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09-05-12虞国平朱鸿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6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中国现状

虞国平 朱鸿英

摘要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水稻生产4个阶段发展历程的回顾,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我国近几年来水稻生产、市场供需、贸易和价格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我国水稻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并基于粮食安全角度提出了我国水稻生产的政策和技术建议,以期为今后发展粮食生产、流通管理、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生产;现状;发展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22-05

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 000年以上的历史。我国科学家在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的杂交水稻、超级稻育种、水稻生物技术研究等方面,均走在世界的前列。

1我国水稻生产的4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水稻科研与生产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49年全国产量仅1 800 kg/hm2,总产4 864.5t。2007年单产6 366kg/hm2,总产比1949年增加了3倍。我国水稻生产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见图1),水稻生产的发展与品种技术的4个阶段的进步关系密切。

1.1高秆良种评选阶段

从建国初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为高秆地方良种评选阶段。全国评出了160多个品种大面积推广,“南特号”就是当时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1949年产量1 891.5kg/hm2为基础台阶,当时主要是采用地方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1951~1955年单产2 463.0kg/hm2,为第2个台阶,比1949年单位面积产量增加30.21%。该阶段总结推广群众经验,改革耕作制度,单改双、间改连,评选推广地方良种。

1.2水稻矮化育种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为矮化育种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水稻矮化育种的主要创始人,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中国半矮化水稻之父”的黄耀祥先生开创了水稻矮化育种,促进了我国籼稻矮秆化,其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30%以上,水稻矮秆良种化促成了我国水稻产量从50年代中后期的2 421.3kg/hm2跃上70年代3 450kg/hm2的台阶。

1.3水稻杂交育种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育成的杂交水稻,是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大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特别是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给我国的水稻生产带来了一次飞跃,使水稻单产在矮秆良种基础上提高20%左右,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90年代后期,我国又在世界上最早育成两系法杂交稻。1985~1994年单产达到5 565kg/hm2,该阶段杂交稻已普及应用,同时高产常规品种以及高产模式也不断出现应用。

1.4超级稻育种阶段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国已选育成功一批达到生产应用水平的超级稻品种,并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包括: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三系法亚种间籼型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福建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三系法亚种间籼型杂交稻优明86等,湖南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农业科学院合作育成的两系法亚种间籼型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等。这些超级稻的大面积产量潜力达12~15t/hm2,在高产的同时,米质也达到了国家二级优质标准。1995~2007年又上了一个台阶,年平均产量达到了6 249kg/hm2(见图2),该阶段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机械化栽培等技术。

2近几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情况

从面积上看,2003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为2 650.79万公顷(见表1),较上一年减少了169.3万公顷,减幅达到6.0%。2004年以后,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增粮政策以及较好的粮食市场表现的激励下,农民种稻积极性提高,全国水稻播种面积逐年扩大。与2003年比2006年水稻播种面积扩大了278.69万公顷,增幅为10.5%。在面积扩大的季节结构中,尤以中稻面积的增幅最大,2006年中稻面积为1 696.5万公顷,较2003年增加了208.4万公顷,增幅达14.0%;而2006年早稻和晚稻面积仅为599.01万公顷和633.97万公顷,分别增加了39.98万公顷和30.30万公顷,增幅分别为7.2%和5.0%;特别是2006年早稻和晚稻面积还略有下降,较2005年分别减少了3.78万公顷和20.74万公顷;2007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在2006年的基础上下降37.58万公顷,下降1.3%。

从总产上看,2003年受面积和单产双双下降的影响,当年水稻总产为16 065.5万吨(见表2),较上一年减少了1 388.5万吨,减幅达8%。2004年起,随着面积的逐年恢复和单产的稳定提高,全国水稻总产也逐年增加。但从季节结构看,早稻、中稻和晚稻的表现不一,其中中稻和晚稻的总产在2004年及其后3年中处于持续增产状态,但早稻总产在2004年后持续减产。与2004年比较,2006年早稻总产下降了34.8万吨,减幅为1.1%。2007年全国稻谷总产18 603.5万吨,比上年增加346.4万吨,增幅为1.9%。其中粳稻总产4 985万吨,比上年增加265万吨,增幅为5.6%。东北三省粳稻总产2 703万吨,比上年增加364万吨,增幅为13.5%。2007年全国稻谷增产393万吨,而东北三省稻谷增产363万吨,也就是说,2007年全国稻谷的增产基本上是由东北三省贡献的。除掉东北三省的粳稻,2007年全国稻谷基本上是平产。2007年东北粳稻总产仅占稻谷总产的14.5%,以14.5%的比例贡献了100%的增幅。

