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G20带来信心和挑战

2009-04-30孙立坚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4期
关键词:峰会金融机构世界

孙立坚

伦敦G20峰会在人们对它高度的关注和热烈的期盼中落下了帷幕。从会后公布的正式公告中,我们注意到了它的内容比几个月前华盛顿时候的内容要丰满了很多。用英国主办方布朗首相的话说,会议开得十分成功,“一个世界新秩序正在显现”。但是,在我看来,这次峰会更多的是平衡了各方利益,除了对IMF的增资计划和创立一家全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比较务实的方案外,其他都还停留在一些有建设性的救市理念上。因此,这里有必要指出G20峰会公告中的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为中国政府进一步开展与其他国家之间有效的沟通及其高质量的合作,提供有用的解决问题的视角。

首先,美国政府一直主张恢复金融机构借贷能力是推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缺乏信心和造血能力的情况下,各国政府都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和货币政策的流动性供给能力,以缓解市场因缺乏流动性所产生的巨大经济运行成本。虽然,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成为大家的共识写进了伦敦峰会公告中,但美国作为世界货币美元的发行主体,它的货币政策如果仅仅注意到自身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的流动性问题,而不顾美元疲软走势或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下挫对其他国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长期下去世界各国的宏观政策就很难与美国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结果,美国政府的救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欧洲国家由于刺激经济的手段无法做到像美国这样一个主权国家那样做到高度的独立,于是,国际资本利用这样的政策差异会寻找套利的空间,其结果也会干扰世界经济的正常复苏。

第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德呼吁为了防止金融业进一步的重大衰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尤其是在注资过程中要管理好资金的用途避免救市资金流向那些应该对全球金融危机负主要责任的金融机构的高管手里。所以,限薪制度的启动和全球实行统一的高标准监管要求,虽然也写进了这次公告的内容中,但是,这对正在希望通过引进人才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的没有差异化的高标准监管反而会增加落后国家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如果得不到世界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和人才的援助情况就会更糟),并可能削弱他们恢复经济的能力,不利于它们改变对外依存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三,中国和一些出口导向的新兴市场国家都一再呼吁要改变目前美元垄断的国际货币体系。因为在这场金融危机的风暴中,美元资产的债权国承担了越来越大的汇率贬值,收益率下降和通胀率不断高企的风险。虽然G20峰会,也强调了债权国在IMF注资行为中应该更多地提高他们的话语权,为他们提供更为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甚至也强调了应该一如既往地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作用和帮助他们创造绿色增长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缺乏美元贬值风险的对冲手段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形成大会的决议。这对中国这样大的债权国而言,确实感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性让世界各国都能一样的认识到,我们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感也会让我们对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的问题一样加以足够的重视。

因此,上述这些问题的紧迫性虽然各国之间存在认同感的差异,但是,如果在具体救市计划实施过程中,各方都只强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利益,那么,伦敦峰会就有可能因为缺乏进一步有效地国际合作条件和激励机制,欧美市场的流动性恐慌问题和随之而来的实体经济活动的不断萎缩今后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出口导向的国家而言,也会因为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动力而出现不可避免的失业和经济增长放慢。所以,只有加强国际间的理解和合作我们才能真正解决这场从未遇到的世界经济失衡状况下所爆发的金融危机。▲

猜你喜欢

峰会金融机构世界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历届峰会回顾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