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校区办学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2009-04-2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校区教学管理中医药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出现多校区的办学格局。多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单一校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探索适合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校区办学的概念界定

多校区办学是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位置不相连的校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1]根据校区的形成和起源,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校区办学多属于延伸型多校区。即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因原有校园面积狭小,发展空间受限,而增设一个以上新校区,拥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校园。

2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单一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受我国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等中医药院校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

2.1 一校一区办学,校区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传统的单科性院校,历史上形成了办学规模小,学科发展单一,专业口径过窄,在校生数量少,学校面积普遍较小。学校集中在一个校区封闭、半封闭办学,对学校的物业管理、教育资源成本核算、师生的后勤配套服务考虑较少。

2.2 管理机构设置“小而全”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一般是与上级部门“对口设庙”,造成了机构臃肿,管理环节过多,管理人才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不高。

2.3 权力重心向上偏移 目前,大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仍处于由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权力集中在学校层,校—院—系三级的职能划分待进一步明确;管理运行机制仍以“学校为中心”而不是以“学院为重心”。

3 多校区办学给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

3.1 原有教学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多校区教学管理要求 为减少学校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同时缓解学校办学空间紧张的状况,多校区中医药院校医学类专业多采取低年级在新校区,高年级在老校区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学地域扩大、教学组织战线拉长,单校区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往往不能适应多校区教学管理的新情况。科学地制定与多校区管理模式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中医药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3.2 教学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管理效率降低 各主要职能部门在没有变革原有校内管理体制的情况下,派出机构或人员进行延伸管理,造成扯皮现象增多,管理成本增加。而各校区在空间上的距离造成交通、通讯运行成本增大,教学管理效率必将大打折扣。[2]

3.3 教学资源配置分散,导致浪费 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多表现在教育资源的规模型浪费、人、物和财力资源的浪费。由此造成教育资源使用率不高、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隐性浪费、学校用于校区间的交通费、联络费等明显增加。

3.4 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 高等中医药院校老校一般地处市中心,经多年建设发展,周边与多家医院毗邻,教学与临床互为依托,便于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医学专业学生搬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新校区后,由于实习的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能提供给学生的教学环境有限。

3.5 医学教育氛围缺乏,师生间交流减少 由于新校区尚在建设之中,开展医学学术研究的条件有限,涉及医学方面的活动不多,难以营造浓郁的医学教育氛围。同时,缺乏师长的指导与影响,容易使医学生对医学产生遥不可及的感觉。[3]

4 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校区办学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功能;同时,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系统功能的选定要靠相应的组织结构予以保证。[5]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水平必然取决于各个校区的发展水平。各个校区的最优发展必然促进学校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应把各校区人、财、物等方面的合理配置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划、管理机制、发展格局等。

4.1 明确各校区的功能定位 校区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组成的一个要素,其自身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校区功能如何为学校的总体发展服务等,是各校区在发展之初需确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只有明确了各校区的功能定位,校区建设和发展才有方向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才能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全局和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建立合适的教学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选择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产物。我国高校的多校区管理模式可分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条块结合,二者并举”3种类型。3种管理模式各有其优缺点见表1。

表1 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对比情况

高等中医药院校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要从教学管理的内涵出发,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校区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有限投入的条件下,尽可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按照整体性、多样性、高效性的原则建立符合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4.3 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权变理论认为教育组织是松散结合的系统、是有组织的无政府主义,教育的权力重心在基层。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校区办学过程中,首先要界定校部与各校区的管理权限,强化各个校区、各个学院、甚至各个学科的运行自主权;同时学校也必须加强宏观的调控力度,坚持“两级管理、权责明确、操作便捷、制度治理”的方针,不断深化的完善校—院—系3级管理体系。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才促进学科的发展又提高了管理效率。

4.4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结合高等中医药教育对医学人才培养规律,结合不同校区教学资源配置侧重点不同的现状,加快研究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高等中医药院校要充分利用多校区办学的综合优势,在新校区构建起全校范围内通识教育的大平台,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校区教学资源合理安排、优化配置、学生见(实)习等具体问题,如:同类专业第一、二学年以学科门类划分,同一学科门类各专业教学内容基本统一,基础课全面打通,为学生构建起宽厚的基础理论,使之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进入高年级后围绕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贴近社会需求,办出专业特色。比如,五年制医学类专业可采取“2年(新校区)+3年(老校区)”的分段培养模式。

4.5 完善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 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多校区教学正常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加速开发和推广在校区间实现的教学计划管理、考务管理、实验管理、排课系统、选课系统、教室管理等教学管理软件。通过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减少时间上、空间上的影响,才能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的高速运转。

4. 6 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管理的职能也要相应进行调整。学校教务处的管理职能由直接管理转为宏观管理,由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院系的教学秘书是组织教学运行机制的主力,他们既是基层管理者,又是面向师生的服务者,同时也是联络者。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教学管理才能保证质量,提高水平。

[1]陈德喜,周景明.高校多校区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50.

[2]陈 爽,朱 嵩.多校区格局下教学管理的困难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64.

[3]朱敬欢,吴映莉,马秀珍,等.医学专业跨校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25.

[4]黄志成,程晋宽.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0-153.

[5]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77.

猜你喜欢

校区教学管理中医药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