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之下莫恐慌

2009-04-21

百科知识 2009年7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生活

悠 扬

恐慌处处可见

一夜之间,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昨天还在为雷曼倒闭扼腕叹息的我们,今天突然发现经济危机如同隐身恶魔般,悄然降临在身边——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没踏进社会就被社会狠狠抛弃;白领们在华尔街屡屡碰壁,卷起铺盖卷开始和其他人抢夺饭碗;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地离开,每个人都岌岌可危:下一个,会不会就是我?

经济萧条之时,人们的心理危机也浮出水面。美国自杀援助热线铃声不断:纽约的一个心理援助组织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接到的求助电话较同期增加16%;迈阿密的同类组织也已收到近500个此类电话。由心理压力造成的犯罪事件更是层出不穷:美国一名前金融经理兼控股公司合伙人在失业数月后枪杀妻子、岳母与3名儿子后自杀;田纳西州一名妇女因为不满物业被收回,在警员执行迁出令时自杀;俄亥俄州一名9旬老妇为阻止房利美收屋,自杀不遂而致重伤……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经济下滑给心理带来重创是不可否认的:一方面,经济萎缩使收入下降,直接加重了供养房贷、教育和生活支出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金融市场的变化,人们难免会对政府和经济组织产生失望和愤怒的情绪。此外,人们在面临基本生活支出的压力下很可能会忽视基本的健康需求,特别在失业剥夺了健康保险的情况下,潜在的健康状况会进一步加剧整体的压力状况。

经历危机与“复仇心理”

1985年,美国国家健康中心(NIH)证明,失业率和抑郁、焦虑以及疾病的发生概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女性由于在经济方面处于弱势,对于这些心理疾病更加易感。严重时,更可加剧自杀的可能性。面对经济危机和心理危机的双重压力,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经济危机下的心理变化是微妙的。麻省理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利指出,对于经济危机和信任危机,人们最本能的心理反应是“复仇”。但这种复仇心理和一般意义上的愤怒不同,它不仅是一种外向的愤慨,还包含了一种自我毁灭的成份:他们希望惩罚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种想法到头来却可能使自己成为受伤害的人。因此,研究人员提醒公众,这种报复心理无论对于商业决策还是自己与他人都是异常危险的,它会蒙蔽我们的判断,使得我们心理失去平衡。在我们做出任何决策和动作之前,首先应当做的是放下愤怒,至少在做判断时应把它们放到一边。

发现优势并努力成长

抛弃愤怒之后,如何继续维持心理的平衡呢?心理学中,将人们面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态度和做法称为应对。美国斯坦福大学专门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对许多从车祸、绝症之中幸存或经历过丧偶并保持良好心态的人进行研究,找到了“如何在经济危机中保持快乐”的应对秘诀:其一是发现挫折之中的优势,其二是学着在艰难中成长。

首先,良好的应对是能在挫折和创伤中发现一些闪光点。

尽管有时这种发现显得微不足道,但研究者认为它们确实卓有成效。灾难之后,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对生活价值的重新评价和一种自我成长的感觉,都能给有效的应对加分。柳博米尔斯基在送走他一位相伴27年的好友时说:“我绝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祝福你们也都能像我一样拥有这么棒的伙伴。”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雪莉·泰勒进行的一项实验验证了这种发现能力的优势。在罹患乳腺癌却保持了相当旺盛精力的妇女眼中,癌症并非那么可怕。对于她们来说,癌症就像早上的闹钟,提醒她们有癌症的生活与众不同(比如可以享受各种特权),提示她们生活的真实意义(那就是家庭重于工作),使她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亲朋好友在一起,而不是忙于庸碌的应酬或家务。

此外,研究者发现,经历过艰难困苦和丧失家人、朋友的人们通常更加看中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的友情等亲密关系也因此更加深邃而富有涵义。你是否记得东方时空曾经播出的那对汶川地震后立刻结婚的恋人?经历过磨难的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成长体验,发掘自己的成熟和以往所不具有的力量。更多的人会更加珍惜普通生活所给予的财富和养分。一个在坠机事故中生还的人事后形容他的经验时就曾经说:“当我回到家中,天空分外湛蓝。我开始注意两旁人行道上的花纹。这一切就像发生在电影中一样。”

第二,成功的应对促进人们成长甚至转变。

研究者通过大量的数据支持了尼采那句广为人知的劝诫:“那些杀我不死的,都使我变得更强壮”。那些痛苦的、创伤性的经验能够让人们更加强壮,至少会增强我们的信念。事实上,大部分人表现得也都会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智慧和坚强。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创伤性经验的真实意义在于一种人格的转变。我们经历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都会让我们进入一种新的情境之中。一个女性的原有角色可能是在经济、情感和社会地位上都依赖丈夫的“小妻子”,经济危机之后,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剧,她可能会获取扮演并适应更多角色的能力:她要外出工作,自己收拾房子,陪儿子玩耍,精打细算生活支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人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尊和自我成长的能力。

经济危机和其他创伤一样,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总能带来改变。这不仅仅表现在生存能力方面,也表现在关系的提升和微察上——往往危机之中,我们才能发现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才值得我们信赖。在危机笼罩下的亲密关系中,我们还学会如何从身边获取安慰,如何向他人表达同情。最终,我们会获得一种更加深刻的生存智慧和充盈的生活哲学。

面对危机下的挑战,我们有三条路可走:生存,痊愈,生长。仅仅是“生存”,会造成一种永久性的功能性损伤。这样的人会永远丧失对生活的兴趣,享受爱和工作的能力。在“痊愈”层次,一个人大难之后可能丧失了旺盛的工作能力和对良好关系的保持能力,但仍然可以回复到原初的状态。而“成长”中的个体不仅能很快从危机中恢复,回到了原点,还可以逐渐超越原本的自己。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生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