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收藏的民国期刊

2009-04-29

读书文摘 2009年4期
关键词:永安方形月刊

黄 恽

干脆就叫《月刊》

上个世纪40年代中叶,在上海,出版了一种期刊,取名就叫《月刊》,就像其时另一本叫《杂志》的刊物,都属于一种无名即是名的风格,显得非常直率。不过,就两者的刊名,顾名思义尚有不同之处:《月刊》的命名着重出版的周期;《杂志》的命名则着重刊物的内涵。

《月刊》最初由小说家沈子复、木刻家翁逸之主编,后改由章太炎晚年的学生沈延国主编,是一种偏重文艺的综合性刊物。1945年11月10日创刊于上海,正是抗战结束,知识界感觉到“国内各党各派合作的曙光将露;民主的政治实现有期;出卖祖国的奸逆已开始逮捕;建设工作的计划已决定”的时刻。编者在创刊词中说:“我们是无党无派的人民,站在人民的立场”,这就决定了《月刊》所持的立场和性质,是一本中间刊物。

由于编辑人翁逸之本身是画家的缘故,《月刊》的创刊号很注重木刻、插图和漫画,扉页上粘贴着麦秆作的“鲁迅与青年”木雕,翁逸之自己的彩色木刻“云雾与丰腴的季节”也是另外印刷后贴上去的。刊出的小说配有野风等画家的精美插图,还特意开辟了漫画栏目。在当时的刊物中可以算是比较注重装帧的。《月刊》每期特辟“月谈”栏目,发表六七篇杂文,创刊号上还有一个“上海八年特辑”,请专家撰文论述在抗战八年间,先后作为“孤岛”和“沦陷区”的上海,在大众思想教育界、金融界、新闻界、文艺界的状况。

《月刊》还发表了沈延国撰写的《章太炎先生的晚年》、《章太炎在狱中》等有关章太炎的文章,作为章太炎的弟子,沈延国的文章于研究章太炎晚年在苏州的讲学生涯,无疑有着第一手的史料价值。另外,《月刊》上还能看到费孝通先生的小说,朱维基翻译的但丁《神曲》,周煦良的诗和译诗,历史学家吕思勉不谈历史谈时局的《对于时局的误解》的文章等,真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月刊》先由上海权威出版社出版,1946年后改由生生图书公司出版,出至2卷4期终刊,凡13期(其中1946年2、3合刊),我藏有其中的4册。

别具一格的《永安月刊》

这是由一家大型商业公司斥资创办的刊物,现在一般称为“企业刊”,多的是本企业产品的介绍和各种各样的促销广告,其性质决定了它不大会受到知识界的青睐。然而万事都有例外,1918年在上海创立的大型商业公司———永安公司,1939年在“孤岛”上海却创办了一份别具一格的《永安月刊》,受到了知识界的欢迎。

《永安月刊》创始于1939年,直至1949年停刊,长达10年之久,共出版118期。要保存全份《永安月刊》在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姑就我掌握的几种谈谈。

永安公司的老板是郭琳爽,他也是《永安月刊》的发行人,杂志的主编却是名不见经传的郑留,他和几位编辑麦友云(编辑主任)、梁燕(美术主任)、吴康、刘家彦、刘鲁文(摄影主任)、宋德其等大都是公司广告部的职员,因此杂志得以获得公司的经费和上海其他大公司的长期广告,维持杂志的正常运转。

《永安月刊》的封面比较讲究,大多采用名媛照片,上色精印,这些照片都来自永安公司附设的摄影部,高雅仕女留取倩影,正好为杂志的封面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选择余地,当时尚没有肖像权、隐私权之类的意识,人们为能上杂志封面为荣,这样一来,恰好一举两得,不仅杂志博得读者的欢迎,而且也是摄影部用以招徕顾客的最佳广告。

《永安月刊》初期以图画为主,文章占次要地位,后来转变风格,为此还特聘了社会上的知名文人参加杂志的编辑,如“补白大王”郑逸梅,就是编辑部的成员之一,这就使得杂志转而成为一本偏重掌故的文化性刊物,除了郑逸梅自己每期提供一些补白和两篇掌故笔记外,在杂志上经常露面的还有李鸿章的后代李伯琦的清代掌故,有些文章如《近代名人小传辩诬》一文,着力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解释,并对一些不实之词辩诬,极具史料价值;上世纪30年代编辑《逸经》并撰写太平天国史料的陆丹林的掌故文章,更是精彩纷呈。值得一提的是,《永安月刊》上还有郁达夫妻子王映霞作于战时重庆的诗作,对郁达夫《毁家诗纪》进行了回击。

郑逸梅一向是旧派文人,他交友圈子里如顾佛影、陈蒙庵、白蕉、徐碧波,还有侦探小说家程小青、章回小说作家顾明道、张秋虫、许啸天等都聚集到一起,为《永安月刊》写稿,一时间《永安月刊》几乎成了旧派文人的大本营、俱乐部。不过,《永安月刊》也提携一些无名的年轻人,发表他们的散文与小说,成为爱好文艺的年轻人发表作品的园地。

