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16年的幽灵

2009-04-22王祖远

知识窗 2009年2期
关键词:战俘营斯托克沙克

王祖远

1916年3月23日,被关押在土耳其的战俘斯托克与两名同伴终于成功地越狱了。但是,3个人对土耳其境内的一切全然无知,手里也没有一张地图。他们只知道战俘营距最近的海岸也有130余英里,其间横贯着荒凉崎岖的山乡地带,当时正值寒冷的风雪天。

“若能到达海边,便能逃出敌手!”斯托克三人在夜色的遮护下慌不择路,急急前奔。然而,到了天亮时分,他们却发现战俘营还在附近!第2天夜晚,他们竭尽全力,依凭天上的星辰,往正南方急奔。一周之后,饥饿、干渴越来越严重地折磨着他们。斯托克的情况更糟:由于饮水中毒,体力十分虚弱。

三人拼命地奔跑,到了第17个夜晚,大家的体力都快支撑不住了,但还是咬紧牙关前进,希望到达海岸,遇上救兵。可是,怪诞的事情就发生在这天夜里。

三个人正疲惫万分地走在通住勒斯山的路上,他们要穿过眼前这条关隘,前面就是大海。悲凉的夜色中,他们鱼贯行进,唯恐这最后的要道有敌兵把守。突然,偶然的一次回头使斯托克猛吃一惊:在他们3人的后面,还有一个人步步紧跟!此人似乎同样地精疲力竭,属于他们中的一个。可是,从战俘营出逃时唯有斯托克3人,前16个夜晚也只三个人!当时,斯托克没有将此发现告诉两位难友。

走到实在迈不开步的时候,斯托克与另外两位难友照例聚在一起稍事休息。但那第四个人却不来参加,而是留在看不见的黑暗之中。待斯托克等人一出发,他又出现在最后,保持着同等的速度和距离。

总算顺利地过了山隘,进入了一片山区乡野。斯托克舒了一口气,不由回头一看,那第4个人却已不复出现!3人找到一个较为安全的所在,生起一堆火,喝下几口宝贵的热可可。这时,那位一向沉静的苏格兰人说,整整一个晚上,有第4个人跟在他后面匆匆行进。英格兰人表示自己也曾亲眼目睹。到此,斯托克才明白,他们三个人都曾“感到”第四人的存在,而且对“他”的行动和外貌都有相同的描述。看来,这个人绝不是土耳其人,也不是那晚从战俘营出逃的其他的人,那么,他是谁呢?是个幽灵?事后,斯托克百思不解,3个有明显区别的成年人,怎么可能同时“幻想”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人物呢?

战争过去数年后,斯托克写信给当时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亚瑟·柯南道尔,请他充当一下他作品中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为他解释一下这第4个“幽灵人” 是怎么回事。柯兰道尔在回信中说:“你们中的某一位,也许是个不自觉的脑‘通灵术'者,他的幻觉悄悄地袭入其他两位头脑中……这种事的确有过。”柯南道尔还指出,英国著名南极探险家沙克尔顿爵士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于是,斯托克寻找到探险家沙克尔顿的著述文献,看到了他所率领的雪撬队横穿南乔治亚的经历。在述说他的探险队陷入巨大困境,爵士决定带两名队员出发寻找救星时他这样写道:

“……在南乔治亚未名山岭和无尽冰河之中,我们3人疲于奔命,痛苦不堪,是生是死无人知晓。在这次奔波途中,我不时觉得我们这一行有4个人,而不是出发时的3个。但我没有将这种感觉告诉他们两人,怕引起他们多余的惊恐。可是在事后,华斯列对我说:‘队长,在那次可怕的跋涉中,我竟有一种怪念头:觉得有另外一个人紧跟在我们身后呢!'另外一位队员克里恩也承认自已曾有过同样的想法。我当然清楚,一言之失会损害整篇文献。但是,我们在南极的探险,如若不写上这几行看似荒谬不经却又确乎真实的文字,终归是不算完整的……”

南极探险家所述的这段情节与斯托克等3名战俘的遭遇如出一辙,都发生在最危难的关头。尤为奇特的是,两个事件都发生在1916年的4、5两个人月,地点却相距甚远——一个发生在中亚,一个则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南极。这究竟属遇难者头脑中的幻想产物,还是先躯者或难友的亡灵在为奔波者指点迷津?这引起了科学家及心理学家极大的兴趣。但是至今,还没有人得到过一个确切而合适的答案。

猜你喜欢

战俘营斯托克沙克
“坚韧号”南极远征失踪之谜
博斯托克的神奇小屋
战俘请假
匍匐在污泥中的和平天使,你恐惧什么?
战俘请假
永恒的历史
寻找沙克
站在高空看球场
一百年前的招聘广告
斯托克代尔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