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流行语“萌”

2009-04-26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用例流行语现代汉语

田 佳

[摘要]本文以网络流行语“萌”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其用例的分析考察来阐述“萌”的词性并归结其用法,从而彰显“萌”在网络与在现代汉语中用法和意义的差别。同时论述形成这种差别的语言环境。

[关键词]萌;网络流行语;语言环境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流行语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当中。目前诸如“雷”、“打酱油”、“俯卧撑”等网络流行语已经风靡网上。2008年第18期第33页《新周刊》上列出了“雷文化字典”,里面包括了“非主流”、“雷”、“穿越”、“脑残”、“萌”等网络流行语。本文主要讨论“萌”这个网络流行语。在百度或者谷歌等搜索引擎,输入“萌”就会迅速跳出很多例子,我们通过对网络上“萌”的考察,主要选取以下代表性例证。

1、我听过最萌的歌:轻飘飘圆舞曲。

2、谁知道这个女孩是谁?长得很萌啊!

3、萌啊,感觉好温暖的说。

4、21岁的我现在还是萌公主裙萌到不行不行的啊!

5、谁有140*204像素的萌图片?

6、真是毁了……长了那么大,居然又重新去萌小偶像……

通过以上用例中的“萌”在网络中主要作用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萌”主要用作好听、可爱、漂亮、精致或者带有一种美好的、喜欢的感情因素,如“萌”在用例1、2、4、5中都用作形容词,表示好听、可爱、漂亮、精致等意思,带有一种美好的、喜欢的感情因素;在用例3、6中用作动词,表示看到美好的人或事物时产生的一种喜欢的、欣赏的或是热血沸腾的感觉。那么“萌”最原初的意义是什么,原初意义是否与现在网络流行的“萌”的意义一致呢?它的词性与网络流行中的“萌”的词性是一致的么?

一、“萌”在网络上的新含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上的解释,“萌”字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1)植物的芽。《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郑玄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参见“萌动?”(开始发芽),“萌蘖?”(植物的萌芽)。(2)草木发芽。明刘基《悦茂堂诗序》:“于是乎春而萌,夏而叶,秋而华。”(3)比喻事情刚刚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开端。《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4)开始;产生。峻其《黎明的河边.血衣》:“但他又萌起了一个新的希望。”参见“萌生”(初生;发生)。(5)锄去。(6)通“氓”、“甿”。百姓;黎明。

以上是“萌”在《汉语大词典》里的释义,我们发现,“萌”在网络上新产生用法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含义又另含新义,“萌”这个网络流行语主要通行于年轻人中间,特别是动漫爱好者中,根据百度百科中对“萌”的动漫含义的解释:在日本动漫中,此字代表纯真、美好,天真无邪到了一定程度,不食烟火的美感。也代表刚刚生出的不夹带其余杂质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等),通常针对动漫中天真可爱的人物。 “萌”本来指草木发芽;开始、产生等义,但从它在网络上表示的看到美好的人或事物时,产生的一种喜欢的,欣赏的或是热血沸腾的感觉来看,是有一定联系的,可看作其引申义,也就是说看到美好的人或物时,有一种如同春天来临的感觉,而草木萌芽在春天,因此借用来表示这种“心花怒放”的感觉、状态。当你看到一件让你感到可爱到不行的人、事、物时,都可以用“萌”字来形容之,可以用于“萌”后面跟宾语,如“萌”偶像,“萌”电影;也可以作定语,如很“萌”的图片,很“萌”的歌等等。一方面在网络上的用法是基于它表示一种看到美好的人或事物时,产生的一种喜欢的,欣赏的或是热血沸腾的感觉的,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反映了网络语言的一种娱乐性功能,“语言的娱乐性功能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好像它的目的性很受限制,同时又显得不十分有用。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语言有时也会因纯粹的乐趣而得到使用,如婴儿的呀呀学语,唱歌者的吟唱。”[1]可见,“萌”原初的意义与网络中通行的意义不同。

二、网络流行语“萌”的词性

通过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中进行检索,“萌”最常用的是“萌发”,用作动词,词频是5.7042;其次是萌芽,用作名词,词频是4.8893;随后依次是“萌生”,“萌动”,“萌芽”,“复萌”,都用作动词,词频分别为3.2595,1.6298,1.6298,0.8149。可见,“萌”在现代汉语中通行的用法是用作动词或有时用作名词。

在网络上,“萌”的词性不定,“萌”用作名词时,是在说“萌”这种概念;用作动词时,如“我萌梅兰芳”,也就是说“梅兰芳这个角色令我萌起来”。这些都是常规用法,“萌”在现代汉语中和在网络上都可用作名词、动词,但是我们从前面网络上“萌”的用例可看出,它不单单只有这两种用法,它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如“很萌的图”,“萌”就是作为形容词来修饰图,说明这个图很漂亮,又如“萌女孩”,“萌”同样作为形容词来修饰女孩,说明这个女孩很可爱,用作形容词是“萌”在网络上的新用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语境

“萌”在现代汉语中通行的用法和在网络上的用法有所差别,意义也有所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呢?造成这种差别的最显著的因素是语境。根据张斌先生的观点,“语境是词义分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广义的语境范围很大,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交际双方本身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方言基础等;交际的时间、场合、背景、目的,牵涉的其他人物及双方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比如表情、姿态、眼神、手势等体态语;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性质和时代特点,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民族心态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会对词义的表达和理解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2]在网络这个环境中,使用网络的群体主要是在校学生、年轻人,他们的网络语言往往具有求新求异的特点,“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语言是开放性系统,随着多元文化的相互接触、影响,在网络语言中也出现了语言的借用与吸收。网络语言特别是网络流行语有很多是受了外语的影响,比如“CU”来自英语“See you”(再见), “88”来源于英语“Bye-bye”(再见), “卡哇依”(可爱) 和“卡叩依”(帅气)都来源于日语。“萌”就是受了日语文化的影响,从主要用于日本动漫中表示读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发展到可泛指对看到的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喜欢的,欣赏的或是热血沸腾的感觉。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正是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环境存在于虚拟的空间中,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它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语境,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得不同地区、国家甚至全世界的人相互之间都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四、 结语

语言的发展受社会的影响, 语言的发展又反映了社会的变化。网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又表现着社会文化的变革。社会生活变迁的轨迹必定会反映在语言当中,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正是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萌”只是网络流行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不过有的网络流行语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有的则进入我们的生活,被经常使用,可见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流行及被社会接受有个筛选的过程。“萌”就是在这样的筛选过程中中产生了它新的用法和含义,并成为逐渐被网友们广泛接受和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丰富发展了我们的语言,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用语不规范等负面影响,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网络流行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力发展我们的语言。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

[2]张斌.现代汉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27.

[3]黄涛.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陈晶.浅谈网络流行语[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作者简介:田佳(1986—),女,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猜你喜欢

用例流行语现代汉语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流行语大盘点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巧借 流行语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