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徒生童话中的永恒意象

2009-04-26游婉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苦难死亡安徒生

[摘要]艰苦的奋斗、真挚的爱、死亡的超越,在安徒生的童话里频频出现,这三个话题经分析又与永恒密切相关,而永恒也是安徒生毕生所追求的根本。安徒生的童话可以说是他人生的写照,永恒也自然在他的童话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永恒;苦难;爱;死亡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68篇童话。在他的童话里有关永恒的意象俯拾皆是:《海的女儿》中:“三百年以后,当我们尽力完成了我们可能做的一切善行以后,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就可以分享人类一切永恒的幸福了”,《世上最美丽的一朵玫瑰花》:“看到了这朵玫瑰花——这朵世上最美丽的玫瑰花——的人,永远不会死亡”,《光荣的荆棘路》中:“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人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永恒意象的反复出现,促使我们去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并跟随安徒生的脚步找寻他在童话中通往永恒的道路。

一、 渴望永恒的原因

首先,与安徒生的出身有关。安徒生出生在欧登塞城里的一个平常的鞋匠家庭。父亲是鞋匠,一个没有资格进入同业公会、没有资格招收学徒的所谓“自由师傅”,这在手艺人中是最低下的。母亲也是个普通的劳动妇女。由于家境贫寒,安徒生的父亲决定去替一个富农的儿子服兵役,这样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战争没有打起来,但是他却带了一身的伤病回到家乡,于1816年去世。当时安徒生年仅11岁。1818年,安徒生的母亲再嫁给了另一个鞋匠。家庭中的变故给他的幼小心灵带来沉重的打击。他曾经在给一位他认为非常了解他的朋友的信中把自己说成是“沼泽地里的一株植物”,对自己的出身卑微耿耿于怀。

王宁的《论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悲剧心理》中写到:“安徒生一生的心理历程实际是一部自卑心理的发展历史。” 虽然他不断地在努力,可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他的卑微出身以及经常没有亲人在旁,使得安徒生一旦在现实中遭受挫败就变得自卑起来。“阿德勒对人的补偿心理的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改进环境的过程中气馁了,或是不再采取合作的态度寻求优越感,便可能导致自卑情节,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无法忍受他的自卑感,仍然会努力摆脱自卑。而这时,他所采用的方法不会对他有所进益,他将放弃改变客观环境的希望,不会努力把自己锻炼得更强壮、更有适应力,而是训练自己,使自己在自己眼中变得更强壮、更有适应力,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1]安徒生需要有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来补偿他深深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虚假的优越感”在安徒生那里就是对永恒的追求,他把这种在现实中不能得到的永恒在童话中实现了。因而,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就会经常看到永恒的影子。

其次,与安徒生的宗教情结有关。安徒生是一个虔诚基督教徒。他的基本信仰是,有一个上帝,要做一个好人,魂灵是不朽的。上帝赋予灵魂以不死的性质。信仰上帝就意味着相信永恒的存在。上帝是幸福和理想的归宿,世间的贫寒痛苦都可以寄托在他身上。正是有了这种对上帝的坚定信仰,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即使经过重重苦难,到最后也能在上帝的光辉照耀下获得超越,在一个新的世界里获得了新生,获得永恒的价值。“克尔凯郭尔在他的精神哲学汇总提出了个体存在于时间之中又要超越时间以求得永恒这样一对悖论。他认为,基督就是这一悖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神圣的永恒与凡俗时间相结合的象征,把时间和永恒结合是每个个体应有的义务,而基督是个体有可能通过用永恒来超越时间的希望之所在”。

