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2009-05-14宋琦宇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资金财务管理

宋琦宇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它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生力军的作用。在当今中国,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力量。但由中小企业产出规模小、竞争力弱、受传统体制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强化财务管理。笔者拟就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发展方向不明确,投资缺乏可行性研究

1.中小企业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自身条件,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往往随意性较大,不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只凭经验盲目决策,从而增加投资风险。如遇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就影响资金的如期到位,企业就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自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问题,制约了企业进行长期的战略性投资。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1.自于企业自身的素质,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低。

2.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加上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贷难度大,而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尚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为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

3.中小企业缺乏正规民间融资渠道,在民间投资较多的地区大多数是采取民间集资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完全靠个人信用和高利息,融资成本很高,风险相对来说要大得多。由此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相对较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1.忽视财务管理的作用。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往往就是经营者,即企业的负责人,大多由于受企业规模特点、自身知识积淀的影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集经营管理决策于一身,不重视财务管理。

2.家族化管理职责不分。中小企业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四)财会人员素质偏低,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许多中小企业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无证上岗的现象极其严重。财务与会计不分,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会计人员或企业主管人员兼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企业投资决策

1.稳健理财,适时扩大规模。由于自身的特点,中小企业应稳健理财,适时扩大规模。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风险,中小企业要发展,首先是要稳健理财,科学投资。对风险大的项目、决策不确定性的方案应主动回避。在实践中,中小企业应尽可能采取中、短期投资模式,注意对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可行性研究,组织各方面人员进行筛选、论证,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降低投资风险。要抓住有利时机实现发展,扩大规模。

2.集中优势,专业经营。中小企业实力较弱,进行多种经营风险较大,但是可以集中力量进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样可以取得经营的成功。

3.采取灵活经营策略。拾遗补缺,用自己的产品去填补市场空白,充分利用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灵活性特点,按照“人无我有”的原则,寻找市场空白点进行投资,扩大生存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中小企业投资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第一,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中小企业的产品,其市场占有份额有限,要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市,并不断淘汰陈旧的老产品,这样可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第二,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应当重视应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策略。第三,人力资源的投资,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引进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也可以通过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1.政府应尽快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小企业促进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应尽快制定和不断完善政策法规,给中小企业的融资有更多平等竞争的环境。

2.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规模有限,融资困难,筹资渠道少,应主要考虑对内投资,充实企业的主营业务,如新产品试产、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产品营销网络拓宽和人力资源投资。

(三)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使资金应用得到最佳的效果,以保证日常资金运用的周转灵活,预防市场波动和贷款困难的制约,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避免资金闲置带来的损失。当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时,可采用偿还债务、投资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反之当实际现金余额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可以用短期筹资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

2.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要以现金流量监控为重点,分门别类,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严格限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为企业管理者随时提供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可以全面、系统、及时地掌握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与主要方面,使其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个环节发挥积极能动作用。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地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蒙受损失。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编制账龄分析表,看有多少欠款在信用期内,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对不同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提取坏账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有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记录不规范,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增虚减收入等。其原因: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2.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为解决好上述问题,中小企业管理层要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财务制度的严肃性,从严要求自己和企业的财务人员;企业的财会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会计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要求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企业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通过企业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拓展财务管理内容,加强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拓展融资渠道,企业在投资和业务计划中,应着重考虑财务匹配因素;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比率,保证正常的资金周转。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搞活资金,高效率地利用资金,科学地明确自己的投资方向,顺利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渐做强做大。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资金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智能财务发展对财会人员的影响探究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