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长宁区2003-2007年突发传染病疫情分析`

2009-04-16庄建林

上海预防医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托幼长宁区流行病学

庄建林 李 颖 汤 泓 等

为了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传染病疫情,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并处理的突发传染病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从而为辖区内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进行调查处置的突发传染病疫情资料。本文中的突发传染病疫情是指在一定范围中、短时间内传染性疾病突然集中发生的事件。

1.2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 10.0统计软件。

2结果

2.1时间分布

2003-2007年,共接报并处理了49起突发传染病疫情,平均每年接报并处理近10起突发疫情。按月份分布来看,每年的3、6、12月是突发疫情高发的时间,分别为8、7和8起,共占全部疫情数的46.94%(图1)。

2.2地点分布

中小学及幼托机构是突发疫情的多发地,占全部疫情数的71.43%。其中幼儿园、小学、中学依次为9(18.37%)、19(38.78%)、7(14.29%)起。2003年幼儿园突发疫情报告处理数多于小学及中学,2005年后,小学均成为当年突发疫情报告处理数最多的场所。

除学校外,医院也是突发疫情报告较多的地方,其他场所如敬老院、工地、民居等偶有事件发生(表1)。

2.3人群分布

每次突发疫情罹患人数的中位数为12例。人数最多的一次罹患人数达154人(发生在小学中,为一起流感爆发流行),最少的为1例(为一起不明原因肺炎、不能排除人禽流感可能的病例)。约半数突发疫情的罹患人数在10例以下,罹患人数超过20例的有12起,占24.49%。

2.4疾病种类分布

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16起)、急性食源性疾病(不包括食物中毒)(8起)、流行性感冒(流感快速诊断阳性)(7起)、手足口病(7起)等为主,其余疫情种类还包括可疑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手足口病是托幼机构最常见的传染病疫情,占2003-2007年托幼机构内疫情数的77.78%(7/9),且全部发生在6-7、11~12月间。

2.5疫情报告及处理

急性食源性疾患等肠道疾病的报告时间均在0~2 d内。而从出现首例呼吸道症状病人到报告疫情的时间在1~10 d,中位数为6.1 d。

从首例患者到最后1例患者之间持续的时间,食物中毒均为0~2 d,而流感或上感等呼吸道疫情持续时间较长,最长为18 d,最短为3 d,中位数为6.4 d。

2.6实验室检测

在23起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疫情中,最终得到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支持的有7起(30.43%);在8起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疫情中,最终得到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支持的有4起(50.00%)。

3讨论

3.1需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本文结果显示,长宁区的突发疫情和全国的突发疫情流行病学特点相近。张颖等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资料的分析发现,2004年全国各类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0起,占全年总事件数的40%,其中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事件占全国传染病事件的64%左右。本文中发现辖区内各类学校的传染病事件所占比例更高,提示在城区传染病管理中,各类学校应成为传染病管理及预防的重中之重。

从发病时间看,6月及12月是突发疫情较多的2个月份,这可能是由于这2个月正好是学校期末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学生负担较重,加上正处于季节交替时期,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发病后,由于马上面临考试,因此带病坚持的学生为数不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疾病的流行及控制的难度。

从疫情的种类来看,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占比例最高,但是呼吸道疫情每年的发生数差异不大,而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病数量出现明显的下降,提示在对中小学的集中供餐、供水进行专项管理后,该类疫情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手足口病作为低年龄段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是托幼机构中最常见的疫情种类,且发病时间较为集中,提示要在托幼机构中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除了常见的学校内集聚性的发热及腹泻事件外,在养老院及医院内发生的院内感染事件也值得我们关注。从疫情报告及处理来看,总体而言,报告均较及时,处理效果也较好,能够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3.2需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在突发疫情的处理中,碰到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实验室支持的不足及采样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在接到报告时,多数患者已经服药治疗,导致病原体无法检出;现场流感快诊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果;实验室病毒检测能力不足,多起以吐泄为主要表现的突发疫情从临床表现看与诺瓦克病毒、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相近,在排除了食物中毒可能后,由于缺乏实验室支持,无法找到病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染病防制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

总之,在今后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防制工作中,需要根据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疫情的发生及发展。

猜你喜欢

托幼长宁区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托幼机构营销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托幼服务亟待成长
开心一刻读者评刊表
党建引领自治 自治改变生活