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2009-05-14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公允准则会计准则

仝 岩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存在的几点问题

从发展的趋势看, 应用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必然趋势, 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一)可靠性问题

从我国的现状看, 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够成熟, 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即使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存在活跃的报价, 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 证券市价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且波动较为频繁, 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虽然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 也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 但现阶段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等信息都很缺乏, 人为判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

(二)可操作性问题

公允价值的运用较历史成本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尤其是当缺乏活跃市场时, 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以及有较好诚信的评估师队伍, 从我国现状看, 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运用尚难以适应。

(三)盈余管理问题

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将最终使得人的因素成为公允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 即无论是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估计方面, 还是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方面, 公允价值都将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按照新准则中的规定, 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这改变了过去的收益观。在传统的会计实务中, 资产只确认减值损失, 不确认升值收益, 而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得或损失都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很可能被企业有意地加以利用, 成为新的盈余管理手段来“创造”账面利润。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财政部适时将其引入,可以说是经过审慎考虑后作出的科学决策。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并不具备公允价值大范围推广使用的条件:市场发育程度有限、公允价值有时难以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证券市场流动性差及监管不严等问题都制约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行。因此,谨慎使用成为必然,公允价值不应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历史成本在我国会计中的主体地位,况且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不顾实际地盲目扩大其运用范围只会有损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长远发展。因此,新准则仅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有限的几个项目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合理的,便于监督和控制,这也为公允价值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既然公允价值运用已成为现实,那么从政府主管机构到会计从业人员,都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迎接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培育更好的环境。

二、公允价值应用的几点建议

财政部显然已经考虑到公允价值在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新颁布的准则体系中采用有选择性地允许使用公允价值, 只有在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价的项目才可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 避免其成为企业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 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我认为:

(一)加强对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披露

按照新准则, 企业的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 但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关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列举中,没有针对公允价值的附注说明, 这不利于公允价值信息的规范应用。我认为, 应将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作为重要的会计政策进行附注披露, 对于使用公允价值计价的各项资产, 应披露运用公允价值的理由、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对损益的影响等, 还应提供关于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证明。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透明度, 可以规范公允价值的合理运用, 对防范利润操纵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加快会计准则的实施

积极推进我国市场信息化建设。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的操作,财政部应出台有关公允价值的实施细则,对诸如评估结构的选取标准等具体性问题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减少违规操作的空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而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三个级次”中,第一级次和第二级次都存在活跃市场或类似活跃市场,市场的活跃程度、信息的充分与否,对公允价值计量至关重要。我国应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容量大、时效性强的行业数据信息,将极大地方便企业财务人员及专业估价人员在资产定价时选取适当的参数数据。

(三)充分利用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和专家工作

公允价值运用的第三个级次是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到底是谁来估算会计计量所涉及的公允价值?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参与公允价值估算、复核的机构和人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评估专家或外聘的评估专家和审计小组。客户中分为,审计客户内部符合资格的人员;客户聘请的评估专家。应尽量由企业委托合乎资格的评估师和评估机构进行工作。相关评估专家首先要有专业的评估资质,而且是专业的评估人员,当然都得有评估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涉及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项目,还要熟悉会计方面的要求和审计方面的知识,并及时掌握评估领域最新动态和培养新的知识和技能。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看,对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着一个如何择优选取相关数据、参数的问题。准则优先考虑活跃市场的数据,这和我们通常评估的要求从大的方面来看还是相当吻合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不一定完全对应。国际审计准则、美国审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审计和使用专家工作均有明确的规定。中国的审计准则也有相关的要求。公允价值审计的整体思路及重要依据:通过确定价值类型、评估方法、评估假设和评估依据后得出评估报告,这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会计计量的支持部分。从审计小组来看,这份评估报告能不能作为审计的依据之一,由企业财务报表准备者决定,然后由审计师判断能不能满足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加强审计监督。新准则体系大量应用公允价值, 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进一步加大, 这使得审计监督的任务进一步加重。我国应尽快改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环境, 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 确保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的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广泛地运用, 以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并有助于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四)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素质

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受到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是提高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前提条件。会计人员素质包括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对广大会计职业队伍进行培训, 使其理解和掌握新会计准则体系, 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以免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影响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更高,因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及诸如未来现金流量数额等要素的确定都取决于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若会计人员的观念和或技术没能及时适应新准则的要求,那么他所提供的信息必然有失公允。同时, 还应时刻加强对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 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也至关重要。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应积极进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以免公允价值被滥用。

加强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执行的监管,对于利用公允价值操纵盈余的行为,要严加惩处,以儆效尤。与此同时,财政部应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建立互动机制,信息共享,发挥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

参考文献:

[1]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2006年第5期;

[2]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财经践》2006年第6期;

[3]朱来朝.《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杨恩群.“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徐铁祥、肖俊.“对资产减值会计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第4期。

猜你喜欢

公允准则会计准则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