从单产上看,在这5年期间,全国水稻单产基本维持在6 060.0~6 435.0kg/hm2之间(见表3),最大单产差距为375 kg/hm2。其中2007年单产高达6 435.0kg/hm2,为5年来最高。2003年平均单产为6 060.0kg/hm2,为5年来最低。水稻单产在2004年达到一个高点后,2005年和2006年2年开始持续走低,2007年单产突破了前期高点,达到6 435.0 kg/hm2。以2007年为例,全国水稻单产为6 435.0kg/hm2,其中新疆8 805.0kg/hm2,列全国各地区水稻单产之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370kg/hm2。全国水稻产量最高的湖南、江苏、江西3省的单产分别为6 225.0kg/hm2、7 905.0kg/hm2、5 655.0kg/hm2

3我国稻米消费和需求分析

3.1稻米需求总量分析

3.1.1品种之间供需不够均衡。早、中、晚稻米供需不均衡,在稻谷总量平衡和略有盈余的前提下,早稻米和中稻米的供求关系比较宽松,晚稻米的供给相对偏紧。普通、优质稻米供需不均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用大米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优质大米的需求持续增长,优质稻米的供给相对不足。优质稻谷产量相对普通稻谷要低,种子、农药以及管理等成本也较高,统算起来种植优质稻谷的比较收益并不高于普通稻谷,甚至更低。

3.1.2国内稻谷供需基本平衡。2003~2005年我国稻米供给量少于稻米需求量,稻米产不足需;2006年起我国稻米产量超过了稻米需求量;2007年国内稻米产量为12 950万吨(折合稻谷1.85亿吨),而国内消费总量为12 800万吨(折合稻谷1.83亿吨),稻米产量超过了稻米需求量,产需缺口继续缩小,供给形势较好,加上近几年国家增收增存,国内稻谷库存比较充实。因此,稻米供需形势呈平衡宽松状态(见图3)。但品种和质量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差异较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稻米的消费需求由过去数量温饱型向质量营养型转变,对优质籼米和东北粳米的需求增加很快,南方早籼稻产量虽高但实用口感和市场适销性较差,有较大积压。

3.1.3人均消费水平稳中趋降。2003年人均稻米消费量为148.61kg(见图4),2004年为145.59kg,2005年为141.23kg,2006年为137.43kg,2007年为135.74kg。目前,我国稻米消费主要是口粮消费、饲料消费、食品工业消费和种子消费等;但受消费水平下降的影响,消费总量增加不多,近几年总体保持平稳或略增态势;食品工业消费呈平稳增长态势,但消费总量较少,且受到一定制约;饲料用粮一方面南方农村饲喂家禽、养殖生猪的习惯仍然存在,但养殖水平提高,稻米饲喂用量下降。

3.2我国稻米贸易情况分析

稻米是我国进出口的主要粮食品种,但进出口量远少于玉米和小麦。大米净出口量自从1998年达到创记录的350万吨后就开始下降,2003~2007年,我国累计进口稻米274.45万吨,累计出口稻米676.49万吨。多年来,我国稻米生产一直坚持自给自足的方针,进口和出口主要是用于品种调剂。

从贸易数量上看,贸易规模相对较小。2003~2007年,我国年平均进口大米54.89万吨(见表4),我国大米的进口量约占世界大米贸易量的1.96%;5年来年平均出口量约135.30万吨,我国大米的出口量约占世界大米贸易量的4.83%,从年平均进出口数量上比较,5年来,我国大米平均年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003~2007年我国大米净出口量为80.41万吨。

从贸易对象上看,贸易对象少而集中。我国稻米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泰国。近几年从泰国进口的稻米占我国稻米总进口的90%以上,主要是进口香米等高质量稻米,以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要。我国稻米出口国家和地区也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科特迪瓦、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日本等10个国家,出口到这些国家的稻米量占我国稻米出口总量的80%。由于我国大米进出口量较少,不到国内供求总量的0.5%,对国内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影响较小。

3.3我国稻米市场价格走势

2003年10月前,中国大米市场走势呈低迷状态,部分地区在4、5月受SARS疫情影响非正常上涨,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后,短期内市场恢复正常,大米价格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回暖,10月下旬,在其他粮油品种价格异动影响下,全国各地稻米价格呈现突发性上涨,各地稻谷价格上涨200~250元/吨不等,大米价格上涨幅度高达500元/吨。从某种意义可以说,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已经走出了长达6年的低迷状态,步入相对较高的价格平台运行。国内稻米价格在经历2003~2004年的2轮上涨之后,2005年、2006年的稻米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2007年初,国内稻谷价格承继高位运行态势,并有小幅攀升,4月、5月和8月初涨势开始有所加大,出现了新一轮上升(见图5)。

4我国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4.1耕地面积持续缩减,耕地质量下降较快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我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全国耕地总面积从2003年的1.234亿公顷减至2007年的1.217亿公顷,逼近1.2亿公顷的警界线,人均耕地面积跌至0.092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 200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

