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罗崇敏的《现代教育新论》有感

2009-05-12丁忠禄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1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

丁忠禄

我曾阅读过黄济、王策三先生的《现代教育论》,也浏览过恩坎科女士的《现代教育论》,还留意过一些阐述现代教育的文章,得益不少,使我对现代教育有了一些了解。但他们基本上都限于结合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直到拜读了罗崇敏厅长的《现代教育新论》,才使我为之一震,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理念新颖。黄济、王策三先生以工业经济和使用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为背景,在1994年撰写了《现代教育理论》。他们认为,现代教育就是朝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这个道路前进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逐步发展成为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相结合”。我们暂且把他们这种理念称之为“结合论”。罗崇敏以知识经济为背景,撰写了《现代教育新论》。他认为,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植根于现代社会,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现代教育是当今时代的教育,是对现时代各种教育思想、观念、体制、内容、方法、形态的总称,是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内容,以人的现代化为目的的教育。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现代教育存在的依据。教真育爱是对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类世界,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暂且把他的这种理念称之为“以人为本论”。

通过比较,我认为在探索现代教育的进程中,“结合论”探讨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形式和规律,而“以人为本论”在探讨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形式和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构建“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制度教育”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模式。

在拜读罗崇敏的《现代教育新论》之后,我认为有两个观点很新颖,给了我启示。一是应试教育与能力教育矛盾概念的建立。罗崇敏认为:“素质教育的概念很难与应试教育形成矛盾概念。因为教育本身追求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存在非素质教育。”又说:“提出应试教育相对立的能力教育概念,是想表达教育过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能力。”我们一般都认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的应是素质教育,读了《现代教育新论》后,细细想想,素质教育的确难以和应试教育对立,没有哪个政府、学校和个人提出要搞非素质教育,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二是教育具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罗崇敏认为:“教育具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承认教育的公共服务事业属性,就要确认教育具有同经济运行不同的规律,肯定政府对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教育不能完全进入市场,不能产业化和市场化;而承认教育的产业属性,就要肯定教育是人力资源和知识的生产部门,教育通过人力资源和知识同市场交换,会增加社会财富,也就是要肯定教育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可以运用产业运作方式和市场调节制。”教育的产业属性在我国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是人们对教育具有公共服务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研究不够,要么只承认公共事业服务性,要么想产业化。甚至想用这个标准来区分教育的性质,就像当年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标准来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从笔者在学校的管理实践来看,教育的这种双重属性确实存在,只是过去不明白而已。洋思中学实行的层层承包,就是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移植来的。说直白点,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产业运作的方式来调节和管理学校。事实上,教育改革就是要运用教育具有双重属性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调节教育公共服务事业性和产业性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罗崇敏认为:“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和接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特别是我省教育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他指出,云南省面临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挑战:一是国民现代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管理法制意识薄弱,教育以物为本和人治特点还比较突出;二是教育体制僵化;三是教育价值虚无,教育精神流失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四是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少;五是平均受教育年限少;六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七是全民教育质量不高;八是教育国际化程度低。罗崇敏指出的这些问题的确存在。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显性或隐性的矛盾集中反映到教育上来,社会各个阶层对未来不同的设计和追求都会反映到对子女的教育需求上。政府倡导的教育理想(素质教育)和家长、社会追求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教师、教育处在矛盾的漩涡之中,不同的教育评价和强烈的角色冲突,使教育和教师的价值被挤压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上。教师明知应试教育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也只能加班加点、废寝忘食、长年累月放弃休息努力工作。在这种背景下,罗崇敏在提出了一系列制止补课、减负提质的有力措施后,又直面现实,客观地分析了教育存在的问题,让人钦佩。

黄济、王策三先生的《现代教育论》曾经是研究生的学习教材,更多地从理论上对现代教育作了探讨。罗崇敏的《现代教育新论》提出了构建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制度教育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并提出了实践现代教育的主要措施:一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二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三是建设现代教育体制,四是建设现代教师队伍,五是建设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六是加强学校现代管理,七是加强教育国际化建设,八是建设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九是建设领导现代教育的能力。罗崇敏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和九条实践现代教育的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4日与北京市教师座谈时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又一次发出了教育改革的号召。如果说罗崇敏在看待教育问题时敢于面对教育现实,针砭教育时弊,让人佩服的话,那么,他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现代教育实践就更令人敬佩。我认为,他根据现代教育的理念,把胡总书记、温总理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具体化,很鼓舞人心。

罗崇敏作为云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能够看清楚云南现行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然后提出解决这些弊端的办法,努力构建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制度教育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应该说是承担着巨大风险的,是很容易被人误解的。他这种敢想、敢干、敢负责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心系教育的奇人、奇才、奇官了。我认为罗崇敏厅长倡导的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模式,给云南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单位

云南省楚雄市教师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 李配亮◇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