《永安月刊》跨越了上海的敌伪时期,但它不但不向敌伪低头,还暗暗提倡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思想,作为一本“企业刊”,确实是别具一格的。

昙花一现的方形周刊

1945年10月,上海出现了第一张方形周刊———《海风》。所谓方形周刊,是一种没有封面及封底的正方形周刊。它的首创者系晚年定居苏州的浦东人龚之方先生。

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社会局于当年10月发布公告,命令沪上各报刊一律重新登记,并特别规定创办于沦陷时期的报刊不准出版。因此,一些从事小报出版的人员面临失业的危险。当时有小报“专家”之称的龚之方决定利用《光化日报》停刊所余存的资金、纸张改出期刊。龚之方在为期刊考虑开本时,拿出整张报纸,东叠西折,研究了几天,终于发现一张大报,恰可折成12页的方形,装订成册后,变成为一本周刊。几天后,取代《光化日报》的《海风》周刊出版了,由于式样新颖,又恰好补充了小报被禁的空隙,当即成为沪上报摊点的抢手货,一时间争相传阅,洛阳纸贵。

我10年来致力于民国期刊的收藏,寒舍所藏的一册方形周刊《海光》,出版稍后于《海风》,由平襟亚、蔡夷白编辑,在当时同样受到市场欢迎。随后,上海滩方形周刊蜂拥而起,到翌年2月间,林林总总已有20余种。这些后来者,除了在版式上一律采用12开本方形外,大都套用“海”字起头作为刊名,如《海星》、《海晶》、《海涛》、《海潮》、《海声》等。到最高潮时,上海的方形周刊有百余种,真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方形周刊的大量出现,堪称战后上海城市文化的一道特殊风景。

这些周刊承袭了“小报”的风格,以满足市民的消闲娱乐需要为重点,迎合战后民众和平的愿望,将就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同时还抨击政治黑暗、讽刺社会弊病,“将此荒淫凄惨污浊社会,写入端庄诙谐讽刺的文章”,还特别表明拒载“打官腔”、“拍马屁”、“假道学”、“吹牛皮”之类的文章。当然,也有些格调低下的周刊,一味迎合低级趣味,刊登描述色情、揭发隐私的文字。不过这只是方形周刊的一部分。

1946年8月,由于纸张供应紧张及当时政府对民办报刊的压迫,《海风》、《海光》几乎同时停刊。到1948年,昙花一现的方形周刊几乎绝迹。它的出版与绝迹是20世纪出版史和文化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现象,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引起重视。

中华书局的《新中华》半月刊

中华书局发行的杂志很多,早期出版发行的刊物著名的有“八大杂志”,分别是《中华教育界》《中华实业界》《中华妇女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学生界》《中华儿童画报》和《大中华》,几乎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的读者群,可以看出中华书局主持者办事的胆魄。

《大中华》半月刊1915年1月20日创刊,是一本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由大学者兼大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主编,风行一时。中华书局主持人陆费逵在卷首指出:“《大中华》杂志的目的有三:一曰养成世界知识,二曰增进国民人格,三曰研究事理真相,以为朝野上下之南针”,该刊于1916年12月20日停刊。

《大中华》半月刊的后身就是《新中华》半月刊,加一“新”字,以示与以前《大中华》有所区别。《新中华》半月刊创刊于1933年1月10日,同样是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在它的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强调说:“本志定名为《新中华》,冀其对于‘现代的中国有所贡献,故敢揭橥‘灌输时代知识,发扬民族精神之两义,以为主旨。”与《大中华》的主旨已经不同。该刊由周宪文、钱歌川、倪文宙等编辑。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新中华》易地出版,一度改由金兆梓、钱歌川、章丹枫、姚绍华等编辑。

《新中华》半月刊的刊名书法极有特色,不是某个名人的手迹,而是极富金石韵味的魏碑体,是从张猛龙碑中集来的。创刊号16开,厚达250页,正文前除了大做中华书局出版物广告外,还有徐悲鸿和刘海粟的同题画作“马”等十幅插图。正文更是精彩纷呈,郁达夫的小说《瓢儿和尚》,巴金的小说《幽灵》,舒新城的散文《故乡》都刊在这里,更多的篇幅是对于当前世界局势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的综合分析与前瞻性的把握。这类文章都有时效性,过了这个时效,便只有文献史料的意义了。

《新中华》还出过很多专号,如:淞沪抗战专号,教育专号等,最有趣的是还出过一个“摩托救国专号”,吴稚晖等名人也撰文鼓吹,把救国寄托在某一种特定的“物”上,如今看起来不免忍俊不禁。

(选自《蠹痕散辑》/黄恽 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2月版)

猜你喜欢

永安方形月刊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长安永安
方形料仓堵料解决方法
捕捉方形泡泡
画与理
方形夹具在线切割切槽的应用
画与理
画与理
永安桥 百年永安
变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