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心理健康教育完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2009-05-12曹子娇

商情 2009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曹子娇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素质令人堪忧,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难以有效的应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教育 心理健康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全面推进市场经济模式的社会转型过渡。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文化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信息传播大众化、竞争日趋激烈化的社会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要随之重新定位,既有利于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心理素质较低等问题,这些复杂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很大难度。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大多存在教育者按照教育计划制定统一设置课程,践履思想政治教育一致性步调,无视大学生之间的个体认知差异的情况。很多高校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干部和德育教师都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往往忽视学生中的心理问题或者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来处理,从而造成不好的效果。另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非常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却严重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很多问题,比如心理异常、沉迷网络、恋爱、人际交往等等,根源往往出在心理问题上,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大学生逐步达到心理平衡、逐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正视现实、迎接挑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善于独立思考,具有独特的个性,也敢于表现出来。但同时,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容易走极端,思想和行为容易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有些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将心理层面的工作与思想观念层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如果把一般的心理问题视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问题,就会使教育缺乏针对性,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负作用。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大学生身心方面的健康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一方面,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注重教育对象思想意识结构的层次,如动机、态度、理想、信念等,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发展。

3 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1充实思想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心理素质、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所忽略的方面。现代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但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则欠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关注大学生不同年级阶段的思想政治内容要求,不仅仅是使存在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尽快缓解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危机,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心理和行为能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并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其适应正常的、符合发展性的标准,即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充分挖掘和开发自身心理潜能,使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

3.2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心理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可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拓展教育途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近年来,大学生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残、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日渐增多,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是要对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疏通,把不同的思想观念引导到正确的思想观念上来,用以指导行动。因此要提高疏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从个体的心理差异出发,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个性差异,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可深入大学生中,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心理教育融入日常政治思想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 用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

4.1改进思想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完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上有机整合,要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现状有深刻的了解,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心理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前提。要深刻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又是进一步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突破传统的德育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健康心理中的作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2将两者有机整合

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区别,不可替代的,但从本质上看二者具有相同性,即都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以及相关的理论,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常需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而进行的“三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个人品德等。

从本质而言,两者都强调的是学生整体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对象都是大学生,都是借助语言的力量进行的精神性、主观性的活动,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服务,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身心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在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侧重点的基础上,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和心理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大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借鉴、吸收相关的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联系渗透,以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从情感到个性,既有针对性又具说服力地做好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健康的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入情入理,富有成效,实现预期的目的,使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青年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

4.3以学生为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收到较好的效果,就应遵循以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地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积极的思想内心活动,去主动接受、内化教育者的德育要求,达到提高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行为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视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来自于需要。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能满足时,心理上便产生了一种紧张和不安,这种紧张和不安成为一种内在的动机,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需要满足后,紧张消除,然后又有了新的需要。人的行为就是不断产生需要,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大学生接受行为的选择与产生是与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满足学生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既要致力于解决大学生中一些共性的问题,又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为理念,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如在健全人格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年级学生中加强就业择业指导;信息网络化后开展网上辅导员、网上督导员的咨询和引导工作等等。

4.4正确区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心理问题,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上。将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处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出现负面效应。因此,在学生出现问题时,首先要区分是心理问题还是思想政治问题。思想政治问题是对客观世界产生的各种不正确的想法和观念,如奋斗目标、学习态度、处事原则上的偏差,比如社会责任感弱化、对社会看法有偏差等。而心理问题则是自卑、嫉妒、抑郁等等消极的心理状态或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避免“思想政治问题心理化”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化”现象,不要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在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将心理教育融入日常政治思想教育中,注意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4.5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把心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公共选修课,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把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列为重要内容来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是对其进行心理适应教育的最佳时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契机,从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两课”教学,加强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向学生讲授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还应该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动态,及时回答他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他们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遇到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困惑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通过言语交流,消除学生的思想包袱,心理困惑外,还可采用团体活动的方法,运用游戏,情景剧等形式,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通过切身的感受,改变心理面貌,转变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网络咨询;团体训练辅导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积极健康的面对大学生活。

4.6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来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虽尚不稳定,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是业余和兼职教师,因此,培养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健康教育技巧的教师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倾向问题,也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到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等知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对教育和咨询对象的爱心,又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高校要将两支工作队伍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学习,促成两支工作队伍的有机融合,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灵活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心理问题。

5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为深入理解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有积极作用。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配合的全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两者的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1]黄希庭,徐建凤.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王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