4.2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影响农民种田收益

“十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36.06%,平均每年上涨2.67%。以中稻为例,2006年与2000年相比,化肥用量减少10.75%,而化肥金额却上升了27.93%,农药费、种子费、机械作业费在使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上升了50.31%、41.55%和145.03%。2007年种粮食可得到国家各类补贴约600元/hm2,但仅农业生产资料就增长了300元/hm2以上,这导致最近几年农民种粮收益呈下降趋势,2003~2007年我国粮食实际收益(含补贴收入)分别为3 180元/hm2、5 730元/hm2、4 935元/hm2、4 800元/hm2和4 500元/hm2

4.3种植效益较低,农民转向种植经济作物

种植水稻与鲜食玉米、鲜食大豆、西瓜、大白菜、花菜等经济型作物相比,其收益远低于后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与外出打工相比,种粮更不划算。这都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农民只是因为目前非农收入不稳定,以及将土地作为最后的社会保障手段才继续耕种土地,但留在家里干农活的基本上是妇女和老人,甚至还有部分农民将土地摞荒。

4.4种子市场混乱,劣质假冒品种时有出现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不具备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经营条件和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也纷纷上马,或明或暗地进行非法生产、经营,造成杂交水稻种子产销的多、乱、杂局面,由此也引起种子价格的混乱。这使杂交水稻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损害产权人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伪劣种子或不适合区域生产条件的种子流入市场,坑害农民,造成粮食产量的损失。

4.5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全国有54%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基本上是“望天收”。我国现有的灌区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很多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不进、排不出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灌区末级渠系工程配套不完善,损毁严重,灌溉面积萎缩,抗灾能力差,用水浪费严重,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4.6组织化程度弱,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主要以户经营为主,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由于土地流转难度大,所以规模种粮大户少,连片种植优质稻的难度更大。

5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对策

5.1政策建议

5.1.1尊重市场机制,逐步提高粮价。如果粮价平均提高0.2元/kg,粮农增收1 000亿元,可直接惠及种粮农民。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才能让农民种植粮食有利可图,提高其种粮积极性,避免耕地继续大面积抛荒,才能保障粮食的国内供应,避免粮食国内供应出现更巨大的缺口,需要花更高的价钱进口粮食,这既对粮食生产者有利,也不会损害粮食消费者利益。建议进一步放开市场,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尽快接轨。考虑到国内市场情况,粮价上涨不宜过快,应该分步骤、小幅度逐步放开,目前可以适当允许粮食价格上涨20%~30%。

5.1.2完善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农民直接补贴规模和范围,使直补的“特惠制”向“普惠制”推进。在直补方式上,既可考虑不与产量挂钩的直接收入补贴,也可考虑与产量挂钩的直接补贴方式,还可考虑选择某些对增效增收作用明显的生产环节进行补贴,如良种、机耕、机收补贴,推广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补贴等,以改进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补贴应向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倾斜,采取多种形式扶持农业高科技创新,如设立农业新品种、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基金,采取贴息的方式引导金融部门或企业投资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全球农业高新技术信息网;以股本投入的方式,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资本金支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直接科研资助等。实施农民科技培训补助。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骨干农民的科技培训补助。搞好粮食风险基金的综合统筹,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环节倾斜。改进粮食直接补贴方式,实行与粮食商品量直接挂钩的粮食补贴政策。

5.1.3加强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或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建立加盟农场、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形成规模经营。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经费上的补助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实行从生产到销售的统一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5.1.4制定评价体系,确保粮食安全。打破粮食生产与地方GDP不协调的怪圈,调动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应根据全国的产业布局制定考核办法,粮食主产区的考核以粮食生产为主,而非过分强调GDP。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能沉下心来发展农业,抓粮食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确保粮食安全。建议推行国家粮食安全三级责任制,制定粮食安全法,依法治粮。第1层次为省级。即争取实现省、自治区内粮食自给,或尽可能高比例自给自足;第2层次为省际协作区,即通过省际间协作,建立邻省间紧密型的粮食安全合作关系,共同保证协作方的粮食安全;第3层次为中央政府,主要调控南北方间、东中西间、国际国内间粮食安全关系。3个层次间,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力更生为主,省际间协作为辅,中央总体把握平衡,统一管理,平衡各方经济利益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分工合作,全国联动,国际国内互动,共同保证全局粮食安全。

5.1.5改造中低产田,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并不断培肥地力,提高农田质量,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搞好中小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提高防洪调蓄能力,完善农田灌溉体系,增加水稻生产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开展耕地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耕地水土流失;在全国现有1.2亿公顷耕地面积中,确保0.3亿公顷的水稻种植面积不被挤占。