二、通往永恒的道路

1、痛苦而又孤独的奋斗。《海的女儿》中那个最小而又最美丽的小人鱼,强烈地渴望着不灭的灵魂和海上的人间世界。她为了得到王子的爱情和一个不灭的灵魂,毅然放弃了她优美动人的声音,放弃了她在海底的三百年寿命,离开了她熟悉的家园、老父王、心爱的老祖母和她的姐姐们。她失去了鱼尾,换来了像人类一样能够行走的双腿。可就是这双腿,也让她饱受折磨。“你的每个步子将会使你觉得好像是在尖刀上行走,好像你的血在向外流。”小人鱼在人间不能开口说话,要忍受着被人对她的误解、思乡之苦、还有来自双脚的疼痛。最终她也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 小人鱼变成了泡沫。但实际上,她已经获得了升华和超越。在把她的五个姐姐用头发换来的刀子扔向大海的时候,她成全了王子的婚姻,也再次挽救了他的生命,她的灵魂经受住了考验,三百年后,她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不灭的灵魂。

2、爱在心中。“人的灵魂始终向往着天国,向往着宇宙,为了飞往天国,人的灵魂需要得到一双能飞行的翅膀,而爱情——对美的追求就是这种使灵魂飞往天国的翅膀”。安徒生认为人的生命中是不能缺乏爱情的,“在爱情中走向快乐!——任何生命都不会灭亡!永远的幸福!哈利路亚”,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的血液要爱情,就像我的心要它一样!”[5]安徒生相信上帝,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仁爱的代表。作为世间的人,要想获得永恒同样是需要心中有爱的。有了爱,才为人的灵魂插上飞向永恒的翅膀,飞往天国。

小人鱼第一次救王子是因为爱,第二次救王子也是因为爱,她失去声音,忍受双脚的疼痛,离开家园还是因为爱。她不仅爱着王子还爱着人类不朽的灵魂,爱着上帝的永恒。因为有爱,她才能在三百年后获得一个永恒的灵魂。小人鱼的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爱情。

3、死亡的超越。要想获得永恒,就不得不谈超越死亡的问题,明知有一死,而又要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就要战胜死亡的恐惧,从而展开自己的生活,“这是因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承诺了某种超越死亡的终极价值,具有某种超越死亡的信念,从而给有限的、必有一死的生命以无限的永恒的意义”。小人鱼第一次放弃海底三百年的寿命,是期待着变成人,得到王子的爱情;第二次放弃作为人,是因为变成泡沫的三百年后她会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小人鱼对生命的一次次超越,都是建立在更高的追求上的,相信有个“永恒的意义”在等着她。

1843年,当安徒生最亲密的朋友沙米索在柏林去世时,他在悼唁诗中写道:“纵然在阴间,上帝也有安排/筑起一座桥引他们到极乐世界。”[7死亡在安徒生的童话中不是以赤裸裸的形式或者充满血腥味的形式出现的,死亡往往没有过分的悲痛,而是以一种诗意化的形式出现,又是几乎让人察觉不到它的来临。“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柔和的阳光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然而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了耀眼的太阳,看到了在她上面飞着的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还透过它们看到了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彩云。它们的声音就像是和谐的音乐。然而却是那么的虚无缥缈,那是人类的耳朵根本无法听见的,就像他们的眼睛看不到它们一样。它们没有翅膀,却在空中浮动着,凭着它们那轻飘的形体”。

三、结语

安徒生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上说:“我的名字开始熠熠生辉,这也是我活着的唯一理由。我觊觎声名和荣耀,与守财奴觊觎金子如出一辙”。在他逝世的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童话依然不断地被世界各国的读者阅读,他的名字也因他的童话为人们熟知,只要提到童话,就提到安徒生。他的真诚,他的辛劳,他的仁爱,他的精神,使他的灵魂永存。安徒生正是丹麦这个天鹅巢中“飞出的一只洁白的天鹅,一只跨越时空永远翱翔的天鹅”!

参考文献:

[1]王宁.论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悲剧心理[J].河北大学学报,2003,(4).

[2]周笑海.潜藏的激流——论《海的女儿》及安徒生的死亡意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唐惠华.无尽的苦难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论受难原型在安徒生童话中的表现[J].宜宾学院学报,2005,(1).

[4]孔凡飞.爱,是使灵魂飞往天国的翅膀——《海的女儿》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之比较[J].昆明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5] 安徒生、林桦译.安徒生文集.总序[M].民文学出版社,2005,(3).

[6]孙利天.死亡意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游婉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作论。

猜你喜欢

苦难死亡安徒生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