典画派的开刨者,因为他往往采帛古罗马题材来为当时即将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服务,因此有人称他是“革命的古典主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是大卫的杰作,这幅画在沙龙展出时受到了巴黎进步的资产阶级艺术界的欢呼。此画以罗马古代传说中荷拉斯三个孪生兄弟勇于为国揖驱的故事为题材,表现了歌颂为自由而献身的英雄主义主题。画中展现的是三兄弟在老父面前庄严宣誓的场面,老父在构图的中心,左侧是宣誓效忠的三兄弟,右后侧是生离死别的家室妻子。英雄们那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与眷属们的凄侧悲楚构成了悲剧冲突,而画面中心的老父为国献子把刀剑交给儿子要他们英勇战斗,履行公民神圣职责的情景形成了悲剧的高潮,因而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感人和鼓励动力量。

安格尔(1780—1867年)是继大卫之后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重要画家,虽然他以作画细腻、稳重而著称,但是他所代表的却是古典画派后期失掉大卫开创的革命古典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而流于平庸的学院派画风。他对古典大师的崇拜只是着眼其表面的形式美,而对他们艺术之最重要的灵魂——内在的力量和热情却忽视了,因此,他把古典主义带到了一个狭窄、僵化的境地。他有一幅题为《洛哲营救安吉莉卡》的画,本来画中的神话题材应表现为一个恐怖、激战的场面,可是安格尔却处理得充满了女性化的细腻,表现出了极大的内心的温柔。画中那位营救者洛哲,由于画家过分注重外形的表现,使他连全神贯注的表情都丧失了,同时,为了突出手背的造型,右手也变了形,只是毫无力气地拿着长矛而已。而那个被营救者安吉莉卡又是怎样的姿态呢?在她身上看不出痛苦地挣扎与奋力地反抗,相反,画家突出表现的却是她那温柔、优美的裸体,以至使她充满了娇羞扭捏和做作。这幅渗透着温情脉脉情调的画,只能起到瓦解人们斗志,使人消沉麻木的作用。

就在古典画派逐渐衰退的时侯,重视抒发热情和个性解放,注重表现动荡,活跃场面的浪漫主义画派兴起了。特别是主将德拉克罗瓦(1798——1863年)以他巨大的魄力,大胆创新的勇气,豪放的艺术风格给趋以沉寂的法国绘画以新的活力。闻名于世的名画《自由神引导人民》就是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这幅面取材于1830年法国人民反对复辟王朝封建专制主义斗争的七月革命。画面表现了市民们奋勇战斗的情景,引导他们前进的是一个“自由女神形象”——英勇的女战士,她一手拿枪,一手高举大革命时期的三色旗,成为画面构图的中心。画中色彩和明暗的对比鲜明强烈,人物迅猛地冲向前方,整幅画给人以热情、激动的感受,好象是一支音调高昂、节拍快速有力的战斗进行曲。

在以上的分析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表现崇高风格的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对艺术的发展往往有着振兴和推动作用,而且处于突出的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时期的诗歌,是汉末大动乱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他们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吐露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抒发了他们要及时“建功立业”推动社会前进的雄心壮志,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那种深厚、刚健的特色,形成了不朽的“建安风骨”,冲破了汉代四百年诗坛沉寂的局面,在我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而被后人所喜爱和传烦,也被后世进步文人所效法。但是,在宋初以杨亿、钱惟演等人所编写的《西昆酬唱集》却完全相反。这些诗作,虽然对仗工整,词汇“芳润”,但在那献媚拍马,装腔作势的情调中暴露出这群帝王君主的帮闲文人的卑鄙嘴脸,在对盛宴,华灯,兰风,惹帐之类的极尽演染中也充分显示了这帮封建达官贵人精神生活的空虚与贫乏。以此为代表的宋初浮靡诗风——西昆体,是噪响于诗坛的靡靡之音,中国文学史上的一股逆流,尽管它也曾喧嚣一时,但“不隔一朝,遽尔烟没”。

文艺作品对人们的思想、社会起着其他意识形态不能代替的深刻影响。但是,这种影响随着作品风格的差异,表现又是如此的不同。既然如此,对于崇高风格艺术作品的作用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呢?