5.1.6建立保险制度,撑起“保护伞”。农业本身就很脆弱,一旦遭了天灾,农民损失更是异常惨重,他们迫切需要农业保险来分担压力、增强信心。建议政府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制。实行“政府财政补贴,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地方产业特点,扩大保险覆盖面,采取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分工经营的运作模式,实现风险管理市场化。农业保险公司要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疫情的预测、预报、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各种灾害。

5.2技术建议

5.2.1提高水稻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增粮技术储备。一是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农业部部长在视察中国水稻研究所时指出:“要大力提升水稻科技创新能力。从国际水稻科技前沿出发,加快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引领和支撑我国水稻科技产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水稻育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以此整合水稻领域的人、财、物等资源,构建更加紧密的科研网络和创新平台;要加速水稻成果的转化应用,抓住水稻产业体系建设主线,梳理解决水稻生产关键的技术难题,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以强化水稻科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保持科研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要切实强化教育、科研、推广等部门的大协作。”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营造环境、创造条件,让各类高层次人才更好地施展才华、发挥作用。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建设和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培养和集聚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持创新领军人物带头承担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要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切实改变过分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科技人员实际能力和贡献的评价方式;建立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的法律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科技人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创新创业;完善有利于发挥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科研体制,以重大科技任务培养和凝聚人才;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与著名大学合作培养高级科技人才,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三是推进农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水平。要紧跟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步伐,抓住发展机遇,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需求,不断加强农机的科技攻关和创新。加速现代农业工程和农产品深度加工设备技术研究,加强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的研究,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与农机具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促进农机化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引进国外农机化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智力,进一步加强国际间农机化科技、经济合作与交流,加强对引进技术、引进装备的消化吸收,在水稻作业上尽快实现高起点的技术跨越,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四是实施创新团队建设,造就科技领军人物。全面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把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依托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根据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优化科研资源配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优势学科、重点领域,突出特色,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现代农业建设中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共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5.2.2加强水稻科技推广力度,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建设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学种粮技能。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能。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合理选聘机制,形成并完善培训机制,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努力落实各项保障机制。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稻作综合效益。包括水稻直播栽培、抛秧栽培以及旱育秧栽培等省工节本增产技术和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种粮效益;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推广稻田养鸭、稻田养虾等技术,提高稻作综合效益;示范应用富硒稻米等技术,开发功能稻米,提高稻米附加值。三是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强化水稻生产实用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加快水稻实用技术推广,既是扭转我国水稻生产下滑的突破口,又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技术进步的关键,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加强面向农民的示范样板田建设,要加强对农民面对面的培训,要加强农业技术的集成创新。要全面规范水稻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水稻育秧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无公害及优质稻生产、稻田综合利用不断创新和发展,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正在兴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不断扩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引起了高度重视。

5.2.3创新水稻科技攻关机制,力争水稻关键技术突破。一是开展科技协作攻关,力争关键技术突破。鼓励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和联合攻关,加强对水稻生产集成技术的研究,完善水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水稻科研机构,针对制约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性技术和集成技术,开展协作和联合攻关,力争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提高农技人员工资和相关福利待遇、增加业务经费等激励措施,引导科研单位把机构设在水稻主产区,吸引科研人员把办公场所延伸到田间地头。鼓励跨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加强自主创新研究,实现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学科、实验室与企事业单位的项目对接与科技攻关,实现学科优势与地方需求、产业优势的有机结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二是通过优化组装集成,开展优质水稻选育。实行水稻育种首席专家负责制,采取“前支持、中加力、后补助”的方式,通过联合攻关,在全国不同生态条件的区域,开展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运用科技解决制约水稻优质高产的技术难题。根据各地的生产条件与技术基础,突出丰产目标,通过优化组装集成,建立和示范应用可实现高产与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相统一的新型稻作技术体系,提高大面积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并在制约水稻生产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上重点攻关取得突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增粮的技术储备。

6参考文献

[1] 程式华.中国水稻品种现状与展望[J].中国稻米,2000(1):13-16.

[2] 程式华,李建.现代中国水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3] 程式华,孙宗修.杂交水稻育种[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4] 袁隆平.杂交水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李初军,刘建平.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种业,2007(1):11-12.

[6] 李克勤.发展超级稻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J].中国稻米,2005(1):10-11.

[7] 朱明芬,陈文华.世界稻米贸易形势及我国的对策[J].世界农业,2002(5):20-22.

[8] [美]莱斯特•R•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J].未来与发展,1995(2):7-11.

[9] 廖西元,陈庆根,庞乾林.我国优质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2(5):32-34.

[10] 袁隆平.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杂交水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2):54-56.

[11] 章秀福,王丹英.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2):85-88.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中国现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