首先,艺术作品应该给人以艺术享受,对不同风格的作品人们的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委婉风格的作品,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产生舒展安恬的愉悦;豪放雄健的崇高风格作品,则可以使人得到激昂豪迈的心灵震荡的快感,或者说是全身心的感动。

古希腊著名雕刻家米隆的雕塑《掷铁饼者》,塑造了一位雄健的竞技者,他手执铁饼正在把全身的力气运到那投掷的一瞬,他健壮的体魄,猛烈的动作都是巨大力量的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雕刻的大卫塑像,以高大伟岸的身姿,强悍坚毅的风貌给人精神上极大的鼓舞。

吟咏东坡词《念奴娇·大江东去》,随着诗人那豪放高亢的格调,我们好似来到了滚滚奔涌的长江岸边,面对这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浩荡的壮美画卷,我们不由得感到心胸无比开阔,整个身心都被强烈地震荡着,从而得到一种激荡的,积极向上的满足和愉快。

其次,朱光潜先生说:“一个人多受崇高事物的鼓舞,可以消除鄙俗气,在人格上有所提高。”我们说具有崇高风格的艺术作品更突出地能起到这种审美教育作用。因为它在以强烈的艺术魁力感染我们,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又震荡着我们的心灵。

雄伟的事物可以产生这种震荡,悲壮的事件和形象则更能振动人们的心灵,使人“情感得到陶冶”(亚里斯多德)。虽然“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使人们感到代表着正义的力量遭到了否定和失败,但是,这种被否定和失败是暂时的,它孕育着未来的被肯定和胜利。悲剧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它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从感性的震撼上升到一种理性的思索,引起人们的崇高感。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壮士,《在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英雄,《集结号》中牺牲的那一群战士,虽然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生命,但是,他们的牺牲却激励着我们,这种巨大的力量是其他风格艺术作品所达不到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可谓艺术之奇葩,它能使人在典雅的舞姿、舒展的旋律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在激励,振奋人的作用方面,较之表现出激昂、悲壮的崇高风格艺术作品无疑是逊色的。

再次,从审美功用上看,正如朗吉弩斯所说,宗高风格艺术作品有着“象剑”、“象闪电”一样的力量,所以它更具有战斗性,它最适宜唱出时代的最强音,最适宜成为战斗的号角。鲁迅先生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谁还有这许多闲功夫,来尝玩琥珀扇坠,翡翠戒指呢。他们即使要悦目的也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要坚固而伟大,不必怎样精;即使要满意,所要的也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用不着什么雅。鲁迅先生这段话明确指出了在激烈的斗争中,革命阶级需要有着强大战斗力的艺术品,而鲁迅先生自己的杂文就正是这样的“匕首”、“投枪”般 “锋利而切实”的战斗武器。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黄河大合唱》,是当时中国人民不屈于日寇践踏而发出的声震环宇的怒吼,是气魄宏大的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它给了英勇奋斗中的抗战军民巨大的鼓舞,周恩来同志曾欣然为它题辞:“为抗战发出怒吼,为民众谱出呼声!”崇高艺术风格作品的战斗性也被历史上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所认识。如宋代词人朱敦儒、陈与义等,原先他们接近周邦彦的柔媚词风,但靖康事变的巨大冲击使他们发生了变化,开始向辛派词风靠拢,一转旧音而歌慷慨悲壮之声。

崇高风格艺术作品的战斗功能还表现在对人们意志的激发和支撑。列宁临终前曾让夫人给他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用小说中表现出的人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和毅力来激励自己与病魔作最后拼搏。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在肝癌晚期的三年时间里还写下了七十万字的论著。在这期间,每当病情发作疼痛难熬时,他就让亲属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用谛听悲壮的乐章来增添自己顽强的毅力。

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已比较清楚地看到,崇高风格的作品以其强大的力量而在艺术创作天地里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起着其他作品所不能比拟和代替的巨大作用,这是被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实的事实。当然,我们不排斥其他艺术风格,要用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来繁荣艺术,但是,更应该积极地去认识和充分地去发挥崇高风格艺术作品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伍蠡甫等《西方文论选》.第12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2]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第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朱光潜《谈美书简》.第14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猜你喜欢

崇高艺术作品艺术
纸的